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是中国赫赫有名的女子,才华横溢、德才兼备,令多少后人向往、敬仰!
王俊英的琴棋书画四大才女,蔡文姬弹奏的《胡笳十八拍》堪称千古绝唱,妙观是有史记载的围棋女国手,身为“书圣”王羲之书法启蒙老师的卫夫人书法古今女子第一从无争议,“元人冠冕”赵孟頫妻子管道升被称“画坛一夫人”早有定论。
古代四大才女
关于古代四大才女的人选与顺序,流行三种说法:
蔡文姬为首,依次是李清照、卓文君、上官婉儿或者班昭
卓文君为首,依次是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
卓文君为首,依次是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卓文君
汉代才女,善鼓琴。家中富贵的卓文君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且夫唱妇随,当垆卖酒,而司马相如在得卓文君帮助后也终得成名天下。
卓文君那句最著名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堪称经典佳句,且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
蔡文姬
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字昭姬(因避讳司马昭改为文姬),博学多才,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蔡文姬弹奏的《胡笳十八拍》堪称千古绝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 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李清照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以词著名,兼工诗文。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
大致是才华最全面的一位,几乎无所不通。宋朝以后历代均有学者高度评价其绝伦。
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因聪慧善文而得到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群臣奏章多由其参与决断,有“巾帼宰相”之名。上官婉儿曾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唐中宗时,封为昭容,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又称上官昭容。
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
班昭
又名姬,字惠班,又名班姬。东汉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且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
班昭的成就,凸显在治史上,曾独立完成《汉书》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作为女性,这个成就堪为震古烁今。另外,她也善于赋颂,有《东征赋》、《女诫》等作品传世。
唐代四大女诗人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考证:在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
其中,数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最为著名,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
女中诗豪李冶
唐朝诗坛上享有盛名的女诗人。童年即显诗才,后为女道士。
女中文妖薛涛
唐代乐伎、清客,诗人。和李冶、鱼玄机为女冠三杰。
薛涛善歌舞,工诗词。薛涛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被称为“薛涛笺”。流传诗作90余首,收于《锦江集》。
女中歌伶刘采春
唐代歌妓 、参军戏女演员、诗人。
女中诗圣鱼玄机
晚唐诗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
其她唐代女诗人:
五宋、宋氏五女
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裔孙宋庭芬宋庭芬有五女,曰宋若莘、宋若昭、宋若伦、宋若宪、宋若荀,皆警慧,善属文,而宋若昭、宋若宪成就更高些。
宋若莘,唐代著名才女,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著有《女论语》10篇,流传于世 。
宋若昭,唐德宗贞元四年被召入宫廷,称为内学士。唐穆宗时拜为尚宫。历经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皆呼先生。进封梁国夫人。宋若昭的著作,今存诗一首,题为《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撩应制》(见《全唐诗》)及传奇文《牛应贞传》一篇。
宋若伦,唐代才女,“慧美能文”,五宋之一。
宋若宪,所作诗今存一首,诗为应制诗,另有《催妆诗》一首,乐府辞五首,包括《宛转歌》二曲、《长相思》、《朝云引》和《采桑》各一曲。
宋若荀,唐代才女,“慧美能文”,五宋之一。
宋代四大才女
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张玉娘并称为“宋代四大才女”。
朱淑真
号幽栖居士,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吴淑姬
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
有《阳春白雪词》五卷,黄花庵(黄升)云:“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安。”
张玉娘
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
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她著有《兰雪集》两卷,留存诗词100余首,其中词只有16首,有人称之为李清照《漱玉集》后第一词集。
帝王后妃八大才女
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上官昭容(上官婉儿)、班婕妤、蔡文姬、花蕊夫人、庄姜、左嫔妃、梅妃、甄皇后
班婕妤
汉成帝刘骜妃子,西汉女作家、著名才女,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乃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西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的祖姑母。
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因她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时人敬慕,有“古有樊姬,今有婕妤”之称。她的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亦称《团扇歌》)。
花蕊夫人
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女诗人。她自幼能文,尤长于宫词,以美艳得宠于后蜀后主孟昶,封为慧妃,赐号“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很有才名,善诗工词。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庄姜
春秋时期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根据朱熹考证,《诗经》中有五首诗乃是出自庄姜之手:《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
左嫔妃
即左芬,按墓志铭上所书应为“左棻”,字兰芝,西晋女文学家,我国较早的女诗人之一,是当年“洛阳纸贵”事件主角、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的妹妹。晋武帝司马炎闻听她才情过人即纳入后宫,泰始八年(272年)拜为修仪,后为贵嫔,世称左嫔妃,又称九嫔。
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文辞甚为研丽,大都为应诏而作。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代表性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离思赋》是“受诏作愁思之文”,最为著名。
