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文学体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

课文大类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类。文学体裁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先说说文章体裁。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记叙文一般写真人真事,讲究记叙

课文大类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文章体裁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类。文学体裁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类。

先说说文章体裁。

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记叙文一般写真人真事,讲究记叙要素和记叙的结构。

记叙的要素,四要素,或六要素。四要素是指①人物、②时间、③地点、④事件。六要素和四要素是一样的,只是将“事件”这一要素细化为事件的①起因、②经过、③结果等三要素。

记叙的结构,就是记叙六要素中的事件的①起因、②经过、③结果。

记叙文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就是新闻。广义的新闻,是指消息、通讯和特写。狭义的新闻就是消息。新闻是报纸和网站出现最多的一种文体。

消息的结构分①标题、②导语、③主体、④背景、⑤结语五个部分。有的消息只有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少数消息只有标题,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什么,即标题新闻,又叫一句话新闻。

消息的标题分①引标、②正标、③副标。有时三标齐全,有时只有正标,或引标和正标,或正标和副标。不能没有正标。两标或三标中,至少有一个是实标(某人做某事,意思实在)一个是虚标(某种精神品质或某种思潮)。

消息的要素和记叙的要素是一样的,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即某人(不一定是个人)在某时某地做某事。

消息有三个特点:第一、用事实说话,即真实;第二、及时,写的是新近发生的人和事,有的是同步发生的人和事;第三、简洁,惜墨如金,没有多余的话。

消息的结构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也就是先写最重要的人和事,后写不太重要的人和事,如背景、结语。也就是说消息的重要内容在标题和导语里。

消息的表达方式是叙述,不用或极少用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

特写是截取新闻中某一亮点或关注点进行及时详实地报道。

说明文是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

说明文分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两种。事理说明文,主要是介绍说明某种科学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的。事物说明文主要是介绍某种事物的,如《故宫博物院》,是介绍故宫博物院这个建筑物的。

说明文有五要素:①说明的对象、②对象的特征、③说明的方法、④说明的结构顺序、⑤说明的语言。

说明的对象,有的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很简单,一看标题就知,如《苏州园林》,它的对象就是“苏州园林”。有的就要读完文章后才知道,如美术评论家毛宁写的《梦回繁华》是一篇说明文,不读此文就不知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读了后,才发现此文的说明对象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河上图》。

对象的特征,是说明文真正要说明的东西。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把这个标志说清楚了,说明的目的就达到了。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引用等。

举例子,说明具体,有代表性。列数字是准确说明对象的特征。做比较,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分类别,有条理地说明对象的特征。打比方,形象易懂地说明对象的特征。下定义也是准确说明。作诠释,在于易理解。配图表,说明简洁直观。引用具有权威性。

说明文的结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时间顺序,一看就清楚,如从古到今,或春夏秋冬,或从早到晚,有明显的时间词在文章里面。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影响物候来临的四个要素中有一个要素是“古今差异”,这一段就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空间顺序,一般是介绍建筑物的,文章里面有明显的方位词,如东南西北中上下左右等。周定舫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中间有很多篇幅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的。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理内在的顺序写的。有因果关系的;有从现象到本质的,也有从本质到现象的;有从一般到个别的,也有从个别到一般的。总之,说明文中,除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其余的都是逻辑顺序。并且,说明文中,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对较少,逻辑顺序最多。

说明文的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两种形式。说明文主要是平时的语言,平实的语言具有严密性和准确性。数理化的课本里的文章,都是说明文,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平实的语言。生动的语言,能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还能形象易懂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如说明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桥之美》《说屏》都写得非常生动。

以平实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叫作一般性说明文;以生动说明为主的说明文叫作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议论文有三要素:①论点、②论据、③论证。

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张和见解。论点是一句有哲理性的话。论点必须正确。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也可以用几个分论点来支撑这个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要把这个论点论述清楚明白了就行了,写议论文的目的也就是在这里。

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标题、或开篇、或结尾三个地方。

论据,是作者在议论文中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论据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事实论据最有说服力。事实论据分正面的和反面的两种。理论论据包含名人名言和作者自己的推论。论据必须确凿(真实、准确)。

论证是作者在议论文中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相对于论据)。它是论点和论据的逻辑关系纽带。论证必须严密。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又称举例论证,或摆事实,或例证法)、理论论证(又称道理论证,或讲道理)、引用论证(又称引证法,可作为道理论证中的一种)、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层层深入论证等。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①引论(提出问题)、②本论(分析问题)、③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

引论是议论文开头引出中心论题或中心论点的部分。论题只是把论述的问题提出来,如“面对新冠病毒,我们怎么办”,这只是一个问题,即论题。论点,是一句有哲理性的话,如“面对新冠病毒,我们应学会冷静”。

