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凋零的时候。
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写下了许许多多感怀秋天的诗词歌赋。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全诗只有6句,无一不充满着强烈的抒情意味。秋风吹起,天气转凉,期待团圆的女子们,想起远方的丈夫,自然是伤感多多。“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天上的月亮那么的圆,那么的美,更衬托出女人独守空房的寂寞与无奈,心中殷切盼望的是,战争快快结束,良人平安归来。
《秋词》和元曲《天净沙.秋思》的情感相似。简单的说:都写秋,前者歌颂秋;后者悲秋。《秋词》这首诗是刘禹锡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他虽被贬谪,但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是唐代杰出诗人杜牧的七绝《山行》。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商女不知亡国恨”、“春风十里扬州路”、“玉人何处教吹箫”皆出自杜牧。为区别“大杜”杜甫,元曲是什么,杜牧被称作“小杜”。,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浪淘沙·一叶忽惊秋》
一叶忽惊秋。分付东流。
殷勤为过白苹洲。
洲上小楼帘半卷,应认归舟。
秋词主旨: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理解:写秋景,运用议论兼抒情的手法,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抒发豪放,热情的情感。天净沙。
回首恋朋游。迹去心留。
歌尘萧散梦云收。
惟有尊前曾见月,相伴人愁。
相比唐诗的意境高远,宋词中多了几分缠绵。北宋词人贺铸的这首《浪淘沙·一叶忽惊秋》就是如此。贺铸的词,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因过于在意用韵的规范,反而失去了诗人即兴之性情。作者从秋日的凉意引发出秋的伤感,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情。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元代文学家马致远的小令——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秋词》的创作背景:公元805年(永贞元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做事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词二首》就是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时。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用九个名词构成一组场景,言简而意沛。“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寥寥10个字,道尽天涯沦落人的羁旅之苦,让每一个独自在外拼搏的人都为之动容。
全曲仅二十八字,结构精巧,语言凝练,容量丰富,意蕴深远,读来顿挫有致。这首小令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几乎秒杀所有感怀秋天的唐诗宋词。
这两首词都是元曲中写秋的名篇,《天净沙.秋》是白朴的写秋作品,着重写“看”,即所看到的秋景;《天净沙.秋思》是马致远的写秋作品,着重写“思”,即秋景带来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是由悲到喜,先描写很萧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