梅妃江采萍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为数不多的才女妃子。因擅使石斛珍珠汉方养肤,别号斛珠夫人和“祖姑皇妃”之称。
江采萍自幼聪颖,父亲极赏识,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九岁时,就能背诵《诗经》中记载周文王后妃事迹的《周南》和《召南》两部分诗。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晋朝才女谢道韫,不仅长于诗赋,还精通乐器,善歌舞,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相传梅妃共写有《箫》、《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绚窗》、《楼东赋》九篇文赋。而最有名的诗作莫过于上面提到的《谢赐珍珠》,它被选入《全唐诗》中。
甄皇后
即三国魏文帝曹丕的正室文昭皇后,又称甄夫人,魏明帝曹睿之生母。她本为袁绍儿子袁熙之妻,曹操攻陷邺城后成为曹丕的妻室。后因被郭女王(文德皇后)所谮而被曹丕赐死,曹睿即位后追尊曰文昭皇后。曹植描写宓妃的《洛神赋》被认为是写给甄氏的爱情篇章,故此她被后人称为“甄宓”或“甄洛”。
甄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极贤的美女之一,她与大小二乔并列为倾城美女,当时有“江南有二乔,河北甄氏俏”之说。唯一传世得作品《塘上行》。
其她:
长孙皇后
文德皇后长孙氏,鲜卑族,小字观音婢。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
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尝著有《女则》三十卷,尚有翰墨存世,今均佚。仅存《春游曲》一首。
萧观音
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辽代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正史记载萧观音工诗)。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武则天
武曌[zhào]。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人材的选拔,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蜀中四大才女
蜀中四大才女指四川历史中著名的四位才貌双绝的女子,她们是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黄峨。
黄峨
字秀眉,明代蜀中才女、文学家,南京工部尚书黄珂之女,著名文学家杨慎之妻。
黄峨擅诗词,散曲尤有名,著有《陶情乐府》《杨夫人乐府》等名曲,与杨慎的夫妻合编相混词语也闻名遐迩,流传有《杨升庵夫妇散曲》《杨状元妻诗集》等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八位均为歌妓才女,又称“金陵八艳”。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顾横波
原名顾媚,又名眉,字眉生,别字后生,号横波。
工诗善画,善音律,尤擅画兰,能出己意,所画丛兰笔墨飘洒秀逸。作有《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柳如是
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马湘兰
女画家、诗人,本名马守真,因擅画兰竹,故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号朔兰。
陈圆圆
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
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初登歌台,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人丽如花,似云出岫,莺声呖呖,六马仰秣,台下看客皆凝神屏气,入迷着魔。陈圆圆“容辞闲雅,额秀颐丰”,有名士大家风度,每一登场演出,明艳出众,独冠当时,“观者为之魂断”。
寇白门
名湄,字白门,人称寇白门为“女侠”。
《板桥杂记》写有寇白门能度曲,善画兰,粗知粘韵,能吟诗,她为人单纯不圆滑。
卞玉京
又名卞赛,字云装,后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作有《题扇送志衍入蜀》。
李香君
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
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姓。李香君是秦淮名妓 ,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董小宛
名白,字小宛、又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字号均因仰慕李白而起。有“针神曲圣”之称 。她在美食上的造诣也很高,位列“中国古代六大美厨神”“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中。
其她
谢道韫
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以大雪天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之句得到谢安的赞赏,后世遂称女子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谢道韫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济尼常称赞:“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从此后称赞妇女超逸脱俗,常用“林下风”比喻。谢道韫所著诗赋诔颂,原有集,已失传,今仅存数篇。
鲍令晖
南朝女文学家,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
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有:《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作品。
韩兰英
南朝齐女作家。
宋孝武帝时献《中兴赋》被赏入宫。齐武帝时为博士,教六宫书学。宫中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钟嵘赞云:“兰英绮密,甚有名篇。”(《诗品》卷下)原有集,已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
刘令娴
南朝梁代女诗人。刘孝绰三妹,世称刘三娘。
刘令娴的诗多写闺怨,其中最著名的是《答外诗》二首,是回赠丈夫徐悱之作。诗中通过写景来衬托相思之情,颇为真切生动。
黄道婆
又名黄婆、黄母,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
冯小青
名玄玄,字小青。工诗词,解音律。女词人、诗人。
冯小青所做诗词较大部分遗失,仅有一小部分被遗留下来。
《女才子书》中小青卷雪庐主人曰:千百年来,艳女、才女、怨女,未有一人如小青者。
黄幼藻
父黄议嘉靖十三年(1534)顺天举人,官苏州府通判,育有两女,均为诗人。长女幼藻,天资丽质,仪态闲逸,丰致绝佳,家学渊源深厚,少年时受业于宿儒方泰,工声律,通经史,擅书法,年十三即能吟诗作词,引人入胜,真闺阁翘楚也。次女幼蘩,字汉宫,与姊姊幼藻乃天生一对幽雅淑女,且以诗文著名,寥若晨星更是凤毛麟角。
贺双卿
清代女诗人,初名卿卿,一名庄青,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
贺双卿自幼天资聪颖,灵慧超人,七岁时就开始独自一人跑到离家不远的书馆听先生讲课,十余岁就做得一手精巧的女红。长到二八岁时,容貌秀美绝伦,令人“惊为神女”。后人尊其为“清代第一女词人”。
傅善祥
太平天国官方文书写作“伏善祥”,字鸾史,中国史上第一个女状元。
傅善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1853年(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才,傅善祥报名参加女科考试后,高中鼎甲第一名。
吴藻
著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书屋诗》等。
顾太清
清朝著名女词人。亦称西林太清。
与纳兰性德(即成容若)齐名,有“满洲词人,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谓,为满洲女词人之冠,被誉为“清代的李易安”。亦能书善画,其“书法秀丽超逸,与其词、画并称三绝”。作品有《东海渔歌》、《天游阁诗集》等。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