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杂剧的艺术成就,关汉卿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元曲杂剧的艺术成就

《全元曲》将元代现存全部杂剧和散曲作品集录而成70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收录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诸佚名曲作者现存的所有作品。

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

12卷本《全元曲》将元代现存全部杂剧和散曲作品集录而成70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收录元代287位存名曲作家和诸佚名曲作者现存的所有作品,包括完整杂剧162种、残剧46种,着录佚目429种,共637种;包括散曲4609支(套),堪称有元一代杂剧和散曲作品的总汇。全书的注释,关汉卿元杂剧的艺术成就,在尊重编著者个人学术见解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吸收近年来海内外学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努力使《全元曲》成为20世纪这一领域研究精华的集成。在所书的每一作家名下,除刊印其作品外,均附有作家小传,介绍其籍贯、简要生平、主要创作活动、前人的重要评述等。每一处杂剧还附有汇集与剧情有关文献资料的〝本事〞,罗列剧目的历史文献和版本情况的着录、版本等内容。本书的问世,填补了中国元曲整理、研究及出版的一项空白。

元曲杂剧的艺术成就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元曲杂剧的艺术成就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赞扬了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英雄形象。如《双献功》、《燕青博鱼》、《还牢末》、《争报恩》、《李逵负荆》等。另外,元杂剧中也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反映故国之思,鼓吹出世避世,宣扬宗教鬼神迷信的作品。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元朝最高的艺术成就是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13世纪后半期-14世纪)。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蒲、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其内容。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西游记》杂剧共六本二十四折,它打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短小体制,成为北曲长剧的范例。当然,在杨景贤之前,打破四折一楔子的人也不是没有。据载,郑光祖的《程咬金斧劈老君堂》、张国宝的《罗李郎大闹相国寺》为四折二楔子,五折的有《。

《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超值金版)》绚丽多姿的文学华章,千锤百炼的名言佳句,代代相传的珍贵文字,世世吟诵的雅韵绝唱。领略经典魅力,品赏名著精髓汲取历史智慧提升人文素养,中国文学长河里的三朵奇葩华夏文明宝库中的三座高峰。

上一篇 2023年04月16 23:08
下一篇 2023年04月16 17:00

相关推荐

  • 杨柳依依诗句,杨柳依依柳色青的诗句

    ①《诗经·小雅·采薇》(先秦)佚名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

    2023年05月03 250
  • 描写飞鸟的诗句,关于飞鸟的诗句古诗

    小时候的夏天,总少不了蝉鸣、西瓜,还有那飞行的小精灵—蜻蜓。有人说:夏天是蜻蜓的季节。在炎热的夏天,在水边会常常见到飞行的小精灵——蜻蜓,关于飞鸟的诗句古诗,给夏日增添了一抹活泼的艳色。,欣赏有关蜻蜓

    2023年06月04 215
  • 怀才不遇的诗句,描述怀才不遇的诗句有哪些

    1.《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

    2023年05月24 228
  • 蜻蜓飞得低下一句,蜻蜓飞得低下半句是什么

    元宵佳节过去了,相信大家猜了很多谜语。315是一个打假的日子,蜻蜓飞得低下半句是什么,也过去了。这里,思香要对谜语中的一些假的、错的谜语进行揭露,请您指正。这个谜语其实是一个改编谜语,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2023年05月20 269
  • 唐诗宋词元曲十四行诗,唐诗宋词元曲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像中兴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这班人把对联发展到了最高点。我们中国几千年

    2023年04月13 223
  • 善恶到头终有报的全诗,善恶到头终有报顺口溜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

    2023年04月30 232
  • 兄弟的诗句,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

    一、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出自先秦《毛诗·小雅·常棣》。水鸟困于原野上,表达兄弟情义的诗句,兄弟有难急相救。这句话以水鸟受困比喻兄弟有难,强调了兄弟急难时候互相救援的手足亲情。二、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2023年05月23 302
  • 月亮思念的诗句,以月表达思念的诗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023年05月02 309
  • 怀念母亲的经典诗句,七言祭母文

    今天是母亲节,是属于母亲的节日。有人说,因为上帝无法无时不在,所以,创造了母亲。从咿呀学步到长大成人,母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我们的成长伴随着母亲的苍老。今天,七言祭母文,发一个朋友圈,送给妈妈最深情的

    2023年05月11 274
  • 带有春风的诗句,含有春风的诗句100首

    春天来了,站在阳光下,一阵风吹来,没有寒意,只有清凉,那是春风的模样。当春天吹拂大地的时候,带来了希望,带来了生机。春风吹过你的耳边,似乎在低低地说:快醒来吧,春天来了。在田野上,在山岗上,春风催开了

    2023年05月08 225
  • 形容食物美味的诗句,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诗人的世界里。不论是怎样的美食。只要一入了诗词。又有诗意又好吃。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关于美食的诗句:1、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2、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

    2023年04月20 240
  • 桂花飘香的诗句,最经典桂花诗

    诗里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在秋日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明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明月,秋天的花也很美。也许,秋花没有春日鲜亮灿烂,秋天的花,别有一番风致,不信,你来看。10首秋花诗

    2023年05月26 28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