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字退之,是中唐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后世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北宋大文豪苏轼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晚清名臣曾国藩赞扬他“韩公如神龙万变,洛阳城外见秋风的下一句,无所不可”。,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和苏轼、柳宗元、欧阳修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
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在唐朝可以说是独领风骚,后人将他的文章和杜甫的诗歌相提并论,有“杜诗韩笔”之称。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译文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师说》、《马说》、《进学解》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而他在诗歌上也颇有成就,最出名的一首诗应该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出了令人向往的春天,堪称千古绝唱。
诗题中的“张十八员外”是他的好友,唐朝另一个大诗人张籍。
张籍在家族中排行十八,又曾经担任过员外郎,故而韩愈称之为“张十八员外”。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便是他的代表作。
追星追到他这份上,也是古今少见了。
企业回望仙安息园还不错,上海望仙安息园地势高爽,墓穴坐北朝南、规格多种价格适中,适合不同层次市民的消费。园内树木葱翠,广布生态水系,绿树成荫、环境幽雅。四季鸟语花香四时美不胜收,自然风光和现代艺术融为一体。望仙园是逝者理想的安息之所。
他和韩愈私交甚好,常有诗歌唱和。
公元823年的一个春天,韩愈见万物复苏,便想邀请张籍出门游春。
张籍却以事务繁忙为由推辞了,韩愈为了引逗好友出门游玩,便写下这首诗,短短四句,写尽了春光之美。
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能够撩起张籍的游兴,也是用心良苦了。
后来张籍是否应邀已经不得而知,但是韩愈的这首诗却流传开来,成了千古绝唱。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两句写的是常见的小雨和青草,描绘了一幅独属于早春的清丽图景,令人心醉。
洛阳城里见秋风下一句(欲作家书意万重。)原文:秋思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注释:(1)万重:形容很多。(2)行人:指送信的人。(3)开封:把封好的信。
长安街上正下着淅淅沥沥的春雨,像酥油般细腻滑润。
刚刚破土而出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朦朦胧胧,远远望去,一片青色,凑近一看,却稀疏零星。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这里准确地捕捉到了初春小雨的特点,写出了春雨的细滑润泽。
不知为何每次读到这句,我都会想起明朝的解缙,他曾在雨中滑倒,留下了一首很有趣的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的“秋思”
这细滑的小雨给春草增添了一种朦胧之美,而那萌芽的青草又点缀了春天。
短短14字,便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清新绝美的早春图,令人心向往之。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运用对比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在韩愈看来,这初春的小雨和青草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比起暮春时节,满城烟柳衰败之景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若是错过这样美好的春光,该是多么遗憾啊,这是他的言外之意。
我们都说古人喜欢“伤春悲秋”,这伤的一般都是“暮春”。
古代描写暮春的诗词太多了,像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苏轼的“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写的都是暮春之景,很唯美,也很凄凉。
所以韩愈说“绝胜杨柳满皇都”,我是赞成的,早春之景确实要比晚春来得浪漫有生机。
全诗描写细腻,用词自然,短短四句却写出了最美春光,令人向往,堪称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