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闻女叹息上一句,是唯闻女叹息还是惟闻女叹息

【深度解读】从“唧唧复唧唧”到“Tsiektsiekandagaintsiektsiek”《木兰辞》拟声词的“译”闻趣谈孙红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在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木兰有

【深度解读】

从“唧唧复唧唧”到“Tsiek tsiek and again tsiek tsiek”

惟闻女叹息上一句

《木兰辞》拟声词的“译”闻趣谈

孙红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在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木兰有两个如影随形的伴侣,一个是木须龙,另一个是蟋蟀。这两个角色作为故事的配角,如堂吉诃德的桑丘、鲁滨孙的“星期五”,一路插科打诨,为影片增色不少,制造了许多喜剧效果。而在刚刚公映的迪士尼真人版影片《花木兰》中,木须龙消失不见了,蟋蟀则由一位同名的兵士替代,这种角色的调整引起了不少热议。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 168 浏览28702019-08-26文言文 花木兰 原文和翻译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

宋代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卷》(局部)。资料图片

在中国,花木兰的传说与《木兰辞》妇孺皆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吟诵已成为童年记忆的组成部分。通过豫剧、黄梅戏等传统戏曲的方式,这个故事也早已被搬上舞台,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正因为此,不难理解,对于部分中国观众而言,影片中的木须龙也罢,蟋蟀也罢,均属于编剧缺少敬意的杜撰。它们从一开始就指向了一种文化挪用——在这种论述中,中国的花木兰被演绎为追求个人英雄主义与自我实现的西式叙事,并体现在种种增删篡改之上。

不过,严格说来,蟋蟀并非与花木兰无关的纯粹虚构,是唯闻女叹息还是惟闻女叹息,它的有无与后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被卷入到关于《木兰辞》释读的论争之中,而这些论争也反映在《木兰辞》的英文翻译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第一行诗句“唧唧复唧唧”,这一行诗双声连缀,叠合重复,使诗歌的开篇具有了十足的声韵美,有一种毫不张扬的感染力,将读者瞬间带入到那个遥远的世界之中。但是,它在原文中究竟摹写了什么声音呢?

壹.是叹息,是机杼,还是虫鸣?

关于这一点,聚讼纷纭。简略言之,传统认为这是木兰的叹息之声;也有观点认为,第一行若视作织机的声音似乎更为合适。还有学者指出,既然后文有“不闻机杼声”一句,将其视作机杼之声,逻辑上似有不通,而且在多数古诗中,织机声常被表现为“札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于是在细致考证之后,得出“唧唧”之声应是蟋蟀鸣声的结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原因是,在某些古代版本的《木兰辞》中,首行为:“促织何唧唧”,促织也即是蟋蟀。这种乡野常见的昆虫,由于在每年的秋凉之时开始鸣叫——如白居易诗“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故有敦促纺织之意,在诗中与“当户织”的意象并置一处,也非常合适。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想象这么一个情景:木兰心事重重,不由停下手中的劳动,于是纺车之声停息,蟋蟀的鸣声继而响起。它的设想似乎合乎情理。若是木兰之叹息,则太过直白,好像缺少了委婉之美,而且显得较为重复——既然后文已提到叹息,在惜字如金的诗里,为什么还要反复渲染呢?在我们想象的情景里,一只秋虫的歌声让日复一日进行着枯燥乏味劳动的女性世界多了几分生机,并且衬托了木兰的忧心忡忡。夜深人静,月华如水,蟋蟀的奏鸣打破了历史深处的沉寂。

歌词:唧唧复唧唧,是谁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 昨夜见军帖,可汗又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要爷去 爱的步伐比热恋男女还急 不怕翻山或越岭 戴着一双楚楚动人的眼睛 忘记一切的伤心 东边买骏马,西边买鞍鞯 磨。

2019年8月23日,中国辽宁芭蕾舞团创作和演出的舞剧《花木兰》登陆美国纽约艺术中心。新华社发

贰.威利和傅汉思的译声之异

早期的译者中,英国汉学家威利(ArthurWaley)将这一行译作:“Click,click,foreverclick,click。”显然是将这一行视作织机的声音——人自然不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叹息声。细究起来,将四个清脆的爆破音连缀,反倒让人觉得轻快、愉悦,而且爆破音的连续重复导致整句分贝较高,音量上略显高亢,与汉语中的原声相去甚远,和木兰此时的抑郁心情也似有不搭,所以并不能算是成功之作。在诗歌的整体氛围之中,它显得有些跳脱。

