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长的元曲曲牌,元曲的曲牌名题目可以省略吗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正宫〕〔商调〕〔越调〕〔中吕〕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正宫〕〔商调〕〔越调〕〔中吕〕等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歌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学习曲,大家都有格律诗和词的基础,都感觉到了诗词之美,这是因为这种格律符合汉语言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的形式之美,就是由平仄不同的发音构成了抑扬顿挫的美感。曲的格律形式与诗词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我们今天的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

一、宫调

1、宫调及演变

“宫调者,所以限定朱器管色之高低也。”这是吴梅《顾曲麈(zhǔ)谈·论宫调》所注。就音乐而言,不管是当时的南曲,还是北曲,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所谓宫调,比照钢琴而言,就是A大调、B大调、C大调之类。古人以宫、商、角、徵、羽五声表示唱名(即没有固定音高,只有相对音高的一组音,相当于西方音乐的1、2、3、4、5)。再加上变徵和变宫,就构成了七声音阶(变成1、2、3、4、5、6、7)古人又以黄钟、太簇、姑洗(xiǎn)、蕤宾、夷则、无射(yì),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仲吕表示十二律(前六者为“六律”,元曲的曲牌名题目可以省略吗,后六者为“六吕”),如图:

这十二律吕是古代定音律时所用的吹管名称,相当于现代音乐所说的有绝对音高的“音名”。即西方音乐中的C、D、E、F、G、A、#A、B,在理论上,这七个唱名可以作为一个调的主音,它们的音高又可以分别与十二音名相同。比如以“1”为主音,可以有1=C、1=D……以“6”作主音,可以有6=E,6=F……这样,理论上一共可以得到84个调式。

如果换成中国传统音乐术语,则可以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加上变徵、变宫两个调式,一共就是七个调式,再把它们与十二律相配,如宫音相当于黄钟,即为黄钟宫;宫音相当于大吕,则为大吕宫;……以此类推,同样可以得到84个调式。我国古代以“黄钟”为标准音,由管长来决定。具体来说是以黄钟之长九寸为基准,用“三分损一、三分益一、隔八相生”等方法计算出来。其音高经过了至少四十多次变动。为简单起见,大约与现代音乐的十二律对照,如图所示:

但在实际使用中,许多调式都没有用到,我们在此仅作了解。

2、宫调的分类

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列举元曲使用曲牌的宫调共有十二种,它们是: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

其中,元北曲用了五宫七调,分别为黄钟宫、正宫、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等五宫以及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角调、商调、越调、双调等七调,缺少道宫、高平调、歇指调、角调、宫调,仅为十二宫调。而其中小石调、商角调、般涉调很少用,因此,常用的五宫四调习惯上称为“九宫调”。至于南曲则为九宫十三调。仙吕为一宫,羽调附之。正宫为一宫,大石调附之。中吕为一宫,般涉调附之。商调为一宫,小石调附之。南吕为一宫,黄钟为一宫,越调为一宫,双调为一宫,仙吕入双调为一宫。习惯上称为“九宫十三调”,比北曲多出来的一调,为“羽调”。

3、宫调的应用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散曲中有一种情况,即同名的曲牌,所用的宫调不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曲牌了,比如〔正宫·端正好〕和〔仙吕·端正好〕是不同的。〔双调·水仙子〕和〔商调·水仙子〕是不同的。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宫调呢?这里涉及到音乐中不同调式,不同调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不同的问题,就如我们现代音乐中所说的大调式和小调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就有很大的区别。大调式一般宽广、雄壮、庄严、昂扬,趋近于阳刚之美,而小调一般优美、抒情、柔婉、恬静,趋近于阴柔之美。

因为“宫调”最初确有标示“声情”的作用,但后来被诸曲家普遍仿制,便已失去限定“声情”的作用。因为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演员唱来,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声情变化。“旖旎妩媚”者并非一定要唱“妩媚”之怀。正如“豪壮”之北曲也唱儿女之情,“水磨”之昆腔也可唱豪宕之词(水磨腔又称昆山腔,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唱法细腻舒徐委婉。),故“声情”之分乃大体而言之。通过对一些曲子与所属宫调的文辞关系来分析,“宫调”的所谓“声情”符号意义到明清以后,已几乎找不到很多刻意的踪迹了。试举两个例子如下:

