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2 14:1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通讯员 金慎言
南源村在丰惠镇西南,其村落依山傍水。村后山岭延绵,树木葱茏;村前南溪蜿流,田畴平展。古时崇尚“堪舆” ,《 易卜辞上》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而南源诸山可谓藏风纳气之地,故青山有幸埋忠骨矣。
据《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之二十九,舆地志十,茔墓记载: “龙图学士赵子潚墓,在瑞像寺前,刘汉弼墓北。侍郎刘汉弼墓,在县西南十里,瑞像寺前。 广州知府赵良坡墓 ,在西溪湖眠牛山。 县尹林希元墓,在县西南,瑞像寺左。郎中刘谏墓,在南岙覆船山。”
龙图学士赵子潚墓
全诗: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龚自珍 朝代:清代 出处:《已亥杂诗之一》释义:将士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
赵子潚墓,南源村民 沿袭上辈说法,都叫赵王墓。墓穴位于象鼻头的一个较为开阔的山岙里,与刘汉弼墓仅一垄之隔。据明赵若虚断碑词云:“嗟我龙图公,丘墓象山里,洪雨颓高冈,年深失修理……虽有宰木生,盗之光如洗。石虎樵磨刀,石羊牧玩戏。石马眠竹篱,石人卧荒地。乘有一碑铭,先代胡公制。上下除龟龙,高约丈三四。刻石颂功勋,密密皆文字……此碑虽可亡,口碑犹未已。”该墓规格甚高。至明代,宰木,石虎、石羊、石马、石人、碑铭均已破败狼藉。唯宋史有关赵子潚记载,仍赫然在目。
赵子潇,字清卿,幼年亡父,发愤苦读,宣和六年(1124)进士。任余姚知县时,途经上虞,为虞山舜水的秀美所吸引,定居上虞。南宋乾道二年(1166)卒,享年66岁,葬瑞象山。元至正年间,《己亥杂诗》青山处处埋忠骨,祀乡贤。,
赵子潇初入仕途,敢于担当。任衢州推官时,辅佐州官修筑城防工事,添设器械,后苗、刘敌兵攻城,他率领军民奋力抵抗,打退敌兵,保全衢州城。身居要职,廉洁奉公。后调任宣州,又升任吏部,至户部,总管江淮军马钱粮诸事,各部门赠送财物,每月常有千缗,全部归入国库。他以民为本,关心民瘼。任两淮转运副使时,姑苏(古苏州地区统称,今指苏州、上海、浙江北部)发生饥荒,灾民约四十余万,他每天供米一千二百余石,救活难民无数。太湖大水,皇上派子潇去巡视,他因势利导,水患平息。他保疆守土,有勇有谋。金主完颜亮背叛盟约,赵子潚献上助军钱十五万缗,立足于战,操练士兵,演习“鹅鹳鱼丽阵”, 受皇上赞赏。调任明州知州、沿海制置使时,海盗被擒获,海上航行畅通……赵子潚,上虞乡贤高山仰之。
出自龚自珍 的《己亥杂诗》。全诗如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如下:英勇的战士战亡在外,青山绿水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侍郎刘汉弼墓
原坟墓四角有石亭四座,石阶下有翁仲、石虎、石羊各一对。侍郎墓毁于上世纪之“文革”, 现墓穴残骸尚存,还有无头翁仲一座。墓志铭石碑尚有磨损,安放在南源村办公室里。
刘汉弼,1217年中进士。1220年任江西安抚司干官。1223年任浙西提举茶盐司干官。1236年入朝任职召试馆。1237年迁校书郎。1240年任嘉兴军府,兼官内劝农事,节制澉浦、金山水军。1242年,召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1243年任监察御史,深得理宗信任,与同时代的杜范、徐元杰并称“淳祐三君子”。 在御史任上,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成为刚正不阿的反腐斗士。他一连弹劾了宰相史嵩之的亲信钱相、吴愈、濮斗南、叶贲等数名身居高位的佞臣庸官,整肃朝纲,力挽风雨飘摇的南宋皇朝。于淳祐五年(1245年)正月初三日暴病而亡,时年58岁。这是南宋王朝 至今还未被揭开的谜。
广州知府赵良坡墓
赵良坡墓,己圮,2017年秋,新认定在眠牛山之巅,座南朝北。
县尹林希元墓
林希元墓己圮,2017年秋,新认定在瑞像寺左不远处的山岙里。
林希元(生卒失详),号林长子,浙江天台人。元至正壬辰(1352),由翰林应奉出任上虞县尹。廉而有守,历官四年,始终如一。妻、子脸上恒有饥色,希元处之泰然。当时,白马湖、西溪湖被豪民所侵占,甚妨水利,乃定垦田数,湖始复旧,自是岁旱,民得以赖。著《西溪湖赋》。并议重修明伦堂,续修邑志。尝请立箕子庙于辽东,祀董仲舒于庙廷,皆有功于名教。后擢升南台(在福建)御史。任命刚下达,不意去世。家贫无能殓葬,本邑义士赵汝能购买棺木,刘坦之捐山,葬瑞象之原。著有《长林存稿》。祀名宦祠。其子在上虞安家。
郎中刘谏墓
刘谏墓己圮,2017年秋,新认定在覆船山中部山湾里,旁有山涧。
刘谏,字正言。是大儒刘履的堂侄,他生性颖悟,从少跟随刘履学习,才学长进,远近闻名。在明朝永乐年间,受到乡县推荐,授予广西灵川知县一职。灵川县地处偏僻,瑶族习俗不同,号称难治。刘谏上任之后,开诚布公,平等相待,先教育,后刑罚,使违法瑶民皆自悔改,一方得以安宁。
刘谏以丁父忧离任,百姓遮道挽留,不忍离别。三年之后,起任刑部郎中。灵川百姓听到刘谏丁满起复的消息,向朝廷写信申请,恳请刘谏再来担任知县。朝廷同意请求,刘谏复到灵川,百姓欢呼相庆。后,刘谏又以母亡丁忧。三年之后,灵川百姓再次向朝廷请求,刘谏第三次担任灵川知县,历任九年,教化大行,百姓安居乐业。
跪像背后墓阙上有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后调任福建永春,以改任江苏常熟知县,政教不减灵川。卒于官,士大夫写诗追思,集有《哀颂集》,时称“清白循吏”。
当今南源村规划王牌岭以北部份山林,共12.62公顷,为忠孝文化创意区,将南源村打造成文化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为特色的旅游胜地,接轨祝家庄、凤鸣山景区,凸显西溪湖文化的魅力。赵良坡、林希元、刘谏三墓,虽在民国禁山区内,因墓穴规格不高,年代久远,具体方位已很难辨认。村委根据史料记载,聘请有关专家察勘,已于2017年秋选定墓址。下一步修建山林游步道,整理沿山风景带,新修五古墓纪念碑,及其周围配套性建筑。五座古墓将成为传统忠孝文化的教育基地。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全诗就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是一则对联,通常用以教育人要做忠贞之士。其中“青山”“白铁”表示事物的名称,是名词,“有幸”“无辜”分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