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生死两茫茫下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上下句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人生真可谓百种滋味在心头。有的人只是随着时间的大流,糊里糊涂地过完此生。而有些人,却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赋之于诗词中,最后成就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人生真可谓百种滋味在心头。

有的人只是随着时间的大流,糊里糊涂地过完此生。

而有些人,却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千百滋味,赋之于诗词中,最后成就了优美的诗篇。

看破人生路

万事转头空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这首诗是为怀念恩师欧阳修所作。

十年前,苏轼和恩师把酒言欢,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

而这十年中,自己官场坎坷,尝遍人间冷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

不要轻言东坡消极,或许正是心怀此念,他才得以坦然面对纷至沓来的政治打击。

我们所追求的功名利禄,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幻光。

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人生要想过得去,惟有看破得失,看淡功名利禄,才能坦然面对挫折,笑看自己的人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意思: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 然,无法相见。 ● 原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的一生,辗转各处,像什么呢?

正像到处飞的鸟类。

到处飞是鸟的命运,各处奔波是人的命运,我们在哪里留下痕迹,停留何处,都是偶然,也是必然。

无常,是人生本来的称谓。

人生,是一系列不期然而然、期然而不然的偶然。

既然如此,我们也便不必在意生活奔波。

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人,因为命运各奔东西,这无可厚非,都是偶然的事,所以不用放在心上。

人生充满了偶然,而我们则需要用一种必然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偶然。

直面人生风雨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词写自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苏轼和大家一起出行游玩,中途遇到大雨,同伴狼狈躲雨,却只有苏轼不以为意。

在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选择我行我素,有一种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因为人生的风雨和自然界的风雨没有不同,都是一会晴天一会雨天,习惯就好。

人生,就像泰戈尔一句诗:天空没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风雨、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人生如逆旅

你我皆行人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钱穆父》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正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

人生中有太多的过客,不管你有多么的不舍,过客始终都是过客,总有一天会离开。

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会放手,用豁达的胸襟,浪漫主义的情怀,把送别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短松冈 。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从杭州被调任密州,虽然是被降职了,可苏轼并不懊恼,因为这会离苏辙更近,兄弟团圆也就方便些。

可不知为什么,两个人都在山东,这一年的中秋节,却没能团聚。

望着天上的圆月,酒醉的苏轼竟然埋怨月亮故意与人们过不去。

世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

如果人们要因为不能十全十美而感伤,那是大大的没必要了。

人这一辈子,有些事是出乎意料的,有些事是情理之中的,有些事是难以控制的.

但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别忘了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得失了无忧,来去都随缘。

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公元1084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团练副使生活,奉调汝州。

在路过九江时,游览庐山,写下若干首诗,而这一首,是最后的总结。

身处庐山之中,看到的一切峰峦和流水都只是庐山的一部分,而非整体。

有时候,我们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

我们看到的是非对错其实并非真正的是非对错,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上下句,因为我们的眼界会被事物本身所遮挡,同时,又会受自己的好恶所左右。

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局中,会被众多繁杂的事务蒙蔽双眼,走不出来,但自己作为旁观者时,就能看出利弊来了。

所谓,当局者迷。

婉转深沉皆浮云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从黄州迁往汝州。

官场的压力有所缓解,朝廷想要重新起用苏轼。

苏轼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出他对浅烟疏柳、香茶春蔬的喜爱,更是对人间淡然诸事的喜爱。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回避,也无从选择的。

总有一天峰回路转,一切都会好起来,平淡日子才是真。

此身飘摇无处寻

此心安处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

但是王巩被贬却毫无怨言,对苏轼不曾责难一句。

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下一句

千里随行,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气节不改,苏轼问她如何做到的呢?

寓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每个人都渴望身心的安顿。

真正的安顿,是内心的安顿。

心若没有了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正式开始。

由于与王安石持不同政见,公元1071年,苏轼自请离京,赴杭州就任。

然而没过多久,他又被调往密州。

他来到密州时,密州正处在“蝗旱相仍,盗贼渐炽”的紧张局势里。

一年后,他把这里治理得井井有条,重修城北旧台,命名为“超然台”。

谁都会怀旧,谁都会思乡,谁都会为壮志未酬而伤感。

可是,整天沉浸在这种情绪里就会回到故乡了吗,梦想就会实现吗?

不要对着老朋友思念家乡,那样就会使思念倍增,既然无力改变现状,又何必用感情来折磨自己呢?

