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农村老俗话在威海颇为流行。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确切意思,只是模糊地认为是“不要无缘无故地去讨好别人”的意思。这句话其实有丰富的内涵,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要正确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营生”的意思。“营生”这两个字一般是指工作,感情中上赶着不是买卖,俗称“活儿”。有时也指称“买卖”。在这句话里,“营生”是后一种意思。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说,强买强卖不是正经买卖;无缘无故地去讨好顾客也不是正常买卖。
这是一句口语上赶着意思就是本来没你啥事,你积极主动要去揽事,差不多是这样,也看具体的语言环境。一般用上赶着不是买卖。原意是说做买卖的双方如果有一方急于成交的话会使他付出更多的代价,甚至对方会因为你太急切。
买卖讲究公平,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强买强卖是欺行霸市,历来为人所不耻。所以有“强拉的不是买卖”的说法。
俗话说得好:上赶着不是买卖。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去信服你,不在乎你了。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情都是有底线的,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的炫耀会引起别人的厌烦。我们不能去巴结别人,这样就失去了自信,丢了自己的。
“强拉的不是买卖,上杆子不是营生”体现了公平买卖观。威海人说‘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买不错’,又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讲的都是买卖要公平的意思。“贱钱没好货,贪贱吃穷人”更是从理财的角度说出了购物的方式方法。
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是:某人的想法或是做法,总是像剃头的挑子一样一头热,可是他不知道,上赶上的不是买卖。这句话借用了两个民间俗语,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都是无法改变的,一厢情愿只。
商人做买卖,自然要赚钱。因此,买卖不可能都是公平的。遇到了不公平的事情怎么办?俗话说‘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其实就是对商人做买卖过程中使出的一些赚钱小把戏,给予了一定的宽容。比如说萝卜不好卖了,商人会把萝卜洗得干干净净,摆放整齐。可是萝卜好卖了,不仅不洗泥了,就连摆放也省了。这就有了“萝卜快了不洗泥”的说法。到了这一步,称高称低也只能任由商人去了。
像“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样,短缺经济时代,商人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呢?也不尽然。旧时,商人做买卖有无处不在的道德约束。比如,旧时,十六两称杆子上共16颗星,每一星是一两;16颗星分别代表南斗6星,北斗7星,福禄寿3星。对买主来说,下杆子卖货,少一两,意味着减去寿星;少三两,意味着福禄寿全没了。这种道德约束,反映在行为上,就是一旦商人赚了黑心钱,惹了众怒,被打伤打残只能自认倒霉了。
“上杆子”引申开来,有“主动讨好别人”的意思。比如说,张家盖房子,邻居去帮忙。不料,却被张家拒绝了。邻居悻悻然地说:我上杆子去帮忙,不料瞧热脸贴了个冷屁股。
“上赶子不是买卖”没有下一句,是一句东北方言,指用买卖来比喻事理。上杆子,指主动接近或讨好。买卖,比喻事情是否办成。方言主要是说,过于主动或一厢情愿不会办成事情。现在都用的是电子称,在当初都是用的杆秤,杆。
“强拉的不是买卖,上赶着的不是营生”这句话是个双关语,引申开来,是说:欺负别人不是正经人该干的活儿;主动讨好别人也不是正常人该干的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