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壁诗。
即诗人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这里所说的墙壁
又有寺壁、石壁、邮亭壁、
殿壁、楼壁之分。
这类诗通常都是诗人有感而发。
表达了作者写诗时的心情与寄托。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描写庐山景色的经典之作。
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被贬,由黄州团练副使改迁汝州团练副使。
他在赶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了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此诗。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 一作:一手)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
这首诗题写在南宋皇都临安的一家旅舍墙壁上。
北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赵构南逃,在临安即位。当政者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只求苟且偷安,享乐歌舞,醉生梦死。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这首诗便是题写在他家的屋壁上的。
诗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
后两句将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表现人的高洁。
《题鹤林寺僧舍》
唐·李涉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首诗是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墙壁上。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他意识到人的一生,只有淡化名利富贵,平和情绪心态,面对惨淡现实视若罔闻、处变不惊,才能忘记过去,笑对未来。
《题长安壁主人》
唐·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题青泥市萧寺壁》
宋·岳飞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
我的杀敌之气直冲霄汉,发誓用坚贞的气节为君王报仇。
具体如下: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2.译文如下: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
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抗金局势一派大好,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却在加紧与金议和。
为了表达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坚定信念,岳飞在青泥市(今江西新干县境)萧寺壁间题写下此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
《狱中题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