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82首古诗词
穿越时空的思念 -【竹笛】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2:08
《大德歌·冬》关汉卿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古曲今译:
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不由得自主的让人不悲伤心碎,消瘦憔悴得有如梅妃那样,失去了往日的风韵。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独自一人在闺房中冷落无奈,有谁来理睬与慰问?不过是一个倚着栏杆、遥望远处归人、面容憔悴的妇人罢了!
注释解说:
品鉴鉴赏:
①
这支小令,多半内容反映的是闺中少妇绝望的心情。开头两句“雪纷纷,掩重门”,点明季节,说年冬腊月,大雪纷飞,造成交通阻塞的困难,远行人就更不易归来了,少妇不能不为之心碎。在这个时候,要表露少妇的感情再也容不得半点含蓄,因此第三句接着直抒胸臆,明白写出了“不由人不断魂”的惨痛句子。第四句“瘦损江梅韵”,以梅妃的故事作比,表明思妇由于怀念远方丈夫而变得削瘦,失去了往昔的风韵。第五句“清江江上村”,是化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等词句的意境,进一步表现少妇的孤寂与悲痛之情。第六句“香闺里冷落谁瞅问”,是少妇发出无可奈何的慨叹。
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②
阳春曲(题情)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 阻越情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天涯。驻马听·吹 白朴 裂石穿云,玉。
小令的重点句则是最后的“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在大雪纷飞,家家紧闭重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在漫天风雪中,惟有她依栏远望、凝思,表达思念之情的深沉严冬都封杀不了。“好”字意义双关,下得非常妙,它似是修饰“憔悴”,用作甚辞,有“很”“太”等意,寄寓着作者深厚的同情,但也有更多的赞赏之意。此句一扫上文所言绝望的情绪,显示出一个少妇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强的性格。有此一句,才显出此曲的精妙之所在,它可以使全篇的消沉气氛为之一振。
③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元曲《卖花声·怀古》,希望大家喜欢。卖花声·怀古 元代:张可久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
此曲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前后矛盾对立的写法。前面几句极写少妇的绝望心情,经彩笔左涂右抹,色调越来越浓,似乎已经绝望到底,而最后一句,则急转直下,一反常态。这样,先抑后扬,更富有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④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约生于金末,卒于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四大家之首。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天净沙·夏 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
我们倡导终生学习!
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