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班里的学生总是大事没有小错不断,很是令我头疼,后来给他讲了几个小故事,之后发现这个孩子竟然变化了不少,着实让我重新认识一下了。
故事1:公司在招人,士别三日下一句歇后语,我负责收简历。蔡健居然也在给我们投简历。蔡健曾是我们公司的员工,此人毫无责任心,在公司短短三个月就因为工作疏忽犯了好几次大错,最后被公司开除,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又给我们投简历。
我对主管说:“他也好意思给我们投简历,我们怎么可能再用他?”主管笑着说:“要不通知他来参加面试吧。”我一愣,主管接着说道:“他以前是不好,但是经过了一年的磨砺,谁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呢?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我们不是非要用他,但是至少要给这个‘可能’一次机会。”蔡健来面试,居然跟以前判若两人。进入试用期,我们发现他的责任心很强。我不禁感慨:“人真是会变的啊!”
世间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尤其是人,每天都在成长。固然有的人会变坏,但是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而且大部分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好。不要永远用固有的眼光看人,不要因为别人以前犯过错就全盘否定他。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
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我们至少应该亲自去看一眼他现在的样子,才能做出判断。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意思: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出处:选自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的《资治通鉴》中的 卷六十六:《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故事2:在电视剧《外科风云》里,陆晨曦原本是胸外科的带教老师,专门负责带实习生和其他医院来进修的年轻医生。在她带的学生里,楚珺是水平最差的一个,陆晨曦多次抱怨楚珺这样的水平根本不配进他们医院。后来,陆晨曦去了急诊科做主治医生。一次,急诊科向胸外科求助,请胸外科派一个医生过来给一位患者做闭式引流。陆晨曦看到胸外科派来的是楚珺,拒绝让她做。楚珺说道:“我的上级让我独立来看病人,是相信我有能力来独立完成这个操作!”陆晨曦无奈,只能让楚珺做,但是她不放心,全程在旁边监督。结果楚珺的操作非常规范,原来她知道自己水平不高,一直在默默努力。陆晨曦感叹道:“她进步很大,是我一直对她有偏见!”
下一句:刮目相看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焕。
每个人都在进步,曾经成绩差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变得十分优秀。
"士别三日"后一句是"即更刮目相待".此句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
看待别人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打破的是自己内心的偏见,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的发展和变化,如此才能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看人,也分悲观和乐观两种。悲观的看人法,总觉得人会一日不如一日。因为小时候不够优秀,就断定对方将来没出息;因为曾经犯过一次错,就断定对方未来必然越来越差。用这样的眼光看人,还有什么人值得长期交往呢?乐观的看人法,相信每个人都有变好的可能,因而愿意给别人更多的机会。他们也会收获更多的友谊!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老眼光武断地否定别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