〔越调·寨儿令〕夏日即事

明·王九思

豆角儿香,麦索儿长,响嘶啷茧车儿风外扬。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泥金团扇影,香玉紫纱囊。将,佳节遇端阳。

〔南商调·黄莺学画眉〕村田乐

明·杨应奎

〔黄莺儿〕荷锄耘荒郊,叹来年登场早,六月堆香饭新稻。喜墙头醅过,瓦缶(fǒu)歌敲。竹篱外颗颗金桃,绳枢侧纂纂(zuǎn )朱枣。〔画眉序〕市朝争及村田乐,愿咸登三五人温饱。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可以很容易判断出,越调并非都是“陶写冷笑”,商调也并不都是“凄怆怨慕”。即使是同一作者写的同一个曲牌的作品,也会有声情完全不同的情形。举个例子:

〔仙吕•赏花时〕长江风送客 马致远

冯客苏卿先配成,愁杀风流双县令。扑簌(簌)泪如倾,凄凉愁损,相伴(着)短檠灯。 〔幺〕愁恨厌厌魂梦惊,两处相思一样情。风送片帆轻,天涯隐隐,船去(似)驭云行。〔赚煞〕碧波清,江天静,既解缆如何住程?灭烛掀帘风越紧,转回头又到山城。过沙汀,烟水澄澄,千里洪波良夜永。蛾眉月明,恰才风定,猛抬头观见豫章城。

我们再看马致远的另外一首〔仙吕•赏花时〕掬水月在手

古镜当天秋正磨,玉露瀼瀼寒渐多,星斗灿银河。泉澄潦尽,仙桂影婆娑。〔幺〕不觉楼头二鼓过,慢撒金莲鸣玉珂。离香阁近花科,丫环唤我,渴睡也去来呵。〔赚煞〕紧相催,闲笃磨,快道与茶茶嬷嬷。宝鉴妆奁准备着,就这月华明乘兴梳裹,喜无那,非是咱风魔,伸玉指盆池内蘸绿波。刚绰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见嫦娥。

以上二曲,同一宫调、同一曲牌、同一作者,声情上却是一悲一喜。余者,老师们可自悟。

二、曲牌:

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曲牌名就是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

1、 什么是曲牌

最长的元曲曲牌

2、曲牌的种类和来源

关于曲牌来源,历来众说纷纭。但据专家考证,归纳起来不外四种渠道而已。

一是直接承袭词牌而来,如〔人月圆〕、〔满庭芳〕、〔太常引〕、〔鹊踏枝〕、〔菩萨蛮〕等,这种曲牌多达四分之一左右。如〔仙吕·一半儿〕,即词牌《忆王孙》,亦称《柳外楼》。〔中吕·朝天子〕即从《谒金门》词牌转化而来,因此,有的人或直标〔中吕·谒金门〕。

二是文人墨客自创,如〔天净沙〕、〔上马娇〕、〔小桃红〕等,这种类型约占曲牌数量的半数左右。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南曲集曲曲牌,即曲作者按照所集曲牌名,重新创立的新曲牌。如取〔驻马听〕、〔一江风〕、〔驻云飞〕三曲的部分曲句,串而成一新曲,新曲名从所集各曲名字中各取一字,名之为〔倚马待风云〕等等。这类集曲曲牌,大约有八九百个之多。

四是取自于民间小调,如〔络丝娘〕、〔货郎儿〕、〔秃厮儿〕、〔耍孩儿〕、〔采茶歌〕、〔麻婆子〕等。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收有北曲常用曲牌计三百三十五个 。其中黄钟二十四个,正宫二十五个,大石调二十一个,小石调五个,仙吕四十二个,中吕三十二个,南吕二十一个,双调一百个,越调三十五个,商调十六个,商角调六个,般涉调八个。限于篇幅,因曲牌名太多,故不录。

3、元曲的标题格式

1)在标题上分为三部分:

在我们接触散曲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如“中吕·山坡羊·怀古”或写成“〔中吕·山坡羊〕怀古”、“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沉醉东风·渔夫”、“南吕·四块玉·天台路”等等。

