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元曲,元曲属于什么文学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元曲属于什么文学,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

说起元曲,我们自然想起“唐诗宋词元曲”,其实元曲和唐诗宋词的发展略有些不同。

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元曲

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元曲属于什么文学,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词来说,发展简直就是一瞬间。

诗发展千年,在盛唐达到高峰,而词大致发源于唐,几百年后在宋朝达到巅峰。我们习惯性使用巅峰时期来形容这两种文体。而元曲相对于诗词来说,发展简直就是一瞬间。

由材料“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可以看出①的理解是正确的;由材料“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可以看出,因为地位低,不为人重视,所以。

天净沙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经历了金、元、明、清四朝的沿袭流变, 但对王国维直接有启发和影响的当属焦循:“楚骚、汉赋、魏晋六朝五言、唐律、宋词、元曲、明人八股, 都是一代之所胜。”(《易余 录》卷十五) 其实。

元曲代表作,大家肯定马上想起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要不就是《窦娥冤》。元曲其实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戏曲,《窦娥冤》,《汉宫秋》,《拜月亭》,《西厢记》……另外一类就是散曲:《天净沙》,《节节高》,《醉花阴》……

意思是:每一个朝代都有每一个朝代的文学,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离骚》,汉朝的赋,三国吴、东晋和南朝之宋、齐、梁、陈的骈语,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朝的戏曲,明朝的传奇故事,清朝的小说,都是每一个朝代的文学,。

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元曲

戏曲分为北曲南戏。北曲的大概形成于金时,发源于唐朝的“参军戏”,就类似于现在的小品。后来成立班子搭台,但是一大帮子人伴奏,一个人主唱。再到蒙古灭金,与南宋对峙了40多年,戏曲发展唱的角色增多,发展出各种特色来。因为都是讲述前朝的故事,所以上台的舞台出入口,咱们现在写的是“出将入相”,那时候写的是“鬼门关”,一上台,就不是人了,就是扮鬼了。现如今有些地方的关公戏,饰演关公的演员一勾脸儿,就不能说话了,你也不能和他说话,他已经不是人,是神了。这就是老习俗。

北曲发展得快,内容包罗万象,军事、政治、社会、公案、家庭、爱情、婚姻,唱什么的都有,南戏相对发展的晚一些,以爱情戏为主。北曲留下了700多本剧目,而南戏只有300来部。元朝灭了南宋之后,南北戏曲进行了大融合。

戏曲

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如果抛开王国维先生的高见,按照我的理解,“一代”有两层含义。

宋词发展高峰已过,走入末路,而元人治国,诗也无用,这种戏曲大兴的背景,让元初没有用武之地的汉人文人投身于曲,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可是创作一部戏文需要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像关汉卿写了一辈子的戏,也就六十多部,那平时偶尔的小情绪要如何抒发呢?就产生了散曲。散曲是单独创作的,并不是从戏曲里面取出一小节来的,但是散曲是遵从元曲的写作方法的。

我们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会不会有疑惑,这难道不是词么?散曲和词的不同在哪儿?

首先,音乐不同。虽然词的起源也是胡乐,但是曲是更新的金,蒙乐曲,在元朝不称曲,他们自称“乐府”或“新乐府”,不过对于今天咱们来说,是无法体会的,只能从词牌名和曲牌名上去区分。然后,韵脚不同了。元朝时期北方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和如今的话大体相通。散曲的押韵比诗词要宽松很多,比如平仄同押在诗词里面是大忌,而在曲里面是可以的。另外就是当曲的句式比较长的时候,几乎句句押韵,这就很像我们如今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了。在创作中,曲也不像格律诗词一样字数严格限定,只要你觉得需要,自行增补字词都是可以的。

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元曲

总的来说,元曲的创作是更加宽松,更加接地气了。

回答案C 每个时代文学创作都有其独特性,诗在唐朝、词在宋朝发展到顶峰。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而元曲在当时属于社会地位低下的戏子们(戏曲演员)演唱。

