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诗句,2023年春节人间烟火气

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是我们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浓厚的过年氛围中,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今天,晚君精选出20首描写春节的经典诗词,在感受诗词魅力的同时,也给大家送去新春的诗意和

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是我们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在浓厚的过年氛围中,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今天,晚君精选出20首描写春节的经典诗词,在感受诗词魅力的同时,也给大家送去新春的诗意和吉祥。

腊八节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2023年春节人间烟火气,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

民间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小年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

《木兰花慢·送灶》

杜文澜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

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

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

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

芳时。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

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

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

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民间把每个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日称为“过小年”,预示着新年即将到来。

在清朝之前,民间传统的小年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小年前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年货、扫尘和祭灶。

1、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宋代·王安石《元日》释义: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2、诗句: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出自:宋代·陆游《除夜雪》释义:盛。

除夕

《除夜》

戴复古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

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在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

在国人心中,除夕具有特殊意义,在那天,漂泊再远的游子也要赶着回家和家人团聚。

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如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守岁等。

正月初一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等。

正月初二

《拜年人》

苏泂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

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

这一天,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家 、岳母拜年。这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也称“迎婿日”。

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日》

韩淲

新年喜共闲僧语,薄暮明灯下纸帘。

活火慢煎茶渐熟,呼童时把炭来添。

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通常不会外出拜年。

这一天,凡宅旁有井之家,早晨拿香火、素菜供于井栏,并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名曰开井;

有些地方,人们扫积尘于箕中,加上敝帚,倒在路口,以示送穷。

正月初四

《蝶恋花》

沈宣

接得灶神天未晓,爆仗声喧,催要开门早。

新画钟馗先挂了,大红春帖销金好。

苍术堆炉香气绕,黄纸神牌,上写天尊号。

烧过纸灰都不扫,日斜人醉和衣倒。

农历正月初四,这一天为“羊日”,有“三羊(阳)开泰”的说法。

初四这天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接灶神,迎五路财神。

正月初五

《竹枝词》

蔡云

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

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人们烧鞭炮,到处串门,以喜庆气氛带旺人气。

还要拿起扫帚把垃圾清扫出门,意指把脏东西都赶出去,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正月初六

《晦日送穷》

姚合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在中国各地,人们开始出门活动筋骨,各类商店也开始复业。

这一天也表示旧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正月初七

《和汴州李相公勉人日喜春》

戴叔伦

年来日日春光好,今日春光好更新。

独献菜羹怜应节,遍传金胜喜逢人。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踏梅花落已频。

东閤此时闻一曲,翻令和者不胜春。

正月初七,又叫“人胜日”“人庆”等,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在这天,家长不能教训孩子。很多地方也有吃饺子,摊煎饼,登高,吃面条的习俗。

正月初八

《春日田园漫兴》

王渐逵

人日已过还谷日,梅花开尽见桃花。

抛书扫榻惟耽枕,戒酒逢人祇啜茶。

大年初八是“谷日”,传说是谷子的生日。

在汉族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如果这天天气晴朗,则预示这一年稻谷丰收。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玉皇会》

佚名

初九行年拜玉皇,天日贺诞宿焚香。

炮鸣夜起声无断,祈福求财辇灵光。

王母瑶池摆盛宴,赐仙美酒玉琼浆。

嫦娥闻乐翩翩舞,遍撒花瓣润世芳。

正月初九俗称“天公生”,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

正月初十

《新年十日歌·初十》

佚名

年初十,地生日。

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

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

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

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

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正月初十是“石头节”,这一天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

凡是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需要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

所以也称为“石不动”或“十不动”。

正月十一

1、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唐代〕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释义: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乱。

《正月十一日》

平慧

归宁之日走娘家,子婿相携敬意嘉。

好客亲翁开心笑,残羹剩饭礼香茶。

正月十一,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

5.关于新年的诗句 1、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唐·孟浩然《除夜有怀》 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初九庆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中国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

张甫升

大年十二剪刀藏,鼠嘴捏牢人健康。

烤火搭棚灯订购,舞狮擂鼓戏高亢。

这一天的民俗活动还有藏剪刀,收旧鞋,人们也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

新年诗句

正月十三

《辛丑正月十三上灯闲吟》

沙柳

花灯排比俏,红火挂危檐。

盛日星移树,群仙笋冒尖。

牵牛春种地,射虎月开帘。

藏前流金彩,升平气象添。

正月十三,被称为“灯头生日”。

关于新年的诗句如下:1、江南流萤《新年》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宁,六出好耘田。2、刘长卿《新年作》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

新年诗句

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

正月十四

《人月圆》

李持正

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乐事,华灯竞处,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重携。