第一部分如:中吕、越调、双调、仙吕等,就是这首曲子的宫调。第二部分如:我们

平常说的“山坡羊”、“醉花阴”,就是一个曲牌,这比较类似于宋词的格式,但是语言更自由,感情更直白一些。第三部分如:“秋思”“渔夫”等,就是散曲的题目。

〔翠盘秋〕曲牌名,来自民间小调,小令兼用,又名〔干荷叶〕,亦入〔中吕〕、〔双调〕。此曲〔南吕〕专作小令用,〔中吕〕、〔双调〕只作联套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五、三、三、五、七、五,共29字。〔玉交枝〕曲牌名,小令。

2)天净沙的写作要点:

(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织成主题的意境。《天净沙》这曲牌中最出名的曲,当推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在艺术上,具有风格兼豪放与清新,意境优美,语言凝炼,自然流畅等特色。〔越调·天净沙〕秋思可谓其小令中的绝唱。大家很熟悉,许多朋友都读过。就天净沙这个曲牌来说,还有诸多格式。我们来选《元曲三百首》中的几曲:

例1、〔越调·天净沙〕 孟昉

星依云渚溅溅, 露冷玉液涓涓, 宝砌衰兰剪剪 。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例2、〔越调·天净沙〕即事 乔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例3、〔越调·天净沙〕鲁卿庵中 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 ,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例4、〔越调·天净沙〕 严忠济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 ,天随人愿 ,赛田文养客三千。

例5、〔越调·天净沙〕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元曲称“曲牌”,共计15宫、447支曲牌。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

例6、〔越调·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例7、〔越调·天净沙〕 吴西逸

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荒草平沙, 绿柳烟中系马。 夕阳西下, 水村山郭人家。

例8、〔越调·天净沙〕 吴西逸

长江万里归帆, 西风几度阳关, 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

从上面所选的曲,大家看看是不是〔越调·天净沙〕可以有不同的格式。但其共同点就是,每一首中,景物的错落并列是其中较突出的共同特点。

我们再看〔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大家看这一首前三句,即为两两相对的鼎足对,也有一二句对的,亦有不对仗的。

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用得不多,而在曲中却常见。对仗的问题,以后我们还会作详细交流。

(2)元曲平仄严格,但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如上面讲义中举的白朴的天净沙: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草字处。

以上声代替平声。北曲中在一定条件下平声和上声可以互换,尤其韵脚处平上声互换现象很多)。

再看前面例4中:

大丈夫时乖命蹇。(平声韵)蹇,念jiǎn,平上互代现象,以后我们会细讲。

(3)有时可加衬字。

〔越调·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元代·严忠济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括号中都是衬字,关于衬字问题,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再作交流。

三、元曲的韵律

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 这一点大家在查阅《中原音韵》的时候,每个韵部中分为平阴、平阳、上、去就有感觉了。

1、平仄严格

我们还是以马致远的的〔越调·天净沙〕秋思为例:

(平)平(仄)仄平平(韵)枯藤老树昏鸦。

(平)平(仄)仄平平(韵)小桥流水人家。

(仄)仄平平去上(韵)古道西风瘦马。

仄平平去(韵)夕阳西下。

(平)平(仄)仄平平(韵)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第三句的字音组合为“┼┃ ━ ━ 去上”,这首曲,按曲谱规定,第三句末二字最好用“去上”,也有少数用“上去”的,比如上面例6白朴的例子;第四句必须押去声韵,否则只能算“次好”。为什么呢?大家看,“瘦马”二字去上声用得极妙。上声字的发音颇具下搭之感,去声字则有送音之效果,若二者相互配合,演唱运行相应有转折起伏之韵律,获得抑扬动听之美感。曲辨平、仄,兼辨仄之上、去,曲家以去为送音,以上为顿音,辨上、去尤以煞尾句为重,煞尾句,以末一字为重。调中如有数句连用仄声者,宜一上,一去隔用。

大家再看看“马”“下”二字连用仄声,看看“马”是上声字的发音颇具下搭之感,而“下”是去声字则有送音之效果。

2、用法上也存在平上互代现象

上声和去声虽然同属于仄声,但是在元曲里,上声韵比较接近于平声韵。所以在该用上声韵的地方,偶尔也可以改用平声,该用平声韵的地方,偶尔也可以改用上声,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大家看看第三句的句末两字“院中”为“去平”这就是平上互代。

