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郎诗句,少年富有朝气的诗句

一说起白先勇先生,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一直让人津津乐道的情感问题,还是他直击人心的文字,又或者是他在文学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白先勇先生十分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红学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研究。他

一说起白先勇先生,您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一直让人津津乐道的情感问题,还是他直击人心的文字,又或者是他在文学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白先勇先生十分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对于红学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研究。他出生在一板一眼的官宦家庭,却成长于多情的巴山蜀水之间,在乱世飘零,于台湾定居。

这是白先勇先生漫长的性格塑造过程,也是他成长过程中难得可贵的经历。

而生他,养他,培育他最后又接纳他的,除了我国大好的河山外,还有着他温馨又历经磨难的家庭。

白先勇先生的勇敢与坚定,是源于家庭所给予的力量。在外人的眼中,他的父母就是传统与保守的化身。

但是只有白先勇自己知道,父亲白崇禧与母亲马佩璋,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温柔的家长。

大名鼎鼎的白崇禧,外人眼中的“小诸葛”,国民党内部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一辈子都在与刀光剑影打交道,却也把所有的温柔与空闲都留给了自己的家庭。

而马佩璋则更是一位不凡的女性。她本是娇生惯养的千金小姐,却有着火焰般热烈真挚的性格:不裹小脚、不娇柔哭闹。

她文能将十个孩子照顾的井井有条,武能为了确定丈夫的生死灰头土脸地爬战壕。

就是这样一名生逢乱世的奇女子,以自己本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独自拖着一家80几口人跨越千里躲避战火的侵袭,呵护着一个家庭的蓝天。

在白先勇的散文集也是回忆录里,母亲是坚强的“女英雄”,也是果敢与英勇的女性象征。他对母亲的回忆充满了珍爱与眷恋,也给读者留下了遗憾的遐想。

这位乱世佳人,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到底如何做到在那个自身难保的年代里守护一家平安的?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呢?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其实早在一句话里就告诉我们了——女子本柔弱,为母则刚强。

“离经叛道”的大小姐

20世纪初时,在我国广西省的桂林市一户看起来十分体面的人家中,有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正在因为裹脚的问题不顾形象地哭啼吵闹。

她可不管什么大户人家、隔墙有耳,甩开阿嬷苍老的手臂就满宅院的乱跑,发誓要与裹脚这一封建陋习抗争到底。

她的父亲,一位当时晚清时期的小知事,看到自己从出生宠爱到现在的小女儿因为裹脚问题第一次反抗自己,也只好叹了口气挥了挥手对底下的人说。

少年富有朝气的诗句,“罢了罢了,随她去吧。”那个躲在角落里满眼泪光的小女孩这才出来。而她就是日后名震全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的夫人,此时尚为年幼的马佩璋。

从这个温馨又带点好笑的小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马佩璋生长在一个被爱所包裹的家庭里。

马佩璋集三千宠爱于一身,是正儿八经的真千金。但这样一个照理来说应该是死板顽固的官宦世家,却诞生了马佩璋这样一位“离经叛道”,不拘一格的大小姐。

她性格张扬耀眼,不仅与当时的同学们一起参加游行活动,想要以文字拯救中国;同时还因为不裹小脚成为了新时代女性的先驱。

而除了万众瞩目的性格,马佩璋的容貌,放在人群里也是一等一的突出。她的眉宇之间仿佛含有无限的柔情,但那一双眼眸却又泛着坚定的光芒。

其实呀,是因为,这位大小姐年龄正在逐年增加,因为她的芳名在外,前来提亲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都有。

而马佩璋,其实是一位极其复杂的女性。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新时代的某些特质,却也能看到旧时代的遗存。

少年郎诗句

比如在婚姻问题上,马佩璋对于我们现在年轻人习以为常的自由恋爱嗤之以鼻,一切都是听从家中长辈的定夺。

马健卿千挑万选,最后万里挑一,选中了大马佩璋10岁的白崇禧。当时时年32岁的白崇禧,虽年纪轻轻却已在军中崭露头角,是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郎。

金枝玉叶的大小姐,初露锋芒的年轻军官,这就算放在网络小说里的甜宠文,都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这样一对般配的新人,就这样踏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故事发展,会和小说一样一波三折,结局美满幸福吗?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句诗改编自叶迷的作品《木玉成约》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宋代)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曲折离奇的先婚后爱

十里红妆,八抬大轿,白崇禧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将马家的千金马佩璋娶回了家。

但新婚时寻常夫妻都要度上那么几个月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才会依依不舍地分开。白崇禧夫妇却与别人都不相同。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游南亭》。

家中的喜字都尚未拆下,大红枕头白崇禧都尚未躺热,就急匆匆地奔赴柳州战场支援,只留下了马佩璋一人在家中“独守空房”。

战争,是最变化莫测的。白崇禧前线告急,马佩璋这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当时的大军阀沈鸿英的儿子沈荣光趁白崇禧出走,夜袭白家。

