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夏秋冬的元曲的词语,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八首描写四季的经典元曲,一起来欣赏下吧!白朴笔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下面就为大家分享八首描写四季的经典元曲,一起来欣赏下吧!

白朴笔下的四季

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这支《天净沙·春》,运用绘画技法,给人们展示出一幅春天的美景图。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

第一层次,春日、春山、春风构成整个画面中的后景,为后句作了铺垫。

第三层次,画中之人所看到的景象,院中是一片寂静,杨柳垂条,秋千轻晃(因为有和风),院外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黄莺啼鸣,春燕飞舞,小桥之下的流水中飘满着红色的桃花,充满生机,春意盎然。这是画中的前景。

天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

楼高水冷瓜甜。

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织。

玉人罗扇轻缣。

1、春天: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春雨如油、生机勃勃、春色满园、春意盎然、鸟语花香、春暖花开、百花齐放、和风细雨、春花烂漫、百鸣鸣春、莺歌燕舞。2、夏天:赤日炎炎、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鸟语蝉鸣。

这支《天净沙·夏》,选取了一个别致的角度,用写生手法,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美景图。

第一层次,描写入画时夏天的季节特征,算是这幅画的背景和人的感受。云收雨停,雨过天晴,静水添波,这个时候人们感觉到远处的楼更高了,塘中的水更冷了,雨后的瓜更甜了。这是画中的远景。

描写春夏秋冬的词语成语1 1、春:万象更新 春色满园 吹箫乞食 人面桃花 傍花随柳 春秋鼎盛 姹紫嫣红 妙手回春 春兰秋菊 春暖花开 春深似海 寻花问柳 2、夏:夏山如碧 五黄六月 暑雨祁寒 夏五郭公 草长莺飞 夏雨雨人。

第二层次,院中的树枝与绿叶非常繁茂,其形成的阴影遮到了楼的画檐。这是画中的中景。

第三层次,画中的人物出现了,出现了人物:一个身着轻绢夏衣的芳龄少女,坐在纱帐中的藤席上,手摇罗扇,静静地消受着这一宜人的时光。这是画中的近景。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天净沙·秋》,描绘的是一个人站在赏秋观景的图画,观景者并没有出现在画面当中,只是绘出了映入观景者眼帘的那幅秋天的美景图,图中景物随着目光所及的顺序形成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孤村、落日、残霞的画面,安静美丽。

第二层次,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飞过的一只大雁,在落日的照射下,它的影子在田野上划过。

天净沙·冬

一声画角谯门。

半庭新月黄昏。

雪里山前水尽。

竹篱茅舍。

淡烟衰草孤村。

这首《天净沙·冬》,描绘的是一个悲凉的城郊军营图画。

第一层次,是背景,冷月黄昏,雪山水滨,清寒凛冽。

描写春夏秋冬的元曲的词语

第二层次,谯门一声寒叫,更添几分悲凉,空气中弥漫的是孤寂和无助的忧伤。

第三层次,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落落的村庄,显得是那么的寂寥与冷落。

关汉卿笔下的四季

【双调·大德歌】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双调·大德歌】夏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天空 碧空万里 浩浩长空 晴空万里 万里无云 碧空如洗描写春天的成语(词语)草长莺飞 莺歌燕舞 蜂飞蝶舞 鸟语花香 百鸟鸣春 百花齐放 百花盛开 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满园春色 含苞欲放 花枝招展 细雨如丝乍。

“俏”:俊。“冤家”:对心爱的人称谓反语。英俊的情人远在天涯,偏偏只有那里的绿杨能拴住马。“堪”:能。此句双关,亦是怀疑男人在他乡另寻新欢。她困倦地坐在窗前,一次次对着清风倾吐对情人的思念。“蛾眉”:形容美人的眉毛细长而弯。情人为我描眉画鬓的恩爱生活,何时能重现?“瘦岩岩”是曲中的衬字,指的是骨瘦嶙峋的样子。思念情人折磨得我逐渐消瘦,使我羞于再戴石榴花了。

【双调·大德歌】秋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鸦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深秋夜晚,风雨交加,女主人心绪烦乱,就是修道做了陈抟,也难以入睡。“陈抟”:宋朝人,修道成仙,传说他在华山修道,能一睡百日不醒。忧思满胸怀,“扑簌簌”:泪珠一串串,如泉涌的样子。禁不住落下了相思泪。此时窗外,秋蝉(知了)寒蝉(蛐蛐),轮番聒噪,再加上细雨淅淅沥沥敲打着芭蕉叶子响声,更令人心碎。