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本论,作者用大量的论据来分层从正反两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正确性。

结论是议论文的第三个部分,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它往往呼应开头,得出中心论点,或重申中心论点。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相对于论点)分为①立论文、②驳论文、③立驳相结合文三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它主流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

立论文,作者写议论文的目的就是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驳论文,作者写议论文的目的就是驳倒对方的错误观点。如《友邦惊诧论》,作者通篇都在驳倒“友邦惊诧”是错误的没有根据的。立驳相结合的议论文,既有驳倒错误的观点,又有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一方面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另一方面树立“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应用文,初中课本除书信外,其它形式的应用文基本上未涉及。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文学体裁

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经常使用的具有明道、交际、信守和约定成俗的惯用格式文体,如公文、书信、契约等,有着实用性的特点。

应用文有四个特点:①目的明确(有针对性,为谁而写);②语言规范(庄重,简洁,严密),格式固定;③真实实用;④时间明确,时效性强。

分别为汉:汉赋,唐:唐诗,宋:宋词,元:元曲,明清:明清小说 望采纳。

应用文分①一般性应用文、②公文两大类。

一般性应用文,又分简单应用文、复杂应用文两类。简单应用文,如条据(请假条、收条、领条、欠条)、请帖、聘书、文凭、启事、海报、证明、便函、电报等。复杂应用文,如书信、计划、总结、条例、合同、提纲、读书笔记、会议纪要等。

公文又分行政类(文件、命令、批示、批复、通报、布告等)、财经类、银行类、外贸类等。

书信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应用文。书信分一般书信、专用书信两类。

一般书信,包括家信(家书)、亲戚朋友同学熟人之间的书信。

一般书信,先顶格写对收信人的称谓,如“敬爱的父亲母亲”;再打冒号;又在第二行另起一段(空两格),写问候语;接着写书信正文;后写对收信人祝颂的话,在正文下一行另起一段(空两格)写“祝”或“此致”,再在下一行顶格写“万事如意”或“敬礼”;最后,在下一行右边写下写信人的姓名,如“儿子某某”,后在姓名下一行同一位置写上写信日期。

书信正文,可写成记叙文,如记叙写信人在某地求学、生活、工作、旅行等情况;可写成说明文,写信人向收信人介绍某地风光建筑、或介绍某种器物;可写成议论文,写信人给收信人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偏重议论。

专用书信,主要是写好申请书。写法与一般书信相似,只是前面不需要问候语,后面祝颂的话是“此致敬礼”。正文的首尾都要直接提出申请,正文的内容是申请的原因,偏重议论,可算做议论文。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书信的封面,上面第一行写收信人的详细地址,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面第三行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

再说文学作品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缘情,诗言志。在古代,诗歌中,不合乐为诗,合乐为歌。

诗歌的发展:《诗经》→ 《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新诗(现代、当代)。

诗歌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诗歌按题材分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

古代诗歌分为诗、词、曲。古诗又分为古体诗(《诗经》《楚辞》《乐府》)、近体诗(格律诗)。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文学体裁

诗歌的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经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现存305篇。又称《诗三百》或《诗》。

《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指《诗经》的内容《风》《雅》《颂》。《风》包括十五国风,即十五国的民歌民谣,是《诗经》中艺术价值最高的部分。《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包括《周颂》《商颂》《鲁颂》。

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①形散神聚;②语言富有表现力;③ 意境深邃,感情真挚。

形散神聚。形散,是指散文选材自由,一篇散文里可以写上下几千年的人或事物,也可以写纵横几万里的人或事物。神聚,是指散文的主旨必须集中,也就是主题只有一个。如鲁迅写的散文《藤野先生》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选材的地域上从大清国写到日本东京,又从东京到仙台,后又回国。文中还提到沙皇和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俄国人。时间上跨度也很大,鲁迅先生1902年赴日留学,写作时间是1926年,相隔24年。文中从东京到仙台途中提到“日暮里”和“朱舜水”,“日暮里”容易让人联想到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那是唐朝;“朱舜水”是明朝人。文中还提到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很明显,“形”是很“散”的。但此文的“神”是“聚”的,文章表现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没有民族偏见的精神品质以及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没变。

散文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语言无论是质朴,还是优美,都必须有表现力。杨绛的散文《老王》,语言极质朴,但感人至深。朱自清的散文《春》,语言优美,文章洋溢着诗情画意。

散文,在古代是与骈(pián)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古代散文首推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列子》,历史散文如《曹刿论战》《唐雎不辱使命》。

读古代散文必须重视“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千古全才数苏轼,为文、填词、写诗、绘画、书法、做官、交友,无一不精通。可惜,天妒英才,苏轼命运多舛(chuǎn)。

