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与元杂剧名词解释,元杂剧的名词解释

一、关于元杂剧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元杂剧的名词解释,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2、元杂剧: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

一、关于元杂剧

1、元曲:杂剧+散曲。散曲=小令+套曲(又叫套数,元杂剧的名词解释,由多支曲子连贯组成,可供配乐歌唱,是元杂剧的主体部分)

2、元杂剧:

①概念及产生:元代戏曲形式,语言以北方民间口语为基础,融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楔子一般篇幅短小,位置并不固定,一般加在幕前演出,介绍故事的由来,相当于序幕;也可在折间演出,类似后世的过场戏。

元曲与元杂剧名词解释

②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的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子,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即曲调的名称,类似于词牌,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有宫调名。

③剧本组成:

a)有严格韵律,以符合演唱要求;

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倩女离魂》、《梧。

b)可衬字或增句,以利自由地表情达意;

c)语言通俗凝练;

d)每折唱词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B)宾白:指人物对白、独白、旁白、带白等,由白话或部分韵文组成,因杂剧以“唱为主,白为宾”故称“宾白”。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

C)动作名称: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等的舞台说明。

D)角色名:旦(女角,正旦即指女主角,另有花旦、老旦、刀马旦等),末(男角,正末即指男主角,另有外末、副末、大末、小末等),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丑(滑稽角色),卜儿(扮演老年妇女),洁郎(扮演和尚)

元杂剧正是通过曲词、宾白、演员的表演来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旨的。

二、元曲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梧桐雨》白朴

《汉宫秋》马致远

《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曲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

《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

《倩女离魂》郑光祖

三、元曲四大家

1、关汉卿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2、马致远

大都(今北京)人,马致远以字“千里”,晚年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汉宫秋》、《青衫泪》。

3、郑光祖

字德辉。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所作杂剧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老君堂》、《三战吕布》等八种;其中,《倩女离魂》最著名,后三种被质疑并非郑光祖作品。除杂剧外,郑光祖写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数二套流传。

4、白朴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杂剧家。 代表作《墙头马上》。

四、元曲代表作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窦娥冤(节选)》 关汉卿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杂剧属戏剧,散曲属诗歌。2、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成熟的戏剧形式,它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了散韵结合、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3、杂剧是融文学创。

《南吕一枝花》 关汉卿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燕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上一篇 2023年05月18 09:32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18:10

相关推荐

  • 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乐景写哀情的古诗20首

    “乐景写哀”和“哀景写乐”是两种文学表现手法。说到它们,人们常常引用《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来说明: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雨雪霏霏,冰天坼地

    2023年05月19 257
  • 穿越之女配翻身小说元曲,穿越之女配翻身元曲

    第一本:与子偕行穿越和重生,谁比谁万能?《女配是无辜的》作者:小姑子【文案】穿成和女主抢男人的傻X女配,前路漫漫,生命渺茫讲述一个苦逼女配在江湖中的摸爬滚打附带一群风骚配角的自娱自乐女主吐槽娘,男主忠

    2023年04月17 262
  • 写景元曲的绝句,写景的名人绝句

    秋思本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传统题目之一。长期以来,人们由这一题目生出的无数感慨,已使秋思的词义本身便凝聚着思索自然之秋和人生之秋的丰富内涵。而马致远《秋思》更是包孕弘深、独具一格。这一套曲将参透名利、离绝

    2023年04月16 281
  • 石榴开花红似火的下一句,石榴花开红似火

    不肯染时轻著色却将密绿护深红春花开尽。夏叶始繁。石榴花如跳动的火焰绽放在浓翠欲滴的密叶间。绚丽夺目。唐代文学家韩愈有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在正常年份

    2023年04月14 294
  • 杨玉环的诗句,赞美杨玉环的诗

    古代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更是家喻户晓,美名长流啊。“沉鱼”西施,“落雁”王昭君,“闭月”貂蝉,“羞花”杨贵妃,说起杨贵妃(杨玉环),诗仙李白的《清平调》是最好的表达:注:杨玉环三

    2023年04月13 214
  • 赞美夏雨的诗句,写夏雨的诗词

    在城市里待久了,越来越羡慕田园生活。乡野田间、白云飞鸟、鸡鸣虫叫、袅袅炊烟……时光不紧不慢,生活无聒无噪,这大概是最令人向往的生活了。也许,对你来说,田园生活还在远方,那么,不如来读一读诗词,在诗词中

    2023年04月18 245
  • 元曲屈原人物分析,史记屈原人物分析

    编者按前一篇文章《说说屈原的种族和流放路线》反响还不错吧,受到鼓励,本文继续谈些与屈原相关的问题,特别是与诗歌相关的问题。我尽量减少东拉西扯式的扩展,好让文章不是太长,但是我愿意全方位的丰满我所理解的

    2023年04月16 291
  • 元曲四大家家有哪些,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

    阳和楼者。镇府巨观也。横跨子午之逵。——元至正十七年《修阳和楼记》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

    2023年04月19 297
  • 李白夸张的诗句,李白诗里的夸张句

    对于李白。通用的介绍是: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如何“浪漫”?想象丰富、语言奇妙。李白的很多作品都会运用夸张的手法。今天,要介绍李白最夸张奇妙的9句诗。奇妙至极,浪漫至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2023年04月11 307
  • 兄弟之情经典诗句,珍惜兄弟情的诗句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34;。他的生平学问受父亲哥哥的影响非常大,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34;。他的诗,力图紧跟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稍逊。出生在文学氛围如此浓厚的

    2023年04月21 292
  • 唐诗宋词元曲演变,唐诗宋词元曲

    还记得李白的诗“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吧,说的就是“汉代文学”和“谢朓”的诗。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自有一脉相承,今天我们就捋一捋,并借此来欣赏一部分诗词。一、诗歌的源头《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

    2023年04月13 302
  • 天地之大无我容身诗句,天下之大却无容身之处的诗句

    “天地之阔达。为何无我容身之处?”深夜里。我哀叹自息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世趣千万件。为何我无意?度日如一纪。心意之繁杂。教堂愈发杂然。

    2023年04月23 47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