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三日下一句,大雪三月下一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天给人的印象总是寒冷与萧瑟。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触间,一遇见冬天,只让人觉得浪漫、温暖。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中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冬天给人的印象总是寒冷与萧瑟。然而在古代文人的笔触间,一遇见冬天,只让人觉得浪漫、温暖。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中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冬天里,晶莹剔透的雪花因为有了古人的精神意趣,而变得妖娆多姿。

古人笔下的冬日,有大雪压枝的松竹、傲雪绽放的红梅、暖意融融的火炉、鲜香四溢的烤肉、沁人心脾的温酒、化雪烹煮的香茗……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冬景图呈现在人们眼前,似乎万物不再萧瑟,生活充满雅趣。

赏雪觅知音

雪是冬天的象征,也是冬天的标志,更是冬天的常景。对于文人墨客来说,如果冬日无雪,似乎少了冬的神韵,就像一幅静美的画色度没调好,让人有些败兴;抑或是画龙没点睛,失去很多风情与雅致。

当雪花漫天飞舞之时,整个大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就连远山也一片洁白,天与地与山浑然一体,仿佛令人置身于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如此唯美的景色,让唐代诗人祖咏心动不已。当年祖咏去长安赶考,适逢降雪,望着窗外白茫茫的大地,以及远处被积雪覆盖的终南山,祖咏写下了著名的《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山在长安城南郊,这是长安人心心念念的后花园。长安一夜大雪,太阳初升,万物分外明媚。远望终南山,主峰顶着皑皑白雪,就像戴了一顶雪绒花的帽子。白雪反光,增添几分亮色。渐渐地,暮色降临长安,斜阳给雪地铺上了一抹金黄色,让城中的人们感受到更深的寒意。

南梁文学家吴均《咏雪》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以咏雪为题,实际上是对雪感怀:“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文中的“相思”,或在于诗人对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或是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或在于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或在于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感伤。

而唐代高骈的《对雪》则是另一番情怀:“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大雪纷飞时节,高骈坐在窗前,看到雪花飘入庭户,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不禁感慨万千: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的纯洁美好。

《京畿瑞雪图》据传为唐人作品,描绘了一派生机盎然的冬日景象。画面中,除却富丽堂皇的建筑顶端有皑皑白雪外,其他环境依然郁郁葱葱,人们或坐或行,往来从容。只在看到打着伞、戴着斗笠的行人时,才能感受到这冬日下雪的意味,画面中处处都昭示着“瑞雪兆丰年”的吉祥。

一个人赏雪,多少有些孤单。对坐观雪,就雅趣得多。如唐代王维的画作《雪溪图》,画面中远处的河对岸有雪坡、房舍与光秃的树木,与皑皑的白雪交相辉映。画中间是两间茅舍,房顶覆盖着素白的积雪,每间茅舍中均坐着两人,一边赏雪一边交谈,甚为愉快。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意思是: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出处节选】《湖心亭看雪》——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

对坐赏雪,可以喝茶,可以把盏,也可以什么都没有;可以坐而论道,也可以沉默相对、静心看雪。也许这就是古代文人的交友范儿,一旦志趣相投,便没有了空间的距离,只有心的远近。对此,晚明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做了很好的诠释: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明崇祯五年(1632年)十二月,张岱寓居杭州西湖之畔,恰逢大雪连下三日。晚上八九点钟,大雪初歇,云散月出,万籁俱寂。张岱性情所至,身穿毛皮衣,带着火炉,雇一叶扁舟,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开头的闲闲两句,却从时、地两个方面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紧承开头,只此两句,大雪封湖之状就令人可想,读来如觉寒气逼人。作者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湖中人鸟声。

湖心亭又名湖心寺、清禧阁,位于西湖湖心岛。雪后的西湖,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卷轴: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洁白空阔,宛若宣纸一张;而一痕一点,外加一叶小舟和两三粒舟中之人,又如水墨画中的墨韵点线,清空灵动,意趣全出。作者仅寥寥几笔,就把西湖雪景给勾勒出来了,文字之美臻于化境。

