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精于勤下一句是什么,业精于勤接龙下句

【讲话原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讲话原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2013年3月1日)

业精于勤下一句是(荒于嬉;),行成于思下一句是(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出自韩愈·《进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

【出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出自(唐)韩愈《进学解》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

业精于勤下一句是什么

诸葛亮《后出师表》

【原典】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释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完成蜀主刘备生前巩固蜀汉政权、兴复汉室江山的愿望,他先后六次率军队攻打魏国,争夺中原。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又一次集结军队,出兵北伐。出征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后出师表》的呈文,分析当时的形势,表示北伐的决心。文章结尾,他写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躬”,是恭敬谨慎,“尽瘁”,是竭尽心力,“已”,是停止。整句话是表示自己要竭忠尽智地拿出全部力量,至死方休。虽然有史学家认为《后出师表》并非诸葛亮所作,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字却准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在中华历史文化中,业精于勤接龙下句,诸葛亮是人们心中智谋出众与忠诚敬业的历史表率。,

历史上,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状态兢兢业业一生的人物有很多。诸如魏征、文天祥、史可法、于谦等众多股肱之臣,都是为国为民至死方休,他们奉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把毕生心血和才华都奉献给国家与人民;而帝王肩负家国兴衰,亦不乏有勤勉终生者,比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他的自我要求就是“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在位十三年,日理政事,终年不息,朝乾夕惕。在当代社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榜样更不少见。比如,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强忍肝癌病痛艰苦奋斗,被誉为“人民的好公仆”、“共和国的脊梁”,将工作热情奉献到了生命的最后。再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廖俊波,在南平工作期间,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最后因公殉职于蓝天苍茫下。这样的人生,正如他所写的一句自勉之语所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1、业精于勤下一句: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2、出自唐代韩语《进学解》。3、译文:学业的精深来自辛勤的努力,(学业的)荒废是贪图玩乐造成的,品行要认真思考才能养成,随随便便就会毁坏。这句话现用于说明勤奋对于。

业精于勤下一句是什么

当然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状态,是一种敬业精神的极致体现,是愿为一项事业兢兢业业,愿为一种理想夙夜在公,愿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这种敬业精神与每一位工作者都息息相关。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者,无不具有这种对工作对事业的奉献、勤奋、刻苦、执着、专注的精神品质,这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韩愈在《劝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事业精诚于勤奋认真,而荒废于嬉闹草率。

业精于勤的下一句:荒于嬉。业精于勤的下一句:荒于嬉。诗词名称:《进学解》。本名:韩愈。别称: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韩文公。字号:字退之。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768年。去世时间:824年12月25日。主要。

业精于勤下一句是什么

上一篇 2023年06月05 07:48
下一篇 2023年05月01 04:23

相关推荐

  • 元曲的词语和特点,元曲形式上的特点

    元曲、唐诗和宋词鼎足并举,是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元曲有哪些文学特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描绘和书写的对象不限美丑雅俗,表现力丰富宽广,备受文人青睐,成为元代文

    2023年04月13 259
  • 一去三十年上一句,一去三十年是什么诗

    译典2021.11.17第533期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

    2023年04月12 248
  • 承蒙时光不弃下一句,承蒙时光不弃,往后余生

    1.你只有走完必须走的路才能过上想过的生活。2.不要指望别人能替你体验生活,该吃的苦就要自己来吃,该有的经历都要一一历练。3.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与磨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坚强的信念。“承蒙时光

    2023年04月25 265
  • 甄嬛传诗句,甄嬛传引用的古诗词

    读此书若只见宫斗,甄嬛传引用的古诗词,犹如读《红楼梦》只见情爱、读《金瓶梅》只见淫邪、读《西游记》只见神通、读《天龙八部》只见武功,殊非正解,读此书当见“众生皆苦、悲天悯人”八字,作者亦有传诗文之意。

    2023年04月10 280
  • 除夕诗句,除夕的最佳古诗

    今天是除夕。赏过春天绚丽的百花,感受过夏日凉爽的清风,捡起秋日泛黄的梧桐叶,细听冬日里雪落的声音,走过了四季,除夕的最佳古诗,一年又到了头。,今天是腊月三十,农历虎年的最后一天!每到一年的结尾,心中总

    2023年04月23 252
  • 夜深人不静下一句,夜深人不静后面接一句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上联:夜深人不静,下联:漏断心未宁。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真正的成熟,应该是在“看透问题”的前提下,保持稳重,一下子把问题说个

    2023年05月23 296
  • 月字诗句,带有月字的诗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____佚名《诗经月出》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____王维《鸟鸣涧》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__李

    2023年05月11 221
  • 大江南北下一句歌词,大江南北下一句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千古佳话。和他们浪漫传奇的故事一样流传于世的,还有那首琴歌《凤求凰》。《凤求凰》是琴曲也是一首歌,它迷倒了无数青年男女,成为求爱的古琴名曲。它究竟有何魅力能成为延续千年的爱情童

    2023年04月21 249
  • 卷土重来未可知全诗,王安石卷土重来一首诗

    晚唐诗人杜牧在写怀古诗方面很有造诣,王安石卷土重来一首诗,写出了很多立意新颖,比较有水平的作品,比如他路过乌江亭时写下的这首《提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023年04月17 275
  • 元曲四大家和作品,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品

    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为爱情剧中的传奇;王实

    2023年04月11 273
  • 借酒消愁愁更愁全诗,李白借酒消愁的全诗

    她是“藕花神”;她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她被誉为“词国皇后”;她是柔情与豪气并重的千古第一才女......她,就是号称易安居士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她还是个酒道中人,她的的酒

    2023年05月26 260
  • 描写茶的诗句,有意境的茶诗句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茶的都很多,他们爱茶至深,还把茶写进了诗里,被人传诵。《一七令·茶》唐·元稹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2023年05月28 22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