下面列出一些《天净沙》第三句句末用字的六种情况:

1)句末两字为“去上”的六首。除了天净沙,秋思外,我们再来看看四首。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湖上送别

红蕉隐隐窗纱,朱帘小小人家,绿柳匆匆去马。断桥西下,满湖烟雨愁花。

吴西逸〔越调·天净沙〕闲题

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流东,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冗rǒng)

孟昉(fǎng)〔越调·天净沙〕十二月乐词并序之九月

鸡鸣晓色珑璁,鸦啼金井梧桐,月坠茎寒露涌。广寒霜重,方池冷悴芙蓉。

最长的元曲曲牌

严忠济〔越调·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门下有食客数千。)

2)句末两字为“去平”的九首

朱庭玉〔越调·天净沙〕冬

门前六出狂飞,樽前万事休提,为问东君信息。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

张弘范〔越调·天净沙〕梅梢月

黄昏低映梅枝,照人两处相思,那的是愁肠断时。弯弯何以?浑如宫样眉儿。

张弘范〔越调·天净沙〕梅梢月黄昏

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白朴〔越调·天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缣念jiān)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春情

一言半语恩情,三番两次丁宁,万劫千生誓盟。柳衰花病,春风何处莺莺?

朱庭玉〔越调·天净沙〕秋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阳春曲(题情)白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卖花声(怀古)张可久 夜行船(秋思)马致远 窦娥冤 关汉卿

汤舜民〔越调·天净沙〕小景

翠屏天近山椒,绿蒙茸雨涨溪毛,白瑷云埋树腰。山翁一笑,胜桃源堪避征谣。

汤舜民〔越调·天净沙闲〕居杂兴

3、叨叨令,曲牌名,隶属于元曲。曲牌名为特定式样,例如: 叨叨令·窦娥冤 ,叨叨令·无名氏。其后跟有曲名。4、水仙子 为元曲北曲曲牌,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5、《醉太平》是曲牌。

近山近水人家,带烟带雨桑麻,当役当差县衙。一犁两耙,自耕自种生涯。

3)句末两字为“上平”的四首

白朴 〔越调·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张可久〔越调·天净沙〕赤松道宫

松边香煮雷芽,杯中饭糁胡麻,云掩山房几家?弟兄仙话,水流玉洞桃花。

徐再思〔越调·天净沙〕探梅

昨朝深雪前村,今宵淡月黄昏,春到南枝几分?水香冰晕,唤回逋老诗魂。(逋念bū)

元无名作者〔越调·天净沙〕

平沙细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声新雁,黄云红叶青山。

4)句末两字为“上上”的两首

吴西逸〔越调·天净沙〕闲题

长江万里归帆,西风几度阳关,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

李致远〔越调·天净沙〕·离愁

敲风修竹珊珊,润花小雨斑斑,有恨心情懒懒。一声长叹,临鸾不画眉山。

5)句末两字为“上去”的一首。

元曲宫调之一,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吕宫高下闪赚”。 〔迎仙客〕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诸宫调同,南曲略同。亦入〔正宫〕。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三、三、四、五,共28字。 〔红绣鞋〕曲牌名,属北曲,小令兼用。

白朴〔越调·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句末两字为“去去”的一首。

乔吉〔越调·天净沙〕即事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总计上述20多首〔越调·天净沙〕中,第三句的句末一字用“上声”的有6首,用“平声”的有13首,如果再6首,21首作品当中就有19首了,可见不是用平,就是用上,这就是元曲中的平上互代现象。如果没有要求,大家以后在写作中可灵活运用。

3、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

从我们前面的例子中,发现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上面我们分析了20多首〔天净沙〕的例子,其体段短小,基本是平仄相间的律句。

1)律句

例如:

汤式〔仙吕·赏花时〕送人回镇淮安

铁瓮金墉壮九关,┼┃━ ━ ┼┃━(韵)

铜柱楼船控百蛮。┼┃━ ━ ┼┃━(韵)

江汉静波澜。┼┃┃━ ━ (韵)

边庭事简, ┼ ━┃┃ (韵)

烽燧报平安。┼┃┃━ ━ (韵)

