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下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上下句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人生真可谓百种滋味在心头。有的人只是随着时间的大流,糊里糊涂地过完此生。而有些人,却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赋之于诗词中,最后成就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人生真可谓百种滋味在心头。

有的人只是随着时间的大流,糊里糊涂地过完此生。

而有些人,却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赋之于诗词中,最后成就了优美的诗篇。

看破人生路

万事转头空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

十年前,苏轼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

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我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幻光。

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人生要想过得去,惟有看破得失,看淡功名利禄,才能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意思: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 然,无法相见。 ● 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

正像到处飞的鸟类。

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无常,是人生本来的称谓。

人生,是一系列不期然而然、期然而不然的偶然。

既然如此,我们也便不必在意生活奔波。

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因为命运各奔东西,这无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直面人生风雨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写自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却只有苏轼不以为意。

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因为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习惯就好。

人生,就像泰戈尔一句诗: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人生如逆旅

你我皆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正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

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用豁达的胸襟,浪漫主义的情怀,把送别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虽然是被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

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

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

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如果人们要因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伤,那是大大的没必要了。

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公元1084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游览庐山,写下若干首诗,而这一首,是最后的总结。

身处庐山之中,看到的一切峰峦和流水都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非整体。

有时候,我们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上下句,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局中,会被众多繁杂的事务蒙蔽双眼,走不出来,但自己作为旁观者时,就能看出利弊来了。

所谓,当局者迷。

婉转深沉皆浮云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

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苏轼。

苏轼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回避,也无从选择的。

总有一天峰回路转,一切都会好起来,平淡日子才是真。

此身飘摇无处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

但是王巩被贬却毫无怨言,对苏轼不曾责难一句。

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下一句

千里随行,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气节不改,苏轼问她如何做到的呢?

寓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每个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顿。

真正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

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

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

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里。

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

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谁都会为壮志未酬而伤感。

可是,整天沉浸在这种情绪里就会回到故乡了吗,梦想就会实现吗?

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

如果把眼前的时间都用来怀旧和伤感,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伤感的,继而它也会“旧”。

与其怀旧,不如怜惜眼前,珍惜当下。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出自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有时候,有些事,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

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难以消除。

很多事是无法控制的,那就控制一下自己。

每时每刻把这种情绪摆在心里,写在脸上,毫无意义。

因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你我总得经历。

-推荐阅读-

☞55岁张曼玉复出落泪: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活法

☞“我就赚你五毛钱,凭什么看不起我”: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惊人真相:90%的减肥竟然都是错的

☞永远不要对一个人太好!

☞余生,我真得懂了(深度好文)

上一篇 2023年04月11 05:48
下一篇 2023年04月25 01:00

相关推荐

  • 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诗句,说明要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诗句

    不拘一格清朝龚自珍有句名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意思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方式,选拔使用人才。毛泽东十分喜爱这句诗,说明要采用多种方式选拔人才的诗句,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

    2023年04月24 280
  • 三天打鱼下一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一句

    处于小学3年级左右的孩子,是练琴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是基础形成期,需要孩子专心地投入。但是7、8岁的孩子贪玩是常态,于是孩子练琴就成了一件相当让家长苦恼的事,很多家长每每要督促起孩子练琴时更是血压飙升

    2023年05月02 292
  • 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什么,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两句

    图为《群书治要》刻本书影。(资料图片)《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有目无辞。《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

    2023年04月16 300
  • 贼不走空的下一句,贼不走空的上一句

    贼不走空的上一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18日宣布,当天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海附近组织实战化演练。此次演习是针对当前台海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采取的正当必要行动。随后,东部战区新闻

    2023年05月22 272
  • 描写雨的诗句,描写雨的诗句

    燥热的夏日,期待有一场淋漓尽致的大雨,冲刷心中的烦躁,冲掉这烦闷的空气。夏天的每一场雨,都会让人神清气爽,描写雨的诗句,淋漓痛快。夏天的那场大雨,是苏轼笔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突然来去的

    2023年04月20 249
  • 形容黄河气势的诗句,赞美黄河壮观的诗句

    黄河,赞美黄河壮观的诗句,中华民族的摇篮,亦是古今艺术家最常表达的艺术母题之一。人们常说“黄河难画”,因为人人心中都有一条黄河。说到黄河,脑海中浮现的第一首诗大概就是这首了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023年05月29 262
  • 表示时间流逝的诗句,感叹时光匆匆的古诗

    1.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感叹时光匆匆的古诗,何处寻芳草。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2.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秋思》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4.闲云潭

    2023年05月21 288
  • 关于青年的诗句,五四青年节的诗词

    记得当时年纪小。我爱谈天你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在叫。我们不知怎样困觉了。梦里花儿落多少。——卢冀野这是中学的时候,诗词君非常喜欢的一首诗。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又不断回想起这首诗,回想

    2023年05月29 267
  • 秋瑾的著名爱国诗句,秋瑾最著名的一首诗

    “巾帼英雄”秋瑾最著名的10句诗,充满雄心壮志、开阔胸怀。1.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这句诗说明诗人满腔热血,为挽救祖国而抛洒热血,化作碧海波涛的豪情壮举。2.国破方知人种

    2023年04月20 231
  • 形容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

    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每个人的心里,永远有个地方装着童年……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回忆,回忆那逝去的时光,那美好的童年,那简单而又无忧无虑的日子。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白居易《池上》释义:一个小

    2023年05月24 306
  • 关于勇气的诗句,形容少年勇敢无畏的诗句

    1、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yong)也。”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yong)过我,无所取材。”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2023年05月03 249
  • 一把辛酸泪的上一句,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诗评前言《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金玉缘》、《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此书有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

    2023年05月31 22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