意气风发少年郎诗句:《登科后》唐·孟郊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年轻时受到的磨难,终是站在了掌声与欢呼中;寒窗苦读数十载,终化为“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意气风发。 《三月过行宫》唐·李。

沈荣光的军队,就像一阵飓风一样席卷了桂林城。城内所有的老百姓们乱作一团,人人自危。

1、[宋] 李昉《牡丹盛开对之感叹寄秘阁侍郎》原文选段: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释义:我年老体弱多病是多么的无奈,只好寄信问候遥远的少年郎。2、[宋] 舒岳祥《杨白花》原文选段:将心莫托少年郎,少年一去。

敏感又警惕的马佩璋看到此番景象,就知道大事不好了。此时的她再也没有了千金小姐的架子,连忙乔装打扮,就地取材,拿着一把泥土就往自己脸上乱抹。

就这样,亭亭玉立的名媛摇身一变成为了乡村老妇。在白崇禧部下的护送下,马佩璋钻进了道生医院阴暗简陋的地下室,躲过了沈荣光的抓捕。

白崇禧听闻这个消息,马上暗道糟了。跨上马就八百里加急赶回了家中,从地下室接出了自己的美娇娘。

人人都说小别胜新婚,但是在乱世之中,夫妻间的温存也成了一种奢侈。白崇禧根本来不及多看自己妻子两眼,就又被调动重返了战场。

但这一次白崇禧义无反顾地奔赴北伐前线,马佩璋在上海苦苦等待,每时每分的煎熬,却只换回了一个让她心碎的错误消息:自己的丈夫在南京阵亡了!

这无疑是一个毁天灭地的打击。但关键时刻,马佩璋再现自己不同寻常女子的胆识与气魄,她发誓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马佩璋一直软磨硬泡自己的表哥带着自己前往南京战场。刚开始的时候马佩璋的表哥一万个不同意:那可是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一位女子怎么经受得住炮火的洗礼?

但马佩璋时而坚决,时而声泪俱下。他根本遭不住马佩璋的碎碎念,也担心自己不带她去,她就真的一个人冲到南京。

结果就这样,马佩璋靠着表哥腰间的一把配枪,自己坚韧的意志,在炮火与枪弹互相交织的战壕里不断爬行,血流不止,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夜想的丈夫。

此时的白崇禧也是上一秒还在和敌人火拼厮杀,下一秒就意外地看到自己本该在家中的妻子从天而降。

他惊得久久说不出一句话,马佩璋看到丈夫安然无恙也是百感交集。此刻炮火的轰鸣声都成为了这对夫妻的背景音,已经没有什么困难能将他们的精神所分开。

但精神厮守,肉体却还是要感受分离。因为在1944年比起军阀更为可怕的日军,一路高歌猛进,打到了桂林。

战火纷飞里的千里奔逃

1944年10月至11月,在秀美的桂林山水之间,桂林的守军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厮杀激烈的桂林保卫战。

在这场相当惨烈的战役当中,桂林的国民党守军节节败退,逐渐面对战争力不从心。国民党的内部开始出现消极的声音,主张放弃桂林,只有白崇禧一个人苦苦坚持。

这样危急的情况,让桂林人民都自愿组织成了游击队,面对着日军的坦克与飞机,他们拿着土枪与土炮日夜浴血奋战,死守桂林。

可是面对凶残的日军与先进的武器,桂林的军民很明显落于了下风,到最后游击队的任务只剩下一个:牺牲自己,绑上炸药,用自己的身体去炸毁日军的坦克与军艇。

白崇禧在前线奋勇作战,家庭的重担都落到了马佩璋一个人的肩上。马佩璋开始了拖家带口,上至八十岁的老太,下至话都不会说的婴儿。

马佩璋就这样带着80多号“老弱病残”,大包小包的行李开始了举家的迁徙,而他们共同的目标,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

完整诗句:青山绿水依旧在,不见当年少年郎。主要讲的是物是人非的感慨,青山绿水还是那个青山绿水,但是当时的少年已经不知所踪。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比喻男女双方的爱情波折,一方情意深长,另一方却并无此。

这一次的逃亡,可不是我们现在的旅游。一路马佩璋的家庭可以说在被日军赶着走,炮火就在火车后面轰鸣,他们一刻都不敢停下,日夜生活在恐惧之中。

而这样的逃亡,也不是只有一次,是好几次。马佩璋带着一大家子人,奔逃在各地之间,直到最后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

这样一位为了家庭操劳一生的女性,才终于在台湾和自己聚少离多的丈夫,开始了安稳的定居生活。

但苦难,都留流向了能吃苦的人。这对夫妻抗过了战争,却没有能扛过病痛。最后相伴30载,马佩璋在手术台上逝世,终年59岁。

少年郎诗句

马佩璋虽然走了,但她留给家庭的影响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每一位家庭成员。

白先勇先生不仅多次追思母亲,就连一生喜怒不言于色的白崇禧也久久无法忘怀自己这位亡妻。

战争让中国这一古老的大国一片焦土,白崇禧夫妻已经算是时代中的幸运儿了。要是换做你我生逢乱世,又有谁能逃过命运的劫数呢?