驾舟观雪,已是一大乐事,巧遇同赏的“知己”,更是大惊喜。

大雪三日下一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朝代】明代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

张岱刚到湖心亭,就见亭中已有两人铺好毡席,相对而坐,旁有一小童“烧酒炉正沸”。亭中二人见张岱上来,顿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感,大喜言道“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说罢便拉张岱同饮。三人煮酒观雪,甚为风雅。张岱“强饮三大白”,然后酒后别过,乘舟而归。结尾又通过船家之口,写出了旁人的不解:天寒地冻,深更半夜,不在家里好好取暖,却偏要去湖上赏雪!所以,他抱怨主人和湖心亭上的游客太“痴”。在局外人眼里,这些人多少有些“不着调儿”。

这只说明他是局外人罢了。当时的风雅之士怎能不痴,又岂可无癖?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人没有癖好交往起来没意思,这样的人连情感也匮乏。结交朋友贵在真诚,两个人只要志趣相投就能相谈甚欢,不分尊卑贫富。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译文是: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出处:明代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译文。

《世说新语》有则“雪夜访戴”的故事。东晋名士王徽之住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一日夜里下大雪,他睡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左右备酒,环顾四周,白茫茫一片。遂起身徘徊,吟诵左思《招隐诗》,忽然想起画家戴逵。戴逵在剡县(今浙江嵊州),离山阴一百多里,王徽之连夜乘了小船前去拜访。船行一夜才到,到了门口却不进去,又返回山阴了。有人问他缘故,他说:“我乘兴而去,兴尽而归,何必一定要见到戴逵呢?”

志趣相投的朋友,对饮三杯,好不畅快淋漓。王徽之本有访友之意,到了朋友家门口却没有进去,划船而回。见与不见,唯在尽兴。所谓“兴”,就是李白诗中的“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后人评价王徽之“任性放达”,是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代表,“雪夜访戴”之举,果不虚此名。

静听雪敲竹

雪,不仅仅用眼来观,还可以用耳倾听。夜深人静,听雪细细地飘着,可以听出天地清明的澄澈;当雪絮洒落在竹林,敲打着竹叶,声韵悠然。

大雪三日下一句

元代郭畀的《雪竹图》,就很好地诠释了张宪的诗句。画面中,竹树拔地而起,画家用粗笔和细笔结合描绘竹叶与竹身,通过墨色的浓淡去表现雪后不同竹子的姿态,使得整体既精致又层次分明。更难得的是,画家还通过竹子的倾斜与竹叶的角度体现出画面的动感,静中取动,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一片竹林当中,耳边还能听到悦耳的碎琼声。

江南的竹子大多是又粗又大,雪下得猛些,扑打在竹子上,就变成了敲。雪敲竹,空夜有回音。纤细的竹子是敲不出大声响的,因为竹身太细,雪在竹身上擦个边儿,就缘竹而过了,缺少雪粒、雪絮与竹相向而敲的面。雪敲竹与雨打芭蕉不同。雨打芭蕉是飞溅的,淅淅沥沥,声音清脆;而雪敲竹,一场雪下得稠厚了,庭院的竹就变成雪竹,纯白中带有一种翠绿,隐隐约约。当雪敲竹时,竹随风势摇晃,雪粒或雪絮敲在青翠的竹子上,有一种细微的窸窣声响。相比于细雨舔茅草屋脊,雪敲竹有相似的优美意境。

听雪敲竹需要有一颗清静的心,才能体会到雪花洒落在物体上的声音。唐代白居易《夜雪》中说“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南宋徐集孙《听雪窗》云“抛松撒竹清眠思,吹灭吟灯坐到明”。万籁俱寂之时,围上小火炉,烹上一壶茶,坐卧窗前,闭上双目,且听雪诵,且闻竹吟,细细品味,在万物自在从容的节律中,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中国食品报》(2023年01月06日06版)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大雪三日下一句