散曲

元曲的特色也简单说下:第一个,白话,要让所有人都能听懂对不?意思浅白,诗词讲究意在言外,曲呢,则是意外言也外,你含含蓄蓄的,老百姓听不懂,哪里会有赏钱?不但要浅白,最好还带点荤腥,就像二人转。第二个,讲故事,也就是说重叙述。戏文嘛,没有跌宕起伏谁看呢?第三个,泼辣。痛痛快快骂街,啥也不管不顾。

举一段大家都学过的关汉卿的《不服老》的做例子:

就是这个味道。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12:02
下一篇 2023年05月18 03:29

相关推荐

  • 师夷长技以制夷下一句,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

    “制夷”这个古老的杀伐理念,显然与当下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求迥然相悖,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至少在最近的若干年里,我们可以轻易地找到清晰而确凿的证据,证明它的危害。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暂时不谈。我

    2023年05月31 327
  • 螳螂捕蝉下一句是什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还有一句

    编者按: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

    2023年05月13 287
  • 忧伤的诗句,心情淡淡忧伤的诗句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白居易《梦微之》在元稹去世九年后,有一天白居易做梦,又梦到了两人曾经

    2023年04月23 307
  • 水调歌头全诗,《水调歌头》

    一轮明月:《水调歌头》文/文吉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东坡词历来备受推崇,这首《水调歌头》更是苏轼被推上宋代文坛盟主之位的奠基之作,古今激赏无数。恰《苕溪渔隐丛话》语:“中秋诗,自东坡《水调歌头

    2023年06月06 233
  • 养精蓄锐下一句是什么,养精蓄锐后面接一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这孕育希望的阳春三月,渭南中学八年级地生中考准备工作拉开了序幕......一、积极筹备养精蓄锐,蓄势待发的意思是养足精神,积蓄力量等待发作。一、养精蓄锐分析拼

    2023年04月13 312
  • 有比喻的诗句,诗中有比喻的诗句

    《红楼梦》里有一副很妙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意思并不难懂,说的是,人情世故处处都有学问。在日常生活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子女之间等等各种关系,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

    2023年05月18 270
  • 年轻即出发下一句,谁还没年轻过的下一句

    5月29日,广东省《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明确,到2027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这是一份广东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月05 297
  • 带王字好寓意诗句,王字开头寓意好的诗句

    中国人的姓氏,包含着沧桑悠久的历史,以及血脉宗族传承的印记。随着时代的变迁,在2018年的人口普查之后,出现了新的百家姓排名。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维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023年05月14 256
  • 失眠诗句顺口溜,骂人的诗句顺口溜

    人生百态顺口溜人生在世天天天。日月穿梭年年年。富贵之家有有有。贫困之人寒寒寒。升官发财得得得。养家糊口难难难。坑蹦拐骗累累累。两腿一蹬完完完。人生去烦歌友人结伴俱开颜。何苦整日绷着脸?相聚网络皆有缘。

    2023年05月25 225
  • 心怀天下的诗句,表达心怀天下的古诗词

    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家国。我国古代士人,虽为文士。亦有许多有志之士,心系家国。今天,给大家推荐十首家国诗词。体会诗词中那份亘古不变的情怀。《大风歌》汉·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

    2023年05月01 230
  • 元曲出版社哪个版本好,难经哪个出版社版本好

    ​急促的铃声摞高的课本做不完的试卷组成了我们的青春但是!!!有幸福的同学都不用背诵《陈情表》和《蜀道难》还有的同学却要学习多达38篇文言文有的同学在学莎士比亚、卡夫卡、欧亨利、巴尔扎克有的同学在看中国

    2023年04月12 272
  • 形容很无奈的诗句,感叹无奈的诗句

    感叹无奈的诗句,孤独这种情绪潜伏在每个人的内心,在快节奏的现代尚且如此,在古代那些多愁善感的文人雅士心中更甚,他们孤寂难耐,不被人理解之时也多会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为此,诗词君整理了一些极其沧桑孤

    2023年05月18 24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