插一句。不同的世代兴盛着不同的文学式样,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这句话中包含了小说的三要素,即①人物、②情节、③环境。

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与小说的主题有关。

小说按照篇幅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

①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红楼梦》,或者说是世情小说的顶峰。清代曹雪芹著。

②英雄小说的顶峰《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著,罗贯中整理。

③历史小说的顶峰《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著。

④神魔小说的顶峰《西游记》,明代吴承恩著。

⑤讽刺小说的顶峰《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著。

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曲的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明清小说是诞生在明清时期的小说的总称,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唐诗宋词就不用多说了 。

⑥文言短篇小说顶峰《聊斋志异》,清代蒲松龄著。或者说是志怪小说的顶峰。

⑦最早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东晋干宝著。

19世纪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①法国的莫迫桑,代表作《羊脂球》;②俄国的契诃夫,代表作《变色龙》;③美国的欧·亨利,代表作《麦琪的礼物》。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是一种综合的艺术。

这里的戏剧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按题材,可分为神话剧、历史剧、传奇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戏剧的情节结构和小说一样,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时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戏剧文学部分即剧本,它包括人物台词和舞台说明。

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朝的文学体裁分别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

人物台词(又称“念白”)。台词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独唱、合唱、伴唱等。剧本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里的说明性文字。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它要求写得简练、扼要、明确。它一般出现在每一幕(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一般用括号括起来。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

各地都有戏曲,北京的京剧,四川的川剧,浙江的越剧,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山东的吕剧、福建的闽剧,湖北的汉剧、楚剧,河北的评剧、梆子,江苏的昆剧上海的沪剧等。

戏曲表演讲究“唱、做、念、打”,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元曲分散曲和戏曲(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属于古代诗歌。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代剧作家王实甫,他的代表作是《西厢记》(又称《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又称《牡丹亭还魂记》)。

上一篇 2023年04月19 09:31
下一篇 2023年05月13 00:59

相关推荐

  • 元曲讲善恶,元曲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9 300
  • 元曲赞美女人美丽依旧,赞美女人美丽依旧的诗句

    殿前欢·对菊自叹元代张养浩可怜秋。一帘疏雨暗西楼。黄花零落重阳后。减尽风流。2017-01-21古代形容女子很美的诗句4122016-12-02描写女子容貌美丽,气质优雅端庄的诗句都有哪些819201

    2023年04月12 258
  • 生平第一首快诗的意思,生平第一块诗的意思是

    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刚刚播完,生平第一块诗的意思是,那些激动人心的巅峰对决,虔诚地传播着诗词文化。每一期“中国诗词大会”的开场,主持人和嘉宾都会引用一句古诗,带领观众走进诗词的世界。这些诗句有的豪放

    2023年05月13 245
  • 有春字的诗句,春字飞花令100句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春字飞花

    2023年04月30 298
  • 关于立夏的诗句,夏至经典古诗名句

    关于立夏的诗句精选10首1、立夏日忆京师诸弟唐韦应物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2、暑旱苦热宋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

    2023年04月25 309
  • 李白送孟浩然的诗句,李白写了十五首诗送给孟浩然

    一首送别诗却被李白写满了羡慕扬州美景最美不过三月,而最让人羡慕的事莫过于烟花三月下扬州。古代旅行家不多,除了徐霞客,也就李白比较出名一些,李白写了十五首诗送给孟浩然,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留下了很多诗

    2023年05月08 265
  • 五个字的诗句唯美,5字古风诗词唯美短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首仅二十字,便能展现出一幅幅清新的图画,传达一种种真切的意境

    2023年05月10 257
  • 关于反思的诗句,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诗句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之体。1、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这是孔子评价弟子颜回的话。贰:再,重复。

    2023年05月16 240
  • 带声的诗句,带声的诗句100首

    巴湘人整理2022年9月25日高山,在无声中诉说威峻。蓝天,在无声中袒露旷远。江河,在无声中书写恢宏。人,亦在无声中笑看人间的月圆花瘦,把持心灵的阴晴曲直,带声的诗句100首,掂量生命的跌宕浮沉,送走

    2023年05月26 307
  • 半缘修道半缘君全诗,半缘修道半缘君意思

    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但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因为一个故事,爱上一首诗”。河大卫带你去看一下这些经典诗词背后的故事,或许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离思五首·其四元稹〔唐代〕1取次

    2023年04月23 268
  • 诗鬼是谁,中国最大的一次闹鬼

    你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那“诗魔”“诗鬼”“诗神”“诗佛”“诗狂”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诗词界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涨知识!“诗神”——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

    2023年06月06 272
  • 芭蕉一点愁元曲,一点芭蕉一点愁上一句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2023年04月19 27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