如果把眼前的时间都用来怀旧和伤感,那么这一段时间也是伤感的,继而它也会“旧”。

与其怀旧,不如怜惜眼前,珍惜当下。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出自梦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写下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这天是爱妻的忌日,苏轼夜里终于梦到了妻子,感伤之余,写下这首词。

人的一生,谁也逃不了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这都是人之常情。

有时候,有些事,不是经常想念,但绝不是已经忘却。

这种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难以消除。

很多事是无法控制的,那就控制一下自己。

每时每刻把这种情绪摆在心里,写在脸上,毫无意义。

因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你我总得经历。

-推荐阅读-

☞55岁张曼玉复出落泪:这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活法

☞“我就赚你五毛钱,凭什么看不起我”: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

☞惊人真相:90%的减肥竟然都是错的

☞永远不要对一个人太好!

☞余生,我真得懂了(深度好文)

上一篇 2023年04月20 23:49
下一篇 2023年05月31 16:09

相关推荐

  • 描写芍药的诗句,赞美芍药诗句最有名一句

    春末夏初,又到芍药花开时。朵朵盛开的芍药花,花团锦簇,竞相争艳,交织出满园春色。芍药花,大且美,有芳香,赞美芍药诗句最有名一句,因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还有别离草、婪尾春、冠芳等富有诗意的别称。

    2023年05月13 250
  • 元曲的对仗要求,对仗的要求

    第五讲:元曲对仗的种类及特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韵律,律句的形式”下面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曲的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保句韵,甚至句中的韵,同时元曲是平仄。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

    2023年04月13 287
  • 同学久别重逢的诗句

    一挥手相别盼来年。莫忘微信现容颜。秋风又送潇潇雨。恹恹伴君到江南。二同窗难得诉衷情。重逢宁用伤头白,难得相看尽白头。13、题老同学久别重逢留影二首——佚名(一)七言古绝四载同窗老高中,仓皇一别各西东。

    2023年05月13 231
  • 元曲西厢记取材作者为,元曲西厢记的作者是

    1.下列人物中以擅弹《广陵散》著称的是【】。A.嵇康B.阮籍C.蔡邕D.孔子2.魏晋时期的【】因主持编绘《禹贡地域图》和提出“制图六体”而被称为地图学家。A.裴秀B.嵇康C.阮籍D.向秀3.中国古典文

    2023年04月11 234
  • 关于乞巧节的诗句

    七夕,星河迢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愿你遇良人,共浪漫,度余生!次韵侄端臣七夕宋-范浚万古东西隔女牛,停梭期会岂悠悠。虾蟆轮破青天暮,乌鹊桥横碧汉秋。莫放痴儿欢彻曙,且容老子强登楼。举瓢更取天浆酌,一

    2023年04月24 318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下一句,吃得苦中苦

    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成功没有秘诀。它是充分准备,刻苦努力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结果。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

    2023年05月01 289
  • 带荷的诗句,飞花令荷的诗句100首

    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在炎炎夏日中,万物皆受炙烤,只有那池中的荷花,迎着烈日,开得正好。微风吹过,清香扑鼻,让烦躁的内心为之一爽。如今,已是夏天,暑热躁心,不如来读一读荷花的诗词,清爽整个夏天。《折

    2023年04月17 256
  • 己所不欲下一句,已所不欲的后面一个是什么

    文/民生周刊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一个人犯了错,不推诿,反省自己,努力改正,这是一个人内心的修

    2023年04月24 262
  • 李绅的诗句爱惜粮食,爱惜粮食的诗句

    悯农李绅·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关于不浪费粮食的诗句是什么1.关于浪费粮食的诗句1.《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2.《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

    2023年04月22 294
  • 失落的诗句,心情失落的诗句

    人有时候,触景生情,泪流满面,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相思令·吴山青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关于描写失落的诗句(描写心情失落的诗句)1.描写心情失落的诗句描写心情失落的诗句:1、无端听

    2023年05月15 277
  • 英雄气概的诗句,描写英雄气概的古诗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今日优课,点击收听→名师解读《菜根谭》豪放词是诗词中最壮烈的一部分。有的豪放词读起来,豪情万丈。让人热血沸腾。下面十首豪放词。有没

    2023年04月16 305
  • 官盛则近谀上一句,官盛则近谀位卑则足羞

    《师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2023年05月13 3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