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中一煞那啥意思是什么,元曲中一煞什么意思

第六讲(二年级)“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

第六讲(二年级) “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

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仗宫调和曲牌。从这讲起,我们正式进入散曲的学习,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简单复习下前五讲的学习的内容,请朋友们回答几个问题

元曲中一套宫调须得一定的曲牌配合。

1、什么是曲?曲是盛行于哪个朝代的一种文艺形式?

2、元曲产生分几个时期?

3,我们探讨了元曲的体式上的特点,了解了词曲的关系与区别,从内容看有那些特点?在形式上有何不同?在语言风格上的同异?

4、元曲是我国格律诗和词的继承和新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元曲有几大特点?分别都是什么?

5、曲的韵书中原音韵与词林正韵同为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作了适当调整,并归为十九个韵部,在平仄运用上有哪些不同?

6、元人把曲亦叫词,中原音韵韵书主要表述了周氏的曲学理论主张。“十法”都是什么?

7、关于曲调、曲牌,我们了解了宫调,什么是宫调?北散曲经常使用的宫调主要有几个?宫商角徵羽与变徵变宫七个调式与十二律吕相配可得多少个调式?常用的五宫四调习惯上称为几宫?南曲习惯上称为“九宫十三调”,比北曲多出来的一调,是什么调? 元人燕南芝庵《唱论》谈的宫调分于六宫十一调,那么共称多少宫调?

8、曲牌来源,但据专家考证,归纳起来为几种渠道?都是什么?

9、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那么元曲韵律对平仄的要求如何?主要表现在韵脚最明显的是哪几个声调?第一讲我们介绍过,在格律上,词的格律要求严格,而散曲呢比较自由些,所说的自由些表现在哪几个声调的运用?元曲多为平仄相间的律句,曲的律句,与词的律句有区别吗?

10、关于对仗,我们介绍了10种对仗方式,都是什么?

下面我们进行新课题。“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

一、散曲

1、什么是散曲?

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散曲之名最早见之于文献,是明初朱有敦[dūn]的《诚斋乐府》又名《诚斋杂剧》、《明周宪王乐府三种》,是第一部中国戏曲别集。,不过该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尚不包括套数。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了进来。至20世纪初,吴梅、任讷[nè]等曲学家的一系列论著问世以后,散曲作为包容小令和套数的完整的文体概念,最终被确定了下来。什么是散曲:散曲是一种诗歌体裁;是一种另类格律诗;是一种不带科白的曲,(科,动作;白,道白),不用舞台来表演故事,只是用来清唱,有人也称之为“清曲”。

2、散曲的产生

曲是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退几乎是同时的。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 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艺术表现方面,它比近体诗和词更多的采用了“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 三是散曲的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这个我们在以后的课程中将交流到。

3、散曲的分类

(1)散曲是属于广义的诗歌,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1)小令:小令即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

“无人语”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二是指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本来就够冷落凄凉的了,偏偏在这个时刻,从秋风中传来马叫的声音,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寂静,也。

2)套曲: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杂剧中只有套数,没有小令。散曲里有小令,也有套数。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4、散曲的特点:

(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我们前面的交流中,大家知道了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接下来我们就从小令学起。

二、小令

1、什么是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我们在这里所指的寻常小令,具体指单阕之曲,为曲中至简者。如黄钟节节高、贺圣朝等。《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元卢挚。雨睛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元曲中一煞什么意思,扁舟一叶。半夜心[一]。三生梦[二],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2、小令的形式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

小令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四种形式。

(1)寻常小令: 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与诗一首、词一阕相当。文人的小令多半较典雅,民间的小令语言俚俗。小令以描写为主,比起唐、宋诗词通俗生动,确有一番独特风格与精神。

(2)重头小令: 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说到重头小令我们有必要说下重头小令的形式。

1.同调重头小令

同调重头小令,是指同一曲调的重头小令。包括“同调同韵重头小令”、“同调异韵重头小令”、“同调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应为重头小令基本是同调的,所以将“同调”两字省略。其中包括三字形式:

一是同韵重头小令 同韵的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都用一个韵部。

二是异韵重头小令。异韵的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小令曲子是采用不同韵部。

三是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 异、同韵部穿插式重头小令,就是在同一曲牌的几支曲子中,有些后边曲子某支曲子与前边的某支曲子韵部相同,有的曲子之间韵部各不相同。这样组合起来的重头小令。

如关汉卿的重头小令《仙吕·一半儿·题情》第一和第四就是相同韵部家麻韵。而第二和第三支与各支都是不相同的韵部。关汉卿 〔元代〕【仙吕】

一半儿_题情(四首

一、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二、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三、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淹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四、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的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元曲中一煞那啥意思是什么

2.异调重头小令

异调重头小令,也叫“异调间列体”重头【任中敏语】,是指在散曲中,有一种用不同的几个曲调相间而列的偶见的重头小令。 如元代王晔[yè 读业]、朱凯合写《双渐小卿问答》16首,用[庆东原][折桂令][殿前欢][水仙子]四个曲调错综排列。有学者如任中敏认为这是重头小令的变体,并称之“异调间列体”重头。

(3)带过曲

见于北曲,即连用两首或三首(一般不超过三首)宫调相同旋律恰能衔接的曲调,合成一首新曲。常用“带”“带过”“兼”等字将几个曲牌连在一起。

如《雁儿落带得胜令》。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张养浩 〔元代〕

【雁儿落】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得胜令]倚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双调带过曲,由《雁儿落》和《得胜令》两个小令曲牌组成。

(4)集曲

又名犯调,见于南曲。 集曲是摘取各调的零句而合成的一个新调,是截取若干曲牌中之某几乐句,集成新的曲牌。它不同于幺篇、重头、带过曲、套曲以完整曲牌进行组合,而仅选其曲句平仄句式,曲文自拟。集曲集句数量,并无限定,可据需要,可长可短,少则两曲片断,多则可数十曲片断合成。用韵则限定为必一韵到底。一般是用于南曲中。因集曲一般用于南曲中。所以也有人与上面的见解不同,认为,集曲是一个曲学名词、是指南曲中的一种曲调。南仙吕《醉罗歌》就属于集曲,是摘取《醉扶归》《皂罗袍》《排歌》三调合句而成。这些以后我们将一一交流。

3、曲牌小令与词小令的联系和区别

曲是一种艺术形式、词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他们的共同点:短小。不同点:词的小令,是指体制短小的词;而曲的小令,往往指的是与相对成套曲的区别而言的。曲的小令,还有个与词的许多小令不同的是,每首曲的小令是一韵到底而不换韵。可以说,散曲小令是对词类小令的改进。曲小令除了我们在前面的讲述中已经提过曲的韵脚较密,几乎每一句都可用韵,但平、上、去声可通押,不像诗词那样严格。此外,曲在句式定格外可加衬字,用语更加口语化外,还有这样几点不同的。

三、寻常小令的特点

寻常小令指单支小曲。这是元曲中最简单但也是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

特点

1)小令每支独立,一韵到底(也有少数不是句句押韵的),相当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

2)每支小令都有曲牌(曲调),如同词牌(也叫词调)一样。各调有不同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即所谓“句式定格”。

3)哪些曲牌可以用为小令:

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有581个,南曲则有1513个。这里面并非每一个曲牌都可用为小令,如《滚绣球》、《倘秀才》之类是限用于杂剧和套数的。普通常见的元人小令只有下列这些曲子: 正宫:醉太平、叨叨令、塞鸿秋、小梁州、六么遍、鹦鹉曲。 其中最常见的是:醉太平、叨叨令。 仙吕: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游四门、后庭花、青哥儿、四季花、锦橙梅、三番玉楼人、太常引。 其中最常见的有:寄生草、醉中天、一半儿。 中吕:朝天子(谒[yè]金门)、红绣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来(阳春曲)、卖花声(升平乐)、上小楼、满庭芳、乔提蛇、鹊打兔、醉春风、尧民歌、快活三、摊破喜春来、齐天乐带过红衫儿。 其中最常见的是:朝天子(谒[yè]金门)、红绣鞋、山坡羊、迎仙客、喜春来(阳春曲)、卖花声(升平乐)。 南吕:四块玉、阅金经(金字经)、干荷叶、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玉娇枝。 其中最常见的是:四块玉、阅金经(金字经)、干荷叶、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 双调:沉醉东风、清江引、庆东原、拔不断、寿阳春(落梅风)、折桂令(蟾宫曲)、殿前欢、水仙子、雁儿落带得胜令、百字折桂令、新时令、秋江送、十棒鼓、袄神急、楚天遥、播海令、青玉案、殿前喜、华严赞、山丹花、鱼游春水、大德歌、大德乐、碧玉箫、驻马听、骤雨打新荷、步步娇、太平令、梅花酒、小将军、阿纳忽、捣练子、春闺怨、快活年,皀[bī]旗儿、枳[zhǐ]郎儿、庆宣和、风入松。 其中最常见的是:沉醉东风、清江引、庆东原、拔不断、寿阳春(落梅风)、折桂令(蟾宫曲)、殿前欢、水仙子、雁儿落带得胜令。 越调:天净沙、小桃红、凭阑人、寨[zhài]儿令(柳营曲)、黄蔷薇带庆元贞、糖多令、小络丝娘。 其中最常见的是:天净沙、小桃红、凭阑人、寨[zhài]儿令(柳营曲)。 商调:梧叶儿(知秋令)、百字知秋令、望远行、玉抱肚、秦楼月(忆秦娥)、满堂红、商调水仙子、芭蕉延寿、蝶恋花。 其中最常见:梧叶儿(知秋令)。 黄钟:人月圆、刮地风、昼夜乐。

四、学习小令曲牌

今天我们学习新曲牌《双调·清江引》 [双调] 清江引·秋怀 (元)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 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未用韵) 人醉黄花地。 芭蕉雨声秋梦里。 我们以张可久这首曲为例来分析。

《清江引》又称《江儿水》,总共5句,句式为七五五五七。他这首作品押四仄韵:一、二、四、五押韵。这首曲写出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秋风中接到家信,远自万里之外寄来,谆谆“问我归期未”,这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表现了“我”与“家”的暌隔。而诗人未对来信的殷望作任何正面的答复,仅是铺排了自己所处客乡的秋景。“红叶天”、“黄花地”红叶黄花勾勒了清秋的轮廓,色彩鲜明,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但却有一种苍凉冷颓的情韵。尤其是作者在这一背景中添现了“雁”、“人”的活动主角,且雁啼于天,人醉于地,便使这种苍凉冷颓发挥到了极致。“雁啼”最牵愁惹恨,“人醉”则是为了忘忧,而“芭蕉雨声秋梦里”,秋雨的萧疏冷酷,使得乡梦也为之惊醒。这三句景句无不暗寓着人物的客乡况味和主观感受,代表着诗人的“秋怀”。深沉的乡思与有家难归的羁愁。曲者物象选取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自己浓浓的乡思情。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同时大家看看这首曲子中,是不是有一合璧对?请大家找出来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

小结:

1、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2、散曲其特性有三:口语化及部分音节散漫化;“赋”的方式铺陈叙述;可以平仄通压,句中还可以衬字。

3、散曲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套数、带过曲。

4、散曲的特点: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

5、小令分为寻常小令、重头小令、带过曲和集曲四种形式。寻常小令的特点。

6、《双调·清江引》句式为七五五五七,第三句有押韵,也有不押韵者。

就是【正宫·端正好】一套,这一套所包含的曲牌有:【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小梁州】、【么篇】、【快活三】、【朝天子】、【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

选几首小令请大家阅读;

张可久的[双调] 清江引 春思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七]懊恼杀:悔恨极了。烦闷极了。杀,亦