更阑人散,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正月十四,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到了这一天,年基本已经过去了,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日夜至京师观灯》

高启

天街争唱落梅歌,绛阙珠灯万树罗。

莫笑游人来看晚,春风还似昨宵多。

意思都是希望在正月十六这一天,通过出去走,出去遛,解除一年的病痛之灾,让全家人身体健康,顺顺利利。

二月二

《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正月过后第一个重要民间传统节日。

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

宋代诗人詹初有一首《新春》:

“岁月新更又一春,迎春还是旧年人。愿除旧妄生新意,端与新年日日新。”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新的气象。

祝大家爱人常相伴,美梦都成真,万事如意,虎虎生威。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17:45
下一篇 2023年05月02 03:47

相关推荐

  • 带朱的诗句,朱开头的浪漫诗句七字

    金钱花,六月开花,叶花似菊,芳香四溢,花如铜钱,故名。又名旋覆花,北宋医家寇宗爽云:“花缘繁茂,朱开头的浪漫诗句七字,圆而覆下,故曰旋覆。&34;或“夜落金钱"。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2023年05月14 230
  • 红楼梦中咏白海棠的诗句,红楼梦中的诗词佳句

    文,高曰宝玉突然想起湘云,立逼着贾母将湘云接过来,湘云来后,一边报怨为什么不叫他,一边快速写了两首。其一: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兰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

    2023年04月19 275
  • 银杏叶的诗句,一片银杏叶一片情诗句

    那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灿烂无比,如同是给大地铺了一层松软的地毯,把大地装扮得格外亮丽。树叶在空中盘旋,时而飞上天,时而落下地,好像在和大家捉迷藏。一起来看看关于银杏叶的唯美句子。1、银杏树黄时,飒爽英

    2023年05月24 317
  • 我与春风皆过客下一句,我与春风皆过客全诗原文

    我国的古诗词,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文学体系,在诗词的文坛上孕育出很多经典的名句和很多优秀的才子佳人,他们挥毫泼墨,或是诉说自己难以言表的心事,或是慷慨激昂谱写着锦绣华章,我们每次品读诗词,都会身临其境,

    2023年04月11 218
  • 赞美果实的诗句,描写春天果实的诗句子

    九月,这些诗句值得摘回忆2020的前几个月,铺天盖地的疫情新闻让人心碎,但有一档节目陪伴着我们度过了那段日子,那就是已经播出了五季的《中国诗词大会》。醉倚银床弄秋影.《和裴杰秀才新樱桃》——唐·杜牧新

    2023年05月21 238
  • 煮酒论英雄下一句,煮酒论英雄怎么接下句

    这一年的初夏时节,和风暖阳,曹操心情很好,正在后花园中散步,忽然他看到园中的梅子熟了,不由得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桩往事:那是一场高强度的急行军,曹操和将士们走了一天一夜,滴水未进,人困马乏,眼看快一步也

    2023年04月14 298
  • 代表夏天的诗句,描写夏天的经典诗句

    在诗词里,拥有诗意的四季。春天有“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景。夏天是“听取蛙声一片”的畅快。秋天是“枫叶红于二月花”静美。冬天是“飞雪迎春到”的欣喜。在诗词中,四季皆美。那些诗词中的字字句句,感动你我。《

    2023年04月23 231
  • 含有海的诗句,关于海的古诗100首

    大海,或汹涌,或浪漫,关于海的古诗100首,或温柔。每个人眼中的大海都有不同的意义与色彩,这便是大海的魅力,你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你能想到哪些描写大海的诗句,最喜欢哪句呢?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023年05月11 235
  • 关于传统节日的元曲名称,关于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散曲,关于家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盛于元朝、流行于明清的新诗体。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散曲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不同阶层的丰富情感,在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绽放出雅俗共赏的流光溢

    2023年04月17 212
  • 长歌行古诗意思解释,《长歌行》原文及翻译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名篇。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阳春:温暖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

    2023年05月22 283
  • 风雨送春归全诗,风雨送春归电视剧免费观看高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来是《咏梅》这首古诗的其中两句诗词,描写了风雨飞雪的一个场景和具体形态。词语的正确使用,对诗词的有效意境表达,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词语的正确

    2023年05月10 282
  • 坚守的诗句,表达坚守初心的诗句

    炎炎烈日的气息在西北边陲显得尤为浓厚,每日不懈的训练,汗水的流淌,表达坚守初心的诗句,让每个人都更加充满力量,红色血脉的传承,让大家坚守着忠诚与担当。每个人忠于这个国家与人民,也忠于这一身军装。让我们

    2023年05月22 26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