【双调·大德歌】冬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

寒冬腊月,大雪纷纷,遮掩了重重门户,远行的情人归来就更是无望了,少妇心碎欲绝。相思的煎熬使她像瘦损的江梅,失去了往日的风采。那里是洒有情人泪的清江啊!“清江”句:化用辛弃疾词作“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人行泪”的涵义。少妇不禁凄然发出“香闺里冷落谁瞅问”的慨叹。但她仍支撑着身躯凭栏远望,以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企盼着亲人意外归来。

上一篇 2023年04月18 09:34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03:58

相关推荐

  • 元曲不超过100个字,元曲的特点是四个字概括

    65.[南吕]四块玉-恬退马致远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66.[南吕]四块玉-马嵬坡马致远睡海棠,春将晚。恨不得明皇掌中看。“霓裳”便是中原

    2023年04月10 257
  • 描写清晨日出的诗句,晨曦日出的唯美诗句

    今天是5月1日,劳动节。中华民族从来是热爱劳动的民族。三千年前,先民吟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一千五百多年前,陶渊明归隐田园,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千二百多年前,白居易写

    2023年04月20 269
  • 形容孤独的诗句,孤独到极致的诗句

    孤独这种情绪潜伏在每个人的内心,在快节奏的现代尚且如此,在古代那些多愁善感的文人雅士心中更甚,他们孤寂难耐,孤独到极致的诗句,不被人理解之时也多会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为此,诗词君整理了一些极其沧

    2023年05月03 278
  • 表达父爱如山经典诗句,描写父爱如山的古诗句

    有一种爱,叫父爱如果说母爱如江,绵延流长那父爱就如山,宽厚沉稳高大巍峨,坚毅执着是我们人生坚实的基石父爱的温暖,静默无声,但却铿锵有力相比于母爱的细腻温柔父爱则是严肃、刚强的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只不过表

    2023年05月09 241
  • 关于日的诗句,关于日的古诗100首

    时间悄悄地流逝,又到了十二月十五日,庚子鼠年最后一个月圆。古诗词里的十二月十五,关于日的古诗100首,有雪,有月,有诗意!十二月十五夜雪宋-胡仲弓听得窗前雪打声,起来眼界甚分明。从前浪说丰年瑞,三白如

    2023年06月06 228
  • 表示无人懂我心的诗句,内心无人懂的诗句

    什么是孤独?有人说:孤独就是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收拾家里,然后吃完打游戏,打完游戏,内心无人懂的诗句,突然很难受坐在沙发上听着窗外雨一滴一滴落下的声音和虫叫的声音,莫名其妙的一阵难过涌上心头

    2023年06月05 253
  • 盛年不重来的下一句,盛年不重来的下三句

    篱花蟋蟀(中国画)任伯年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

    2023年04月23 270
  • 韩信点兵歇后语下一句,诸葛亮尿裤子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尿裤子,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据说,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

    2023年05月13 234
  • 带一字的诗句,带一字的诗句

    前几个月整理了31首《一字诗》合集,深受读者点赞、好评,并且有许多读者建议和激励再增加一些《一字诗》,带一字的诗句,受大家的激励鼓舞,利于半个月的时间,又增补了59首《一字诗》,多了将近两倍,希望满足

    2023年05月09 288
  • 形容心情平静的诗句,形容心情平静与世无争的诗句

    比起有人左右情绪的日子,我更喜欢无人问津的时光。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形容心情平静与世无争的诗句,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自在,不用周旋于别人的情绪,也不必刻意判断他人的心思,自己陪同自己,回归一个真实的自己

    2023年06月05 299
  • 带飞的诗句,带花字的飞花令1000句

    美丽的春天,绿草如茵,繁华似锦,有花香萦绕,有蝴蝶翩飞。蝴蝶,带花字的飞花令1000句,色彩绚丽,五彩斑斓,被誉为“会飞的花朵”。美丽的蝴蝶,飘舞于百花之间,溪畔泉边,点缀这如诗如画的大自然。蝴蝶飞舞

    2023年06月01 277
  • 带有的诗句,带有字的诗句100首

    巴湘人整理2022年10月22日“有”和“无”相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世间万物都是有和无的统一。有生于无,以无为本,但人们又可以从有之中体会无的境界。老子曾用车轮、陶器、房子来做比喻,说明有和无的相

    2023年05月13 212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