威利之后,又有研究中国古诗的学者尝试将《木兰辞》译作英文。其中美国汉学家傅汉思(HansH.Frankel)的译文最有意思,而且反映了他对首行诗之朦胧与歧义的充分关注。他也采取了直译法,力求接近中文的原声,将它译为“Tsiektsiekandagaintsiektsiek”,以象声的方式,将中国古诗的声响生动地再现在另一种语言中。从表面上判断,他所再现的似乎也应是“机杼声”。但是与此同时,这个词还让人联想起英文中的“tsk”——一个用来表达不满之意的常用象声词,大概相当于汉语中用舌尖敲击上齿的“啧啧”声。在这里,“tsiek”一词应是傅汉思的自创,在“tsk”中添加了“依”(ie)这个音节,延长了原词发声的长度,以便更贴切地表达纺车的声响。它结合了稍显尖利的摩擦音与清脆的爆破音,纤细而幽微,在拟声的效果上要胜威利一筹——至少,它的分贝降了下来,音量变小了,而且在拟声方面也更暗合汉语的原声。事实上,通过吸收“tsk”这个词本身在英语表达中的不满之情,将人声和物声交叠一处,由此制造“弦外之音”的效果,乃是一种有意的编排,有巧思运于其间。傅汉思在译文后指出这首诗中声音的重要作用,多处“将象声词编织在文本之中”“表达了双重意义。”在他看来,“第一句‘唧唧’之声的重复有意造成了歧义:它既暗示了梭子的声音,又指向木兰的叹息。她一如既往的劳作声——也即纺织——与她突如其来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相对于威利的“机杼声”,傅汉思的“机杼声”兼“叹息声”,多数译者还是将其视作叹息之声。例如,当代美国诗人、古典诗歌研究者曼提克(EvanMantyk)把这一句译作“Sighaftersighshesadlysighs”,也即一声声叹息,显得尤为沉重,虽有原诗传情达意的力度,却又不太节制,少了几分曲折含蓄。较为高妙的是,许渊冲先生将它译作“Alack,alas!Alack,alas!”使用了英文中现成的叹息词,比意译更佳。

英国画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的作品《珀涅罗珀和她的追求者们》(局部)。资料图片

叁.“声音须是意义之回响”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行诗理解为蟋蟀的歌声,那么情景便大为不同了。在目前的译文中,似乎找不到译作蟋蟀叫声的版本。英文诗中不乏对于蟋蟀之歌的再现,我们不难按照对等的原则找到相应的拟声词。19世纪英国诗人班内特(WilliamCoxBennet)的《致蟋蟀》、李尔(EdwardLear)的《我的叔叔艾尔利》等诗,皆是以“chirp”一词摹写蟋蟀叫声,现在看来,或许《木兰辞》第一行诗译作“Chirp,chirpandforeverchirp”便足以传神了。不过,读来也有轻快之嫌,全然没有杜甫诗所谓的“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的韵致。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剪影,既摹写了一个女子忧心忡忡的心境,也映射了她所身处其中的社会文化。这种生活并非仅属于中国,它也许会让西方读者想起独守空房的珀涅罗珀,日复一日织好又拆解寿衣,躲避着求婚者的纠缠,等待夫君奥德修斯的归来。在古代世界,这样的劳动界定了女性的存在。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贵支的《纺织女》还将《变形记》中雅典娜把织女阿拉克涅变成蜘蛛的神话作为背景,古今互鉴,用以表现纺织女工辛勤的劳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历史之中这项劳动在大多女性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在现代与过去、东方与西方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孤独、惆怅、悲痛、快乐等共有的情感,在某些场景中相去不远,有着相通之处。

不管是对于中国还是西方的读者,这个开篇将人自然而然地引入了一个生活的场景,就像一部影片,毫不费力地将镜头切到为人熟知的日常情境中。无论是豫剧版、黄梅戏版还是电影版的《花木兰》中,一开始均再现了纺织的场景,凸显了传统社会男耕女织的角色设置。相近时代的诗歌中,也不乏这样的描述。《上山采蘼芜》有“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孔雀东南飞》有“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都生动地再现了这种生活,揭示了女性的凄苦。换言之,这个开头没有斧削与雕琢,甚至近乎轻描淡写,取代了刻意的描述与长篇累牍的叙说,以举重若轻的方式再现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悲欢哀怨。

事实上,它本身原是一种程式化的表述方式,作为一种类似于衬韵的诗句,甚至被原封不动地用在不同的歌谣中。同时期的《折杨柳枝歌》中有:“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这种挪用的现象反映的并不是创作者的懒惰,而是指向了一种共同的、为人熟知的社会生活。它也可能曾出现在其他很多未被收录、湮没于历史之中的歌谣里。这些歌谣最原初的听众对这种生活习以为常,不需要多余的解释。它们根植于彼时的社会环境,以活泼的方式传达了那个时代的生命体验。经由这些无名歌者的吟唱,我们得以考见那个年代的器物、制度与风土。“唧唧复唧唧”的开场是现实主义的,以实际的人生为依托,假物指事,因此可以毫无违和地嵌入其他民歌之中,至今读来鲜活如初。

