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整体格调是什么样的,元曲是什么

秋天来了,元曲是什么,带着凉爽的秋风来到大地,往上看是碧云天,往下看是黄叶地,往远看是红枫林,往近看是白芦苇,丰富的色彩装饰了大自然。秋天好似一幅美丽的油画,看了使人爽心悦目。秋天在杜牧的眼里是:“停

秋天来了,元曲是什么,带着凉爽的秋风来到大地,往上看是碧云天,往下看是黄叶地,往远看是红枫林,往近看是白芦苇,丰富的色彩装饰了大自然。秋天好似一幅美丽的油画,看了使人爽心悦目。秋天在杜牧的眼里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刘禹锡的眼里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王安石的眼里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在秦观的眼里是:“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在白朴的眼里是:“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在朱庭玉的眼里是:“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总之,秋天在古代文人眼里满满的都是诗意。现在选取描写秋天的唐诗、宋词和元曲各九首,看一看哪种文学体裁下的秋天更美?

一、唐诗9首

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秋日山行所见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表现了作者的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作者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精神发越。

元曲:六大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 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

2.《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秋词二首·其一》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白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此诗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此诗不仅表现了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了非同凡响的秋歌,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前六句写景状物,描绘了登上谢脁楼所见到的美丽景色。首联从大处落笔,写登楼远眺,总揽宣城风光;颔联具体写“江城如画”:以明镜喻秋水的清澈澄明,以彩虹喻双桥的水中倒影;颈联具体写“山晚晴空”:傍晚秋色,山野炊烟,橘柚深碧,梧桐微黄;尾联点明怀念谢脁之题旨,与首联呼应,从登临到怀古,抒发对先贤的追慕之情。全诗语言清新优美,格调淡雅脱俗,意境苍凉旷远。

4.《山居秋暝》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元曲以支曲为单位,不像词有两叠、三叠或四叠。但是,它不仅有带过曲、重头、集曲等小令的变体和。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生活,表现了诗人寄情于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之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5.《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此诗作于大历二年作者在夔州之时。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结全篇。全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更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元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以自然本色为主流,人们评北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文而不晦,俗而不俚”(周德清《中原音韵》),评南戏“句句是本色语”(徐渭《南词叙录》),评元代诗文“崇本质而去浮华”(余阙《柳待制文集。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7.《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先描述秋菊之多、花开之盛仿佛陶渊明家,以及诗人专注地看花时悠闲的情态;后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全诗构思新颖自然,笔法巧妙,语言淡雅朴素,饶有韵味。

8.《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9.《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野望》是唐代诗人王绩的诗作。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首联借“徙倚”的动作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写来抒情;颔联写树写山,一派安详宁静;颈联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尾联借典抒情,情景交融。全诗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诗坛上别具一格。

二、宋词9首

1.《苏幕遮·怀旧》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作品。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上片描绘了雨后清秋的傍晚,关河冷落夕阳斜照的凄凉之景;下片抒写词人久客他乡急切思念归家之情。全词语浅而情深,融写景、抒情为一体,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从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

3.《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此词通过对金陵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和对当时朝政的担忧。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归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作者在金陵之所想,以“念”字为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感喟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景色和历史沉思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悲哀 婉转 是元曲的风格

【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抒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5.《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词人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6.《满庭芳·红蓼花繁》

【宋】秦观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

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满庭芳·红蓼花繁》是北宋词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北宋绍圣四年秦观谪处郴州时。上片侧重写景,描绘楚江月夜独钓的情景,犹如一幅清江月夜独钓图;下片侧重写人,写楚江月夜独醉之事,着意刻画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全词如诗如画,淡素雅洁,清丽恬静,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7.《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念奴娇·断虹霁雨》是北宋词人黄庭坚的词作。此词上片写众人赏月的情景,下片抒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全词意气纵横,情怀激荡,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充分显示了作者不惧人生坎坷、世事艰险的旷达胸怀;反映出其宠辱不惊、坐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8.《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宋】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当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闺中念远之词。上阕写秋晚而引起思念远方行客的离愁;下阕写愁极和泪研墨写信的情形。词与小晏惯常的“情溢词外,未能意蕴其中”这一风格不同。全词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堪称小晏词中别出机杼的异调。

9.《清平乐·候蛩凄断》

【宋】张炎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清平乐·候蛩凄断》是南宋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词上片写秋意,候蛩的哀鸣,西风的衰飒,秋月的清冷,秋江的澄净,无雁的芦花,一幅萧杀的“秋晓图”;下片写情,道出无限“秋愁”,最后一句极具概括性和艺术性,成为盖世佳句。 词选景巧妙,言情深远,笔调精练、含蓄,风韵幽雅独特,意境清空淡远,情感真切感人。

三、元曲9首

1.《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一首散曲。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这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这篇散曲用笔精深,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颇有词的意境。

元曲整体格调是什么样的

3.《天净沙·秋》

【元】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4.《清江引·秋居》

【元】吴西逸

总之,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题材丰富多样,创作视野阔大宽广,反映生活鲜明生动,人物形象丰满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宝贵遗产。

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清江引·秋居》是元代散曲家吴西逸创作的一首小令。全曲文字简洁,意境潇洒,色彩淡雅,格调清新。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一幅静谧清凉的 秋夜画面,素雅之色衬淡泊之情,深刻地表达了作者远离污浊的尘世,回到大自然怀抱的追求,保持高雅情操的向往。