结语

笔者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任务来体验人生的。而马佩璋作为一名女性,在那样的时代局限下,她无疑已经将自己的使命完成的相当出色了。

据说人在最后时刻,所有的回忆会像走马灯一眼展现在眼前。不知道马佩璋在弥留之际,最想抓住的又是哪一个瞬间呢?

题少年郎 谁家公子世无双,羽扇轻挥意正狂。尝尽人间风和雨,归来仍是少年郎。题云上仙 云袖轻摆舞蹁跹,惊鸿娴静娇花艳。游龙一笑千万里,沉鱼回眸闭婵娟。羞花颜出西子色,胜定三分让落雁。夏至随感 梦里雨中情,醒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上一篇 2023年05月15 11:58
下一篇 2023年06月04 21:17

相关推荐

  • 五一节的诗句,五一劳动节的赞美古诗

    诉衷情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毛峰(江苏淮安)欢乐歌声映长空,麦浪舞春风。谁描苍穹如画,屈指数工农科技人。砸锁链,展图鸿,建殊功。英雄儿女,笑傲江山,气贯长虹。欢歌“五一”劳动节毛峰(江苏)绮丽云霞节日

    2023年05月20 293
  • 关于茶的俗语和诗句,关于茶与人生的诗句或俗语

    茶谚,关于茶与人生的诗句或俗语,是我国茶叶文化发展过程中派生的又一文化现象,所谓“谚语”,用许慎,《说文解字》的话说,“谚:传言也”,也即是指群众中交口相传的一种易讲、易记而又富含哲理的俗话。茶叶谚语

    2023年05月11 259
  • 元曲水仙子怨风情,水仙子重观瀑布

    9.《双调·蟾宫曲·春情》元朝·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10.《一枝花·不伏老》元

    2023年04月14 230
  • 唐诗中的元曲叫什么诗名,唐诗三百首的诗词大全

    元代废除科举,文人社会地位较低,面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很多文人投身到杂剧剧本的创作中来,处于社会底层的杂剧演员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将杂剧剧本搬上了戏曲舞台。因为舞台上表演的故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表达了

    2023年04月18 302
  • 男子为爱人描眉的诗句,男人为女人描眉的诗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是我前男友元稹的名句。“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那是我男闺蜜,白居易的名句。我的书法造诣直追王羲之,另外我还设计了唐朝爆款“明信片”。我就是唐代四大才女之一,薛

    2023年05月14 267
  • 黄梅戏是元曲吗,黄梅戏是哪里的

    百年yesuo,回看千年。知识的搬运工、文化的传输带、思想的播种器【百年yesuo】是一个个人品牌公众号,集中收录了yesuo先生的【快餐读史】、【聊历史】、【品读经典】、【散文随笔】、【时评狂论】、

    2023年04月20 296
  • 学元曲的书籍,好的书籍推荐

    《元曲鉴赏辞典》(彩图珍藏本)蒋星煜主编齐森华叶长海副主编《来生债》、《虎头牌》、《冻苏秦》、《秋胡戏妻》、《神奴儿》、《谢金吾》、《伍员吹箫》、《救孝子》、《昊天塔》、《灰阑记》、《东坡梦》、《抢妆

    2023年04月14 259
  • 做人潇洒坦荡的诗句,做人坦荡的诗句

    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谦逊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得益。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

    2023年04月12 269
  • 对情人思念的诗句,想念情人的高情商诗词

    平安,简简单单的祝福却是最深的挂念思念情人的经典诗句1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天上有月月月缺,人间有情情情残相爱几时穷,无物似茶浓早知潮有信,嫁

    2023年05月30 222
  • 关于考试的诗句,古人激励考取功名诗句

    今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逐渐成为了一场持久战,而本来早应该走上战场的高三学子从延迟上学、在家上网课到延期高考,几经波折,到了最炎热的暑天,才终于走上了战场。虽然计划被打乱了,但

    2023年06月06 309
  • 写雨景的诗句,描写雨中景色的古诗

    燥热的夏日,期待有一场淋漓尽致的大雨,冲刷心中的烦躁,描写雨中景色的古诗,冲掉这烦闷的空气。夏天的每一场雨,都会让人神清气爽,淋漓痛快。夏天的那场大雨,是苏轼笔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突然

    2023年06月01 226
  • 关于竹的诗句,白居易《咏竹》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竹子,古代文人墨客从不惜溢美之词,古诗文当中也留下了大量咏竹的诗词。苍翠竹林,青青我心。一竿修竹,数点芭蕉,伴你良宵!让我们一起品读“竹”的诗句,体会竹子的别样风情

    2023年05月18 30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