无名氏〔仙吕·醉中天〕泪溅

泪溅端州砚,┼┃━ ━ ┃(韵)

情写锦花笺。┼┃┃━ ━ (韵)

日暮帘栊生暖烟。┼┃━ ━ ┼┃━(韵)

睡煞梁间燕。┼┃━ ━ ┃ (韵)

人比青山更远。 ┼┃━ ━ ┃┃ (韵)

梨花庭院, ┼ ━ ━┃(韵)

闲却秋千。 ┼┃━ ━ (韵)

(2)字音组合平仄相间,但分去上。

有些曲牌,其字音结构主要是平仄组合,但也间杂有去上组合。除〔天净沙〕曲牌外,我们再来看:王举之〔红绣鞋〕

红叶荒林酒兴, ┼┃━ ━ ┼ 去(韵)

黄龙老圃诗情,┼ ━ ┼┃━ ━(韵)

柳塘新雁两三声。┼ ━ ┼┃┃━ ━(韵)

湖光扶不定, ┼ ━ ━ ┼┃(韵)

山色画难成, ┼┃┃━ ━(韵)

六桥风露冷。 ┼ ━ ━ 去上(韵)

此曲头一句最后一字曲牌规定为“去”,相应的曲文用了去声的“兴”,末一句最后两字曲牌规定为“去上”,曲文用了“露冷”,正是去声与上声的搭配。

再看:卢挚〔沉醉东风〕

辞辛苦桑枢瓮牖,┼ ━ ┃━ ━┃上(韵) (瓮牖wèng yǒu)

夸荣华凤阁龙楼。┼ ━ ━ ┼┃━ ━(韵)

脱布衣, ┼┃━ (句)

披罗绶。 ━ ━ 去(韵)(绶,shòu)

跳龙门独占鳌头。┃━ ━ ┼┃━ ━ (韵)

今日男儿得志秋。┼┃━ ━ ┼ 去 ━(韵)

会受用宫花御酒。┼ ┃┃━ ━ 去上(可平,韵)

此曲要求用上声字的有二处,用去声字的有三处,用“去上”组合的有一处,而相应的曲文用字(最后一句的末二字)都无一例外地办到了。

2)非律句

元曲虽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但是也不同程度存在非律句,大家在大量的阅读中会遇到,我们今后的写作中也会遇到,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A)“┼ ┃┼ ━┃━ 去”(五言又作“┼ ━┃━ 上”)

这是同平拗句,诗词中也有的。

张可久〔小桃红〕

┼ ━ ┼┃┃━ ━(韵)满庭落叶响哀蝉。

┼┃━ ━ 去(韵)秋入生绡扇。

┼┃┼ ━┃━ 去(韵)池上芙蓉锦成片。

┃━ ━(韵) 雨馀天。

┼ ━ ┼┃━ ━ 去(韵)倚阑只欠如花面。

━ ┼┃━(韵)诗题翠笺。

┼ ━ ━ 去(韵)香销金串。

┼┃┃━ ━(韵)罗帐又孤眠。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去(韵) 池上芙蓉锦成片。

周德清[越调·斗鹌鹑]中的〔收尾〕

┼ ━ ┼┃━ ━ 去(韵) 翻云覆雨无碑记。

┼┃┃━ ━┃上(韵)则袖手旁观笑你。

┼┃┃━ ━ 休把色儿嗔。

━ ━┃━ 上(韵) 宜将世情比。

大家看看最后一句

B)“┼┃━ ━┃━ ━”

第六字由平改仄便属律句,这是同平拗句,诗词未有的。

我们来看张可久〔四块玉〕

┼┃━(韵) 晓梦云。

━ ━┃(韵) 残妆粉。

┼┃━ ━┃━ ━(韵) 一点芳心怨王孙。

┼ ━ ┼┃━ ━ 去(韵) 十年不寄平安信。

┼┃━(韵) 绿水滨。

┼┃━(韵) 碧草春。

┼ 去 ━(韵) 红杏村。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韵) 一点芳心怨王孙

C)“┼ ┃┃━ ━ 去 ━”(五言即作“┃━ ━ 去━”)。

如张可久〔一半儿〕

┼ ━ ┼┃┃━ ━(韵) 酒边红树碎珊瑚。

┼┃━ ━ ┼ 去 ━(韵) 楼下名姬坠绿珠。

┼┃┃━ ━ 去 ━(韵) 枝上翠阴啼鹧鸪。

┃━ ━(韵) 谩嗟吁。

┼┃━ ━ ┼┃上(韵) 一半因风(儿)一半(儿)雨。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去 ━(韵) 枝上翠阴啼鹧鸪。