对于声音的摹写与传译,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事关重大。它是一种将读者直接带入某一情境的修辞手段,让喑哑无声甚至晦涩的文字迅速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在二维的纸面上,它看似毫不费力,实际上在文字的世界里起到的作用却可以与电影中的音响效果相媲美。一位出色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调用语言文字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声响效果的音效师。无论是在中国的古诗词里,还是在西方的现当代诗歌里,诗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东西之间,诗人皆能以语言拟声,拟写自然万物的声音,既由此逼肖真实的场景,让人有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又能触发读者的联想,使其如闻其声,勾连起关于类似情境的想象和回忆。“唧唧复唧唧”这样的文字妙用使诗歌充满了画面感和动感。在凝练的古诗里,这几个似乎信手拈来的字实则一字千钧。如此一来,一个好的译者势必也要将声音的效果穿过语言的屏障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之中,细细推敲,实现“不隔”,求得精准、形象与传神。这也是为什么要这么纠结于一行拟声诗真实的意义以及实际的翻译效果,关注它们在不同的译本中以何种方式呈现出来。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6日13版)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跟下面的“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声溅溅”、“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句法大致相同。“不闻”底下是意念中的声音,“惟闻”“但闻”底下才是实际上的声音。实际上的声音才用“唧唧。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17:25
下一篇 2023年04月10 10:00

相关推荐

  • 必修四元曲清音,元曲明什么清什么

    元曲兴起于元朝,其格式与宋词相似。但其写作风格更为灵活,允许增加衬字,元曲明什么清什么,允许增加句子,甚至允许转换音韵的平仄。元曲的作者有几个在历史也很有名,比如马致远的一曲《天净沙秋思》《琵琶行》、

    2023年04月10 213
  • 古人赞美晨曦的诗句,晨曦初露的诗句

    《禾木晨曦》狄力木拉提•泰来提朦胧的晨曦1﹑《咏雪应诏》年代:唐作者:上官仪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2﹑《北门晓行》年代:明作者

    2023年05月13 251
  • 轻诺必寡信下一句,轻诺必寡信补充完整句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意思是,轻易许诺必定失去信任,轻视问题必定遇到更多困难。故而圣人总是重视困难,所以最终无难事。曾仕强先生解读夫轻诺必寡信

    2023年05月04 215
  • 形容失而复得的诗句,古人表达失而复得的诗句

    有好酒,有老友,把酒言欢,当真是一大快事。那么如果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呢?这种欣喜应该是加倍的吧!有人说,人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一眼望尽,皆是从前的嬉笑怒骂。时间给离别镀上了陌生的颜色,而重逢给

    2023年05月10 307
  • 与菊花有关的诗句,菊花十首有名的诗

    已是秋天,是菊花盛放的时节。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爱菊,爱它的不畏严霜,爱它的不屈的灵魂……诗词君要分享10首写菊花的诗词,各有千秋,第一首最有名。《菊花》唐代: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菊花(元稹

    2023年05月20 221
  • 搞笑诗句大全笑死人,搞笑古诗笑到吐血

    多读点历史,人会更成熟你或许熟读《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宋词三百首》,但是,你可能从未见过这样的唐诗宋词!1、最开心的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最快的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

    2023年05月21 306
  • 扶不起的阿斗下一句是,扶不起的阿斗是骂人吗

    文︱学能书访我们看《三国演义》很过瘾,那得要感谢罗贯中先生的妙笔生花,如果没有他的天马行空的架构,怎么会有如此曲折离奇的故事?小时候流行说,扶不起的阿斗是骂人吗,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骗死人。后来长大

    2023年06月03 264
  • 最美的诗句,意境美到极致的古文

    诗词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一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一首极美的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今天且随诗词君,

    2023年05月09 296
  • 元曲1到20章,元曲100首

    宋词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元曲100首,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2023年04月16 248
  • 关于守护的诗句,寓意守护保护陪伴的诗句

    【“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传播文化作品展示】定风波.致白衣天使一哨吹惊四九天,疠瘟突暴虐人间。江汉城封呼归鹤,英魄,逆行搏命耸南山。济世悬壶荆楚镇,飙迅,八方联动白衣援。25,我愿用一生来守护你

    2023年06月05 307
  • 与朋友离别的诗句,适合离别的诗句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

    2023年05月09 226
  • 捕鱼歌全诗拼音,捕鱼歌全诗拼音朗读

    传播国学经典养育华夏儿女lìwēngduìyùndàipīnyīnxiàjuàn·yīxiān笠翁对韵带拼音下卷·一先hánduìshǔ,rìduìnián,cùjūduìqiūqiān。寒对暑,日对

    2023年05月14 26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