ID:jrtt

上一篇 2023年05月01 11:17
下一篇 2023年05月12 20:28

相关推荐

  • 杨梅的诗句,苏东坡赞美杨梅的诗

    又至杨梅正红时!初夏正是杨梅渐成熟的季节,一颗颗饱满硕大的杨梅挂满枝头。杨梅,又名龙晴、朱红,因其形似水杨子、味道似梅子,因而取名杨梅。杨梅味佳,素有“初疑一颗值千金”的美誉。它的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

    2023年04月30 231
  • 暗恋的诗句或古诗,暗藏爱意的古风句子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爱情,可以说是古诗词中吟咏最多的内容题材了。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就有大量爱情题材的诗歌,暗藏爱意的古风句子,例如最经典的求爱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023年05月12 225
  • 期待爱情的诗句,对爱情期许和憧憬的诗句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1、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

    2023年05月19 277
  • 天遂人愿下一句,天遂人愿的上一句

    庚子年的春日,与和煦的春风一起骀荡的,是热度持续走高的电视剧《清平乐》。其主角宋仁宗赵祯,这位传统戏曲和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的小太子,那位威名赫赫“打坐在开封府”的包公包青天大人背

    2023年05月18 244
  •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上一句,燕然未勒的典故是什么

    引言北宋自立国开始便面临着辽国的军事威胁。宋真宗在位时,辽军大举南下,北宋被迫签订城下之盟,用金钱换来了两国长久的和平。就在北宋君臣以为天下太平之时,西北的党项却在暗中积蓄力量,在时机成熟时给予了北宋

    2023年05月02 213
  • 赞美蓝色的诗句,蓝色的意境词

    有没有一种感情,你以为放得下,却又忘不了。即使不会经常想起,但是在某个时刻,也许是听到某一句歌词、也许是见到某一个场景,回忆的涟漪就会不自觉漾起。歌手齐豫有一首经典歌曲《飞鸟和鱼》,开头这样唱道:我是

    2023年05月10 295
  • 节哀的诗句,劝人节哀的温暖古诗词

    先秦(3)魏晋(1)唐(9)宋(14)元(1)清(4)白居易(3)苏轼(3)杜甫(1)李商隐(1)纳兰性德(4)戴复古(1)陆游(2)李清照(1)元稹(2)贺铸(1)潘岳(1)赵佶(1)史达祖(1)吴

    2023年05月20 264
  • 雨停的诗句,雨停了的文雅说法

    春天尚未走远,不知不觉已是初夏,也迎来了初夏的一场雨。初夏的雨,有宋代寇准诗中的“重门寂寂经初夏,尽日垂帘细雨中”的清新,雨停了的文雅说法,有明代诗人赵完璧笔下的“雨落残红晓更多,留春不住柰春何”的婉

    2023年04月30 301
  • 未雨绸缪的诗句,形容未雨绸缪的名言古句

    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危险是由自以为安全造成的。《礼记·中庸》中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常怀忧患之思,凡事提前谋划,学会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是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为人处世的重要智慧。最大的失

    2023年04月12 225
  • 形容女人美丽的诗句,描写女人气质优雅的诗句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清平调》。意思是&34;“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出自唐代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意思是&34;“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这句诗来自汉代

    2023年05月01 293
  • 描写祖国山水的诗句,描写祖国山河美景的古诗

    一字一句绘山河,一诗一词见天地中华大地和风阵阵、文明悠悠每一寸山河都饱含诗情画意让我们跟随这些诗词纵览大美中国京杭大运河“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从春秋时期吴

    2023年05月15 244
  • 莘莘学子下一句是什么,莘莘学子的励志名句

    第一堂课新华社发开学典礼新华社发□市第十一小学校校长贾红新经历过2020年的漫长寒假,经历过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寒冬”,经历过充满挑战的“空中课堂”,我们又重逢在这如诗如画、魂牵梦萦的大美校园!迟来的

    2023年05月31 2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