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元曲的源头,唐诗宋词元曲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

元代,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执掌政权的朝代。这个朝代在历史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今天咱们不谈政治,只讲文化。

元代很短,但文化的话题不少。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涌现了一种辉煌的文化。这迟到的文化,就是中国的戏剧。

唐诗起源于于唐朝,宋词起源于宋朝,元曲起源于元朝,不过要说诗起源于什么时候,就要早几千年,诗在唐朝时最兴盛,词也是一样的,它是当时歌女演唱的词, 兴盛在宋朝,好比现在的歌词,元曲是兴盛于元朝,是戏曲的词和调。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三座里程碑式的文化表现形式,其中元曲就是“迟到的文化”的具体的表现形式。

以词来说,其源于唐曲子,唐曲子则出于隋唐燕乐,宋词是倚声而作,就是先有调,再按其所奏乐曲配词吟唱。又《宋元戏曲考》载:就元曲三百三十五调其渊源,出于宋代大曲十一、唐宋词七十五、诸宫调二十八。当时,文人便作另一种文学发展而拟。

元曲的出现相对于世界戏剧史的发展进程实在是太迟了,这一迟多长?一千多年。

因此当元曲出现时,就像一种长久失落会引起强力反弹一样,中国的戏剧文化达到了顶峰。按照王国维先生的说法,元曲已经进入了世界坐标,而且毫无愧色。

中国文化史上又增添了一些名字,例如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等。如果再往下追溯,等到明清两代,还有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一众戏曲学家。

宋代灭亡后,蒙古人的马队占领全国。新的统治者不谙汉文,不喜汉人典籍,却喜欢观赏歌舞表演和小品表演。上行下效,戏剧的产生有了观众基础。

唐诗宋词元曲,再则,戏剧本身不同于唐诗、宋词,它的内容必须包含比较激烈的矛盾对立和情节冲突,才能推动剧情的发展。这是戏剧的必要条件。

遗憾的是元代以前,君子要求“温良恭俭让”,要求“以和为贵”。这从根本上与戏剧是背道而驰的,它贬斥了戏剧冲突。而当冲突发生时,君子需要“中庸”、“节制”、“互敬”的方法解决冲突,这显然又和戏剧冲突所需要的尖锐、紧张分道扬镳。

元朝贵族

元曲的表现形式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既可以在剧中制造强烈冲突,将观众带入其中;又辅以精炼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观众看了就明白表演的内容。

唐诗宋词元曲的源头

这种表现形式势必会在观众中引起共鸣。而这种共鸣来自于创作者对时代痛点的把握,来自于创作者对朝廷黑暗腐朽的唾弃,也来自于创作者对民间生活细节的熟悉。

我们熟知的中国文化史上的大文豪、大诗人多是朝廷官员,再不济也是抑郁不得志的文人,他们都是中国文化滋养出来的的谦谦君子形象。他们的文化高度使他们很难“看到”民间阶层的生活状态,即使描写民间疾苦也是为了某种目的,或抨击政治对手,或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

辛弃疾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

而元曲的这些成功作者和他们不一样。

其次,元代的身份等级制度又让汉文人们在身份上很难认同新朝代。你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就让人直接联想到刚刚灭亡不久的赵宋王朝,而大家都可以称得上是 “赵氏孤儿”。

生活上更达不到元代之前的那些文人政客们达到的人生巅峰。

他们这群人只能苦寻出路,一部分有才情的人混迹于越来越火热的表演团体中,为他们打造话本维持生活。

唐诗宋词元曲的源头

这些文化人们混迹于底层,他们摈弃了前人们从政治上找寻对手的方法。因为,在他们看来如果把对手看成政敌,那是高看了他们。而现在这些高管们,政客们在他们看来就只是流氓、无赖。

并且他们也并没有高看自己,也当自己是顽童、泼皮。以泼皮的身份来对付流氓,门当户对,旗鼓相当。

关汉卿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关汉卿

这是关汉卿的生命告示。他是元代戏剧学家的代表。他落拓不羁、口无遮拦,却蕴藏惊世才华。他就是要用夸张的话语、不留余地的表达方式向沉疴腐朽的黑暗宣战,他抨击的是整个无赖的王朝。

你看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为什么能够感天动地?