5.《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清江引·秋怀》是元代散曲家张可久所作的一首散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有多深有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6.《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折桂令·中秋》是元代散曲家张养浩所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散曲是描写中秋明月的小令。作者着力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灵。通过对澄澈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异常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最后才以对嫦娥发问的形式,抒发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 此曲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转、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迹,别具一格。

7.《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

挂绝壁松枯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

四围不尽山,一望无穷水。

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

载我在潇湘画里。

《沉醉东风·秋景》是元代散曲家卢挚创作的一首散曲。整首散曲写的是潇湘行舟所见,按时间顺序道来。前五句写黄昏之景,后两句写静夜之景,二者又有机地构成一幅有时、空推移的动态画面,传达出作者悠闲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情意。

元曲整体格调是什么样的

8.《塞鸿秋·浔阳即景》

【元】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塞鸿秋·浔阳即景》是元代散曲家周德清创作的散曲。此曲写浔阳江边清秋晚景。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图,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全曲词采俊茂,音节流畅;设喻贴切,形象逼真。通篇用比喻,想象丰富,笔力雄放,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

9.《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水仙子·夜雨》是元代散曲家徐再思所作的一首散曲。这是一首悲秋感怀之作,不但写了伤秋的情怀,也写了羁旅的哀怨,更有对父母的挂念。作者先写秋叶和秋雨勾起了心里的烦愁,梧桐落叶声似乎提醒人们秋天来了,雨点打在芭蕉叶上也仿佛都在人心上不停地增添愁怨。夜半三更梦见回到了故乡,很快就又醒了过来,连一个好梦都没法做成。摆起棋盘,独自下棋消遣,灯花落尽,棋局仍未撤去。深叹客旅他乡,十年一觉黄粱梦,功名未成;而父母留在家中,又未得回去服侍尽孝。这种种的烦忧一齐涌上心头,让人愁思百结,感慨不已。全曲语言简洁,风格自然清雅,意境优美。

上一篇 2023年04月26 19:39
下一篇 2023年04月18 16:39

相关推荐

  • 丽字开头的诗句,丽字七字诗形容女子

    职业化写作能给作家带来很多便利条件,但职业化会不同程度地伤害文学,造成为写而写,为发表而写,为获奖而写,写作变得过于功利,难免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变得矫情起来。著名作家张炜说过,写作最好的状态是业余的

    2023年05月11 249
  • 古代诗句,古代经典宋词

    很多时候,有些诗词,像看不懂的画面,存在心里。忽然有一天,你遇到了某个风景,某份心情,就忽然明白那首诗,那句词,那幅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记住了

    2023年05月08 301
  • 关于杭州西湖的诗句,最经典的十首西湖古诗

    西湖美景如画,入诗可得千古佳句,入画易成绝妙画卷,所以,西湖自古以来都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北宋诗人苏轼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至今仍被世人

    2023年05月18 246
  • 父爱诗句,父爱诗句古诗

    世界上最无声的爱,大约就是父爱。没有母爱的绵密深沉,没有情爱的热烈炽浓,父亲的爱是无声的。也许,父亲不会写散文诗,但他知道我晚上有没有盖好被子;也许,父亲不会大声说爱我,但他会在雨天把伞倾到我这一边;

    2023年04月20 237
  • 元曲名句摘抄短句励志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汤显祖《牡丹亭》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元好问《人月圆》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片闲云任卷舒,挂尽朝云暮雨。——胡祗遹《沉醉东风

    2023年04月17 285
  • 青翠挺拔的竹子的诗句,形容青翠挺拔的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竹子是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高直挺拔,中空有节,四季常青。竹子,被人们认为是高雅、虚心、正直、有节的代表性植物,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形容

    2023年05月10 226
  • 有关劝学的诗句,有关劝学的古诗有哪些

    今年高考已然结束了,莘莘学子们十年的寒窗苦读,两天的奋笔疾书,都在高考这一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下一步就该等待金榜题名,进入心仪的大学深造。从此海阔天空,鸟飞鱼跃,任君闯荡了。说到金榜题名,小编特意搜寻

    2023年05月16 212
  •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全诗,春天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绿树红花,蓝天白云,多姿多彩,绚烂缤纷。春天的美,俯拾皆是,春天的颜色更是鲜艳夺目,充满生机。看那百媚

    2023年05月09 294
  • 宋词.元曲经济原因,宋词元曲流行的原因

    中国的小说是被时间孕育、浇灌,在明清时期结出璀璨的果实!从先秦汉末以来延绵不绝的笔记小说是小说的孕育期,到魏晋南北朝的志怪故事则是小说的雏形期,再到此后唐代传奇小说的出现,逐渐将短篇小说推向成熟。宋时

    2023年04月11 220
  • 骂人诗句,古人骂贱人的诗句

    诗词中总感觉古人是温文尔雅、出口成章的,不过若是他们骂起人来了,那必定也是惊天地泣鬼神:《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2023年04月22 229
  • 西游记是不是元曲,西游记是

    开始之前,先说三点:第一、吸烟有害健康。第二、本文会谈及作者的创作思想,可能会涉及一些封建思想。本文主要从探讨角度进行讨论,并不支持封建思想。老头我可是坚定的无产主义战士。第三、鄙人能力有限,水平一般

    2023年04月13 216
  • 含有青字的诗句,带青字的寓意好的诗句

    1、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蝶恋花春景》宋.苏轼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宋.苏轼3、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唐·李白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2023年05月25 29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