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正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表明保持初心贵在坚守、难在坚守,也成在坚守。初心易晓,致远惟艰;然惟其艰难,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党员干部惟有坚守初心、矢志不渝,方可善作善成、砥砺奋进。
涵养以静心。“世事惊涛骇浪,心是定海神针。”心若安定,万事从容;心若浮躁,贻害无穷。“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若是不能戒除浮躁,用理智来克制、驾驭不良情绪和一己之欲,就难以气定神闲、沉稳健行。弘一法师李叔同也说,“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因此,他认为“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心有定力,方能笃行。党员干部应心清气正,戒急用忍,以平民意识准确定位、持平和之态坦荡处世、守平凡岗位敬业奉献、行平实作风凝心聚力、存平淡之欲律己修身,做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下一句是: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出处:清代文学家沈复创作的《童趣》。原文节选: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洗濯以净心。“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修身重在修心,修心必须净心。“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对党员干部来讲,净心就要去“污心”,养“廉心”。东汉文学家王逸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南宋后期理学家真德秀在《西山政训》中说:“苟非好修自爱之士,未有不为所污染者。”就是说如果忘记“廉者士之美节、污者士之丑行”的训言,不洁身自爱,则没有不被污染的。只有心净才会思想纯净、行为洁净、干事干净,才会公而不私、廉而不贪、洁而不污。心若不净,必以非分之想、之行,酿就腐败之祸、落下唾弃之名。党员干部一定要检身正己,去私心、断杂念,戒贪心、不妄求,聚民心、干实事。
正确的应该是心之所向,心之所向的下一句是“则或千或百”,出自于清朝沈复所著的《童趣》:“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翻译: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
心之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只有铸魂以立心,胸怀天下、大道为公;诚意以正心,识辨正邪、正道直行;涵养以静心,沉静执着、矢志追求;洗濯以净心,严守法纪、干净干事,才能坚守初心、勇毅笃行。(寒山石)
“心之所向”的下一句是:“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原句:“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译文:夏天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声响,我暗自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