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元曲的方法,元曲鉴赏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且后世非能继焉者也。”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园囿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形式。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且后世非能继焉者也。”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中国古典文学园囿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后形式。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笔试中,有时会考查学生的元曲鉴赏能力。从其考查的角度来看,大多考查主旨、手法、炼字以及鉴赏等四个方面。接下来,我会按照每个考查角度,从如何读懂诗歌、判断题目类型、确定答题模式等三个步骤,帮助各位考生搞定元曲鉴赏。

一、如何读懂诗歌:抓住细节、把握情感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知作者,探风格。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诗歌类型、创作背景有利于诗人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感情。如“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多写叹世、写景、闺怨之作,曲辞秀丽清新;关汉卿之作被人称作“没有一句不是温莹的珠玉”,元曲鉴赏,散曲多为写景、闺怨、避世隐逸之作,杂剧多揭露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和腐败,渗透着民主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光辉;马致远的散曲具有形象美、自然美、画面美、语言美的特点,内容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有愤世嫉俗的呼喊,有对归隐生活的讴歌、也有对及时行乐的宣扬;郑光祖之作多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历史故事的述说,他不像关汉卿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现实,所以他的剧作离现实较远。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看提示,定基调。标题有时能揭示元曲的写作主旨,所以标题是我们元曲鉴赏的切入点。如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从标题中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主旨大约是体现主人公的离情别恨。我们还需要细读注释。注释一般能帮助我们解读诗歌的难点,还有指导鉴赏的作用。

想要读懂诗歌,我们要找意象,品语句。元曲常见的意象有:梧桐、乌鸦、梅花、长亭等。如元人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用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苦愁。

二、如何判断题目类型:细审题干、判断类型

根据题干的提问方式,我大致将题目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内容题

诗歌内容大概从两个方面考查:其一是景物形象,其二是人物形象。

赏析诗歌五步法:第一步:阅读、第二步:判断、第三步:审题、第四步:分析、第五步:表述。第一步:阅读。1、必读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2、必读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3。

考查景物形象,通常会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这首曲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曲中景物具有什么的特点?(3)曲中描绘了几个景物?(4)这首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如:

[双调] 大德歌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问题:写了哪几个景?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考查人物形象,通常会这样问:此首曲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二)主旨题

主旨题通常会直接问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正宫] 醉太平

问题:这首小令的主题是什么?作者抱着怎样的处世态度?

(三)炼字题

调节观众心理。 3、元曲大家、名作。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曲六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王实甫《西厢记》、乔吉《两世姻缘》。 元曲四大悲剧:关汉卿的。

炼字题通常会问诗歌中的某个字有什么好处?分析某个字这样用的好处。如:

[双调]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鉴赏元曲的方法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通常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 杂剧 杂剧的戏剧形。

问题:这首元曲中“懒、慵、怕”三个形容词的使用可谓是传神精妙之笔,请结合曲文进行分析。

(四)鉴赏题

[双调]寿阳曲·烟寺晚钟

寒烟细,古寺清,近黄昏礼佛人静。顺西风晚钟三四声,怎生教老僧禅定?

问题: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当然提问方式不可枚数,只要我们分清题目类型,想好答题思路,元曲鉴赏不再会是难题。

三、如何确定答题模式

无论如何提问,最后答题方法大概分为三个方面:(1)翻译:联系全曲,对曲子进行适当翻译,不需要字字对译,只需理解元曲主旨即可;(2)风格或手法:分析元曲所采用的写作手法或语言风格;(3)主旨:阐述元曲的主旨,即此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不同的题型,答题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二)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风格/手法)+翻译+主旨,即这个字采用了……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塑造了……画面/形象,表达了诗人……感情。

(三)内容题的答题模式:翻译+(主旨),即此曲描绘了……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感情。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关注反映心情的词语,注重人物的细节刻画。

