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苏梨读诗
1、《诗经·国风·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描写桃花的诗句如下:1、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春江细雨不须归。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3、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每到春日桃花盛开,欣赏桃花的诗句,就会想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两句诗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寓意美好。用鲜红怒放的桃花喻指姑娘出嫁,婚后的日子就像这桃花一样红红火火;后两段又用桃树的果实和桃叶希望这对新婚夫妻子嗣绵延,家庭和睦,这样美好的诗句,在这美好又充满生机与活力春天里不免让人怦然心动!
2、《题都城南庄》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译。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众多桃花诗中,我想大概最有名,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这一首了。的确,崔护也凭这短短的28字在我国诗词文化史上占得一席地位。
过了几天崔护又来到这里,却远远就听到一个老汉的哭声,走近询问才知,自那天后绛娘就一病不起,已经撒手人寰了!崔护听闻,不禁失声痛哭,赶紧进屋抱着绛娘便开始呼唤:“我来了,我来了,我在这,我在这。”经过崔护这一番呼唤,绛娘却慢慢睁开了眼,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不禁感叹,爱情的力量真的是伟大的,可以挣脱一切束缚,甚至可以感天动地,超越生死!
3、《桃花庵歌》
写桃花的诗句如下: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译文:今日再来此地,那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主题:这首诗以“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
明·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来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贱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
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
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惜为谁开。 崦里桃花 作者: 顾况 崦里桃花逢女冠,林间杏叶落仙坛。老人方授上清箓,夜听步虚山月寒。 题百叶桃花 作者: 韩愈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应知侍史归。
开篇六个桃花连用,可见作者对桃花的喜爱,同时又用桃花暗喻隐士,愿以花、酒为友,远离俗尘凡世,功名富贵。别人都觉得我有点疯癫,可我却笑他们太过肤浅,低三下四,奔波劳碌追求来的功名利禄,到头来都化作俗世中的尘埃。这种旷达乐观、不追名逐利的自然心境,在如今这喧嚣浮华的社会里更加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4、《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唐·杜甫
关于描写桃花的诗句整理如下:1、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二首》2、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3、满树和娇烂漫红。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5、《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
曾记,曾记。
人在武陵微醉。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解释:忽然遇到一片桃林,在小溪两岸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十分。
这首小词我特别喜欢,作独具巧思,写桃花全篇却无一“桃花”二字,偏用其他花引出桃花。
6、《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