杏花烟雨江南全诗,《忆江南》白居易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古诗,陆游的一首《临安春雨初霁》写出了最美的江南春景,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然而陆游并不是第一个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的诗人。在他之前有个诗人就写了首七绝,他笔下的杏花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古诗,陆游的一首《临安春雨初霁》写出了最美的江南春景,令无数人心驰神往。

然而陆游并不是第一个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的诗人。

在他之前有个诗人就写了首七绝,他笔下的杏花春雨惊艳了千年,连朱自清在《春》中都引用了他的诗句。

这首诗叫《绝句》,主要写的是春游玩乐的场景。

这个诗人的具体生平事迹已无处查询,只知道他大约是个和尚,法号志南,因这首诗被人尊称为“诗僧”。

志南属于典型的“诗红人不红”,在文坛上的地位比不上“中兴四大诗人”,也没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

全诗是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这句诗出自徐悲鸿的自题联,是一副对联,这句诗的意思是,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塞上,春日的杏花盛开,烟雨蒙蒙的江南如诗如画。这句诗描绘了两幅富有诗意的。

但他凭借短短28字的七绝,让世人记住他的名字,比起《全唐诗》中大批的无名氏,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全诗如下:

杏花烟雨江南全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1、原文:风入松·寄柯敬仲(元代:虞集)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首句便点名了诗人是乘着小舟而来,下船后,将带篷的小舟系在参天古木的浓阴下。然后才拄着藜做的拐杖,在微风细雨中徐徐前行,过了桥,向东而去。

“杖藜扶我”,说明诗人年岁已高,同时“扶”字,将杖藜人格化,诗人将它当成了一个可以依赖的小伙伴。

古代文人对杖藜情有独钟,苏轼在《鹧鸪天》中也提到过“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在他们眼里杖藜就是陪伴他们的游伴,给人以亲切、安全之感。

“桥东”说明了诗人前行的方向。其实桥东桥西,《忆江南》白居易,桥南桥北,也许景色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往东和往西,看到的景色却大不相同。

在古人眼里,“东”有时候就代表了“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其中“杏花烟雨江南”的意思是春日里的江南,杏花盛开了,烟雨蒙蒙,令人心醉而向往。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翻译 想要骑着战马、带。

所以诗人过桥向东而行,徐徐东风迎面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无论是向西还是向南、向北,都没有这样的春色。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全诗是: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一佳联,是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撰。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诗意的生活向往、怀恋之情,流露出对这种生活即将消逝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绵绵的细雨沾湿衣裳,迎面而来的春风吹拂着脸颊,却没有感到一丝寒意。

“沾衣欲湿”,衣裳似湿未湿,可见春雨的若有若无,“吹面不寒”,扑面而来的春风却没一点寒意,这春风该有多和煦!

细细的雨,暖暖的风,更突出了诗人陶醉于自然,体察精微,描摹细腻。

我们常常感慨为什么现在写不出古人的那种诗意。

杏花烟雨江南全诗

一方面,忙忙碌碌的我们也很少停下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

另一方面源于一种我们无能为力的变化——语言的变迁,古人的诗意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像这首诗里,诗人将清明前后的雨称为“杏花雨”,而如今我们写雨,基本就是春雨、夏雨、秋雨。

而杨柳风也是如此,他们将应花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24个节气,每个花信对应一种风,而清明的花信是柳花,所以称为“杨柳风”。

但是诗人的春日之行到此戛然而止。一路前行的他还看见了什么?是否还记得绿荫下的小舟……这些只能留给我们自己去想象了。

这首诗用词清新,笔调轻快,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醉的杏花烟雨图。

通过描写在微风细雨中,拄杖前行,将诗人陶醉春景、踏春赏花的怡然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是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这一佳联,是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所撰。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诗意的生活向往、怀恋之情,流露出对这种生活即将消逝的留恋、遗憾、惋惜之情。“杏。

朱熹曾大赞此诗“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朱熹是个十分挑剔之人,大文豪苏轼的文章都被他批评过,却如此喜欢这首诗,可见这首诗有多美。

也许正是因为朱熹的评价,才让这首诗传颂千古吧。

杏花春雨江南上一句话是:白马西风塞上 全句出自著名诗人、画家徐悲鸿手书楹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意思是一群骏马在塞北的草原上纵情奔驰,杏花在春雨中悄然绽放,把春天的江南装点得更加温婉、秀丽。白马西风塞。

徐悲鸿曾说:“剑马求不得,狂歌走天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山河易主,物是人非,只有那杏花,那烟雨,那江南,亘古不变。

似水流年,唯有杏花年年笑春风,美得心醉,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绪。

四月江南烟雨迷蒙,杏花摇曳,让我们背起行囊,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 END -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上一篇 2023年05月14 08:15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12:56

相关推荐

  • 花重锦官城的上一句,花重锦官城小报一等奖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诗圣杜甫留下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千古名句。有专家推断,杜甫诗中的“花”,正是成都的桃花。成都龙泉驿种植桃树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春天,龙泉驿都是成都看桃花的最佳观赏地

    2023年04月25 306
  • 再借不难上一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下一句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下一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他人向你借东西的情况,这也体现了一种人际关系。说到借东西,我就想起一句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虽然很多时候,借给别人东西,别人也会准时地

    2023年05月30 265
  • 心情压抑不开心的诗句,暗示失望和心凉的诗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突然间你感到绝望,好像再也提不起精神去做任何事情。短时间的沉郁,消磨你对生活的激情,总会不由自主的想着:算了,就这样吧!这就是所谓的情绪低落。很多人把这称作是

    2023年05月16 250
  • 雪书元曲完整版,元曲中的雪

    元·关汉卿《大德歌·冬-雪纷纷》⒀“淅零零”句:形容下着蒙蒙的细雨。细雨打芭蕉,取李煜《长相思》:“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的语意。⒁雪纷华,舞梨花:形容雪花象梨花一样的洁白。岑参

    2023年04月18 230
  • 元曲精选10首带注释,元曲精选100首

    人月圆元·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元曲精选作者:横芜山卖花声·怀古张可久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

    2023年04月12 298
  • 元曲中的戏曲艺术特点,中国戏曲的艺术特点

    元曲、唐诗和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元曲有哪些文学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独秀文坛,以其不同于唐诗宋词的美学风采而成为中国外

    2023年04月12 310
  • 描写雨后的诗句,雨后意境很美的诗句

    夏日炎炎,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来一场及时雨。雨霁天晴,呼吸着雨后清甜的空气,感受雨后的清新凉爽,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如此清晰和明朗,雨后意境很美的诗句,让人置身于美好之中!,今朝新雨霁,关于雨霁的诗词,去欣

    2023年06月06 276
  • 画诗的成语,诗画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诗画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馆陶是千年古县,赵王“在城西北七里陶丘侧置馆,故名馆陶”,自西汉初置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诸多成语典故,今选辑部分馆陶成语,配以国画描绘和文字阐释,让我们

    2023年06月04 305
  • 篱落疏疏一径深全诗,篱落疏疏一径全诗解释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全诗原文如下: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一作:花落)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译文: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路通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

    2023年05月30 282
  • 陶渊明著名的十首诗句,陶渊明最有名的诗4首

    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

    2023年05月01 288
  • 写亲情的诗句,表示亲情的绝美诗句

    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为渐已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待到自己生儿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时,却已是中年人。是父母老了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

    2023年04月13 234
  • 含愁的诗句,含有愁字的诗句100首

    [微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第①首出自北宋至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同学。花独自地飘零着,水自顾地流淌着。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微风]人面不知何处

    2023年04月19 23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