(四)鉴赏题的答题模式:风格/手法+翻译+主旨,即此曲采用了……手法,描绘了/塑造了……画面/形象,表达了诗人……感情。

只要仔细读懂诗歌、判断出题目类型、确定好答题模式,元曲鉴赏不再会是难题。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动笔多写,争取在格式和内容上在都得到阅卷老师的肯定。

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每一种宫调均有其音律风格,故对于调子的选择,往往。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06:04
下一篇 2023年04月17 19:47

相关推荐

  • 元曲蝴蝶梦歌颂王母,元曲蝴蝶梦作者

    中国元代的戏曲剧本(又称“元杂剧”、“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达到相当的高峰。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的记录,他所知道的“名誉昭然”的剧作家就有90余人,剧本有450多

    2023年04月11 275
  • 舒郡惊冬节全诗翻译,明月别枝惊鹊全诗翻译

    1、宋·苏轼:还有谁,能像我苏夫子一般,不是花开时节,竟肯独来赏景?《冬至日独游吉祥寺》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2、宋·曹彦约:想到一年到头都客居他乡,一直到现

    2023年05月09 276
  • 有关黄鹤楼的诗句,黄鹤楼最著名的三首诗

    李白,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旅行家,他走过许多名胜古迹,并留下他的杰作。其中黄鹤楼是不得不说的一处。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2

    2023年05月09 281
  • 刘备借荆州下一句,刘备借荆州的后面是什么

    一人一桌一椅一抚尺,看孤罔炎之一家也史刘备借荆州的后面是什么,民间有歇后语,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是刘备职业生涯的一大污点(另两大污点是关羽被杀近两年后才起兵伐吴以及跑路总是抛妻弃子)。但这话说来

    2023年06月04 264
  •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完整诗句,徐志摩《陌上花开》原文

    在诗词里,亲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友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爱情是“春天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在诗词中,找到最诗意的解读。想自己写一首极美的诗

    2023年05月09 301
  • 人生就像一场梦下一句,人生如同一场梦下一句怎么接

    1.&34;这句话出自于电影《蚂蚁》中的一句台词,这句话充满了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同时也让人感到心酸和无奈。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被裹挟在这个巨大的社会洪流之中,没有方向和目的,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自

    2023年04月24 220
  • 中秋明月的诗句,夜晚独自赏月的诗句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是游子归乡、全家欢聚、团圆美满的好日子,已然成为我们心中的一个文化符号,让人心驰神往!年年中秋,岁岁月明。天上人间,共此良辰。夜晚独自赏月的诗句,中秋,是中国民间盛大

    2023年04月23 261
  • 关于田园风光的诗句,田园风光的古诗30首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人烦躁。田园牧歌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向往。几时归去,做个闲人。从此,田园风光的古诗30首,牧歌茶饭,诗酒田园。不管红尘多少痴狂,也不问岁月几番风雨,我就守着四方小院,倾其深情,

    2023年05月15 301
  • 纸上得来终觉浅下一句

    示:训示。子聿:陆游小儿子的名字。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行:亲身实践。插图作者:王雪琪书法:河北省书协会员阜城陈龙

    2023年04月10 280
  • 元曲英译的异化策略指的是,异化翻译策略的具体翻译方法

    本文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9年第2期转自:外国语文研究李正栓,博士,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和诗歌翻译研究。王心,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

    2023年04月13 280
  • 形容心眼多的人的诗句,形容一个人心眼多的诗

    如果说,1079年是苏轼最痛苦的一年。那么,1084年,也许是苏轼最高兴的一年。这一年,宋神宗想起了苏轼,“人材实难,弗忍终弃”,于是将他从黄州调到汝州。终于可以离开黄州了,苏轼的心中,却没有狂喜,只

    2023年05月29 260
  • 尽开头的诗句,带有尽的七字诗句

    他是苏轼的老师。他是北宋文坛的盟主。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欧阳修。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黄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

    2023年05月11 26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