一个民间底层只知平静度日的柔弱女子,没有任何理由就遭到迫害,滑稽的是这种迫害完全没有逻辑和动机,而这种迫害却真实发生了。以至于面对死刑时窦娥居然连一个“加害者”都找不到,只能责问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整部剧作就是在荒唐的氛围下进行,荒唐的张驴儿父子,要以“父子”娶“婆媳”;荒唐的赛卢医,太医出生,不知医死了多少人,何尝怕人告发;

窦娥冤

你再看他的《救风尘》。妓女宋引章嫁给了花花公子官二代周舍,本以为“一脚踏进富贵窝,此生再不愁钱财”。谁成想,婚后的宋引章是受尽了虐待还不能脱身。她把婚姻苦闷向同是妓女的好姐妹倾诉。赵盼儿用风月手段勾引作弄周舍,最后骗得了“休书”解救了宋引章。

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唐诗,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开放时期的唐代社会生活的文学纪录,是当时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丰富多采的生活感受和复杂曲折的思想历程的反映,是他们的心理素质、情感幻想、思维方式及其面对经济、生活、边疆战争、羁。

这个故事中美女用手段和智慧向权贵无赖下套,最终取得胜利。其中的语言和情节的设置让观众畅怀大笑。在观众的笑声中,关汉卿完成了对无赖王朝的胜利。

救风尘

这就是戏剧的魅力。就像低到尘埃里开出的花儿一样,虽然根植于底层民间文化,但难掩光华。

因此,戏剧在后来的地位越来越高。连最有文化等级的君子们,也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仅元代的《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就已经让大批文人们自叹弗如了。

戏剧在中国完全站稳了脚跟。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22:06
下一篇 2023年04月10 07:05

相关推荐

  • 牡丹亭杂剧还是元曲,牡丹亭是散曲还是杂剧

    学习强争上游易混易错题-汤显祖、关汉卿、王实甫这个系列我相信会让很多学友纠结,著作全都是三个字,作者也全都是三个字,很容易犯错。即使记住了,看题也需要时间选择,因为题的相似程度太高,是没办法记选项的。

    2023年04月11 250
  • 风的诗句古诗,有意境的带风的诗句

    炎炎夏日,每个人都希望吹到一股凉爽的风。风,一年四季都有,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严冬风力重,寒谷鸟声幽。十首有关风的古诗词,体会风之妙,尽在其中!大风

    2023年06月01 270
  • 元曲英文王实甫

    四大古典名剧之元代的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的汤显祖《牡丹亭》归纳后你会发现原来答案竟然都这么简单!1.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推荐:西南大学出版社出题:西南大学出版社音乐分社)A.关汉卿B.

    2023年04月10 290
  • 对感情彻底死心的诗句,暗示缘分尽了的隐晦诗句

    1、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卓文君《白头吟》对感情彻底死心的诗句举例如下。1、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2、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3、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4、独自立瑶阶,透寒金

    2023年04月23 257
  • 双击评论66下一句,双击评论六六六下一句

    第三届《征途手机版》6V6跨服争霸赛已进入最终决胜阶段,来自各个服务器的共计27支战团将在这里展开长达三周的激烈对抗,双击评论六六六下一句,并最终诞生九大服务器里的最强战团,获得至高无上的荣誉!一个战

    2023年05月13 212
  • 形容父亲的诗句,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

    天府自古温润,成都的历史文人善于用委婉的诗词化解“中国式父亲”的严肃和深沉,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把训诫变成教诲、期待、思念甚至包容呈现在信笺之上,也深植在孩子的记忆中。让我们通过9首诗词,一起来看看

    2023年05月24 246
  • 描写泉水的诗句,描写趵突泉诗句唯美

    描写趵突泉诗句唯美,趵突泉,东临泉城广场,北望五龙潭,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风景优美,吸引了

    2023年04月22 268
  • 重阳诗句七律,快乐老年七律诗

    晚照红黄远岭烟。高风吹破树丫天。烟波江上朦朦岛,苇叶湖边浅浅舟。响过蝉歌空寂寂,声余钟鼓荡悠悠。重阳祈寿登高处,孤月思人照小楼。    重阳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2023年05月09 260
  • 仲春的诗句,描写仲春景色的诗句

    农历二月,已是仲春。晋陶渊明在《拟古》诗之三中说:“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仲春之月,描写仲春景色的诗句,大地春暖,草长莺飞,万物生机盎然,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留下了美妙的诗

    2023年05月09 215
  • 福寿安康下一句是什么,60岁生日简短贺词8个字

    用清晨的阳光沐浴,给你舒展;用清新的空气洗漱,给你舒心;伴清莹的雨露散步,给你舒情;向美好的一天欢呼,给你舒怀。用快乐的词汇凝聚,给你祝福。农历九月二十六日,佛光普照。平安喜乐顺遂无虞皆得所愿下一句是

    2023年05月25 216
  • 古诗清明的作者是谁,《清明》古诗杜牧

    《清明》是否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歧见纷纭。唐代文学学会会长陈尚君教授声称,《清明》“应该是南宋后出现于民间,到《千家诗》方附会给杜牧”(《唐诗求是》)。2020年4月,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

    2023年04月09 306
  • 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上一句是什么,半江瑟瑟半江红上一句古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有多少文士,就有多少他们眼中笔下的江南。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

    2023年05月26 29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