我们再看张可久〔凭栏人〕

┼┃━ ━ ┼┃━ (韵) 二客同游过虎溪。

┼┃━ ━ ┼┃━ (韵) 一径无尘穿翠微。

┼ ━ ━ 去 ━(韵)寸心流水知。

┼ ━ ━ 去 ━(韵)小窗明月归。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 去 ━(韵)小窗明月归。

D)“━ ━┃━”

马谦斋〔四边静〕:

━ ━ ━┃(韵)香山叠翠。

┼┃━ ━┃┃━(韵)红叶西风衬马蹄。

━ ━ ━┃(韵)重阳佳致。

━ ━ ━┃(韵)千金曾费。

━ ━┃━(韵)黄橙绿醅。

┃┃━ ━ 去(韵) 烂醉登高会。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韵)黄橙绿醅

E)“━ ━┃━ ━ 去上”

张可久〔清江引〕

┼ ━┃━ ━ 去 ━(韵) 西风信来家万里。

┼┃━ ━ 去(韵) 问我归期未?

┃━ ━┃━ (韵) 雁啼红叶天。

┼┃━ ━ 去(韵) 人醉黄花地。

┼ ┼┃━ ━ 去上(韵)芭蕉雨声秋梦里。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 去上(韵)芭蕉雨声秋梦里

F)“━ ━┃━ ━ 去 ━”

我们再看贯云石〔清江引〕

┼ ━┃━ ━ 去 ━(韵) 金钗影摇春燕斜。

┼┃━ ━ 去(韵) 木杪生春叶。

┃━ ━┃━ (韵) 水塘春始波。

┼┃━ ━ 去(韵) 火候春初热。

┼ ┼┃━ ━ 去上(韵)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 去 ━(韵) 金钗影摇春燕斜

G)“┼ ┼┃、━ ━┃━”

我们来看卢挚〔沉醉东风〕

┼ ┼┃、━ ━┃━(韵) 题红叶,清流御沟。

┼ ━ ━ ┼┃━ ━(韵) 赏黄花人醉歌楼。

┼┃━(句) (天长)雁影稀。

━ ━┃(韵)(月落)山容瘦。

┃┼ ━、┃━ ━┃(韵) 冷清清暮秋时候。

┼┃━ ━┃┃━(韵)衰柳寒蝉一片愁。

┼┃━ ━ 去上(韵)谁肯白衣送酒?

大家看看其中的这一句:

┼ ┼┃、━ ━┃━(韵) 题红叶,清流御沟

H)“┼ ┼ ━、┼ ━ ━ 去”。后四字为律句,前三字则否

马致远〔落梅风〕

┼ ━ 去(句) 渔灯暗。

┼┃━(韵)客梦回。

┼ ┼ ━、┼ ━ ━ 去(韵)一声声,滴人心碎。

┼ ━┃━ ━ 去上(韵) 孤舟五更家万里。

┃━ ━、┃━ ━ 去(韵) 是离人几行情泪。

大家看其中的第三句。

I)“┼ ┼ ━、┼ ┃┼ ━”。

如白贲(bì)〔鹦鹉曲〕

┼ ━ ┼┃━ ━┃(韵) 侬家鹦鹉洲边住。

┃┃┃、┃┃━ 上(韵) 是个不识字渔父。

┼ ━ ━、┃┃━ ━(韵) 浪花中一叶扁舟。

┃┃┼ ━ ━ 上(韵)睡煞江南烟雨。

〔幺篇〕

┼ ┼ ━、┼ ┃┼ ━ 觉来时,满眼青山。

┃┃┼ ━ ━ 去(韵)抖擞绿蓑归去。

┼ ┼ ━、┼ ┃┼ ━ 算从前、错怨天公。

去上┃、┼ ━ 上去(韵) 甚也有安排我处。

这里要说明一下,“━”代表平,“┃”代表仄,“十”可平可仄。

大家看幺篇部分的第一句。

本讲提纲:

一、宫调

二、曲牌

三、元曲的韵律

上一篇 2023年05月10 02:34
下一篇 2023年04月30 16:26

相关推荐

  • 最长的头发诗句,最长的头发诗句三年级上册

    白居易著名的脱发诗,读完差点笑岔气,才知道秃头竟有这么多好处脱发是困扰现代人的一大无害疾病,对身体没什么损害,但严重影响外观效果。其实脱发自古有之,上到帝王将相,最长的头发诗句三年级上册,下至布衣百姓

    2023年05月09 270
  • 春夜喜雨这首诗的意思,《春夜喜雨》的诗意和译文

    春夜喜雨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画像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

    2023年05月23 237
  • 愁的诗句,心情郁闷与无奈的诗句

    [微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第①首出自北宋至南宋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着“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同学。花独自地飘零着,水自顾地流淌着。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微风]人面不知何处

    2023年05月12 309
  • 《水调歌头》全诗诗句,水调歌头四句古诗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是游子归乡、全家欢聚、团圆美满的好日子,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让人心驰神往!年年中秋,岁岁月明。天上人间,共此良辰。中秋,是中国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

    2023年05月19 216
  • 退一步天高地阔下一句,退一步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

    很多时候我们并非不快乐,只是因为常常执着于事情令人不悦的一面。事业成功的说工作压力大,退一步天高地阔是什么意思,工作清闲的说这行没前途,没成家的说遇不到适合的人,遇到的却说不合适。幸福像足球一样踢来踢

    2023年05月19 227
  • 形容心已死的诗句,形容心已死的句子古诗词

    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即使他是皇帝,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晚年也追求长生之术。每一个人,形容心已死的句子古诗词,最终都会走向死亡。生物寿终而死,不一定是悲剧。那是自然的事情,回忆永远温暖心头。在这趟人生中能遇

    2023年04月24 283
  • 最美不过夕阳红下一句,最美不过夕阳红全诗

    独对黄昏,一块芳草地,一条小溪流,一颗平常心;独对黄昏,独对一份宁静,让心情没遮拦地自由,最美不过夕阳红全诗,让生命回归自然,品味一份恬淡的人生。轻风润泽柔滑,抚平心头的褶皱;溪流轻缓,如纤纤玉指在信

    2023年05月11 280
  • 幽默风趣的元曲作品介绍,幽默风趣的自我介绍

    读了关汉卿这首元曲,才知道什么叫丧心病狂式幽默,一读却上瘾了世人皆知关汉卿的《窦娥冤》感天动地,却少有人知关汉卿的幽默更是无人能敌。元曲的主征之一就是诙谐滑稽,以大胆夸张的昂扬笔调,以辛辣恣肆的幽默风

    2023年04月20 289
  • 不以成败论英雄下一句话,以成败论英雄还是不以成败论英雄

    【出处】这是一句成语。【原文】不以成败论英雄。一、做事的准则和境界权利、职位、荣誉都是有价值的,他需要轰轰烈烈,志在必得。做到就赢了,做不到就输了。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准则是做事的魄力,他体现了在获取价

    2023年05月31 267
  • 肉包子打狗歇后语下一句,肉包子打狗的深层寓意

    沭阳的坊间流传着许多歇后语小的时候曾听爷爷奶奶辈们唠嗑过那时候就觉得特别好玩后来长大了无意中听到它们会让人分外地感到亲切今天小编在这里搜罗了一些快来看看你能答对几个?入门级1、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2

    2023年05月01 245
  • 形容盛世的诗句,与盛世相关的诗句

    -1-谢家生日好风烟,柳暖花春二月天。金凤对翘双翡翠,蜀琴初上七丝弦。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应恨客程归未得,绿窗红泪冷涓涓。——唐代:李郢《为妻作生日寄意》-2-五逢晬日今方见,置尔怀中自惘

    2023年04月23 213
  • 人消瘦诗句,形容人消瘦的诗句

    一、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黄昏。这首词正是具备这种超逸风格,词中水月梅品的清高,扇子的女主人也仙骨珊珊,物与人都洗脱了凡艳。二、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春天还是那般儿依旧,而人白白地为相思而

    2023年06月01 27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