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雪山的诗句,描写雪山美景的诗句

冬日里,最不可错过的,是一场雪的盛事。无论是大雪纷飞,或是小雪轻盈,飘扬的雪花中总藏着缱绻的诗意。总有一些诗句,写尽雪之美,却不带一个雪字,令人叹为观止。《采桑子》纳兰容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

冬日里,最不可错过的,是一场雪的盛事。

无论是大雪纷飞,或是小雪轻盈,飘扬的雪花中总藏着缱绻的诗意。

总有一些诗句,写尽雪之美,却不带一个雪字,令人叹为观止。

《采桑子》

纳兰容若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纳兰容若说:我并不是偏爱雪花轻舞飞扬的姿态,也不是因为它越寒冷越美丽。而是因它有人间富贵之花不可比拟的高洁之姿。

这首咏雪词,写得颖异别致,“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超逸了历来咏雪诗词曾经有过的意象格局,神韵天纵。

《冲雪至余庆觉林雪连日不止》

宋·陆游

策蹇清吟涉若耶,灞桥犹恨近京华。

山前千顷谁种玉?座上六时天散花。

林雀无声溪彴断,炊烟不动竹篱斜。

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这首五言八句诗是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公元1494--1553年)土司写的《题雪山》,诗句豪迈。《雪山歌》丽江雪山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擎天,衡华真。

胜游更觉平生少,未羡银河泛客槎。

陆游这样形容雪花:大地一片白茫茫,好似有人种下千顷美玉,混沌了天地,浪漫了人间。

以玉比雪花,形态像,而内核中的洁白品质也同样相似。

1、渔系月江一曲,樵斧斫雪山几重。2、雪山山下拥蓑人,白牛一掣芒绳断。3、雪山高几何,矗在天表。4、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5、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听寒流雪山白。6、雪山叠叠朝凭阁,帘模沉沉夜举杯。

《清平乐·雪》

宋·孙道绚

悠悠飏飏,做尽轻模样。

半夜萧萧窗外响,多在梅边竹上。

朱楼向晓帘开,六花片片飞来。

无奈熏炉烟雾,腾腾扶上金钗。

孙道绚爱雪的轻柔:它悠悠飏飏地飘来,做尽了轻洁的模样。半夜雪儿落在梅、竹上,萧萧作响。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毛泽东〔近现代〕翻译:被白雪覆盖的群山好像银蛇在舞动,高原好像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着和老天爷比一下谁更高。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当我们打开窗户,雪飞进来,遇进熏炉上的暖雾,化作了烟气升腾到了金钗之上。

《蟾宫曲·雪》

元代:薛昂夫

天仙碧玉琼瑶,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描写雪山意境的诗句如下:1、玉龙飞舞云缠绕,万仞冰川直耸天。2、留得遗憾在,且作梦游龙。3、雪峰映碧潭,意境如仙赋。4、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5、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6、丽江雪天下绝,堆琼积玉几千叠。

访戴归来,寻梅懒去,独钓无聊。

一个饮羊羔红炉暖阁,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

你自评跋,那个清高,那个粗豪?

薛昂夫赞雪像碧玉琼瑶,像点点扬花,片片鹅毛。

真是非常贴切了,雪有碧玉般的晶莹剔透,有杨花的轻盈风姿,还有鹅毛般的形质。不得不说,元曲作家们的比喻都非常贴切和形象。

《对雪献薛常侍》

唐·韦庄

琼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皓鹤褵褷飞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

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韦庄好独特,他说,当白鸟来衬雪。

《咏雪》

南朝·吴均

描写雪山的诗句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吴均以花比雪,雪在空中,轻盈飘落,凝结到台阶上,像花一样堆积在一起。可是,这明明不是杨柳青青的春日啊,只见桂枝变白,如花一般。

不知这飞舞精灵挂在了谁人的眉梢上?又落在的谁的心头?

《苑中遇雪应制》

唐·宋之问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我不知道今天庭院中竟然落下了雪花,还以为是昨夜院中的树枝上开出的花。

《对雪二首》

唐·李商隐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莫道冬日凋零,冬日自有风情。

李商隐观察雪花十分细致,他说,雪花比柳絮轻,却比霜重,片片飘洒,穿过珠帘,越过粉墙,如冬日的精灵一般,更显轻盈。

1、渔舠系月江一曲,樵斧斫雪山几重。2、雪山山下拥蓑人,白牛一掣芒绳断。3、雪山高几何,矗在天表。4、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归来早趣装。5、归来松下结草庐,卧听寒流雪山白。6、雪山叠叠朝凭阁,帘幙沉沉夜。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这个冬天,高骈特别闲适,落雪之时,他闲来无事静坐观看,青竹渐渐变成白玉一般。

雪给万物装点,将青竹变成了白色的琼枝,而登高远望,雪以博大的胸襟,包裹着裸露的大地,万里江山一片秀美无瑕。

《清平乐》

李白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浪漫的李白,遇上浪漫的雪花,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李白早上刚醒时,有人告诉他,下雪了。卷起窗帘看窗外瑞飞纷飞,只见白色的雪让远近的庭院都变得迷蒙了。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瑕。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李白的想像力从未让人失望,他写雪是白云揉碎,不落窠臼,让人耳目一新。

上一篇 2023年05月02 16:55
下一篇 2023年05月30 20:00

相关推荐

  • 爱国诗句五言,5字4行爱国诗

    第五部分五言古诗36.《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

    2023年05月30 233
  • 释然的诗句,放下感情执念的古诗句

    放下感情执念的古诗句,人生就像赶路,山一程,水一程,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披荆斩棘,往前看,人生仿佛遥不可及,往后看,却又咫尺可量。我们用整个的前半生去拿得起,也将用全部的后半生去放得下。俯仰无愧天地,心

    2023年04月25 346
  • 元曲四大爱情记忆口诀,元曲四大喜剧记忆口诀

    今天超级课堂给大家整理了:初中语文必考文学常识大串烧,专治各种记不住!文学常识顺口溜一、作品串联法1.汤显祖精心打造了《牡丹亭》,倾情上演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只好在一旁大叫《窦娥冤》。2.《骆驼

    2023年04月16 240
  • 天涯若比邻的上一句,天涯若比领上一句

    董大:董庭兰,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师。曛(xūn):昏暗。指夕阳西下时的景象。天涯若比邻上一句:海内存知己。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

    2023年04月16 253
  • 每日一练两首元曲,元曲一共有多少首

    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想上岸,选展鸿,用“32”,准没错!2018年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4)【多选题】1.具有下列称号的人物,属于唐朝的有()。A.画圣B.

    2023年04月17 213
  • 有内涵的诗句,有意境的小众诗句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汉字简单排列组合就能把世间景、人间情表现清清楚楚的诗词,有意境的小众诗句,更是中国为之骄傲的文化。,这些从小陪伴我们长大的诗词,我们肯定非常熟悉,但诗词浩如烟海,我们知

    2023年05月11 294
  • 描写雄心壮志的诗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读李白诗,时而欢快,时而豪迈;读李清照词,多是愁思;读苏轼词,时而大笑,时而感慨……每位诗人、每首诗,其特点都不尽相同,读后的感觉也不同。雄心壮志的诗句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

    2023年04月23 213
  • 万径人踪灭全诗赏析,万径人踪灭全诗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

    2023年05月31 280
  • 西元曲靖棋牌怎么赠送银币,曲靖西元棋牌三批

    一、黑龙江:名称:黑龙江HeilongjiangProvince长度:4478km平均流量:10,800m³/s流域面积:1,855,000km&sup2源头:蒙古国肯特山脉注入:鞑靼海峡流

    2023年04月10 290
  • 描写清明的诗句古诗,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

    “网络中国节·清明”诗词鉴赏专题推荐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清明节最佳10首古诗,既是自然节

    2023年04月30 273
  • 关于中元节的诗句,中元节最佳10首古诗

    中元节最佳10首古诗,中元节,是道教名称,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七月十五、祭祖节,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

    2023年05月18 278
  • 春节宋词元曲赏析论文,宋词元曲

    散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盛于元朝、流行于明清的新诗体。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散曲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不同阶层的丰富情感,在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绽放出雅俗共赏的流光溢彩。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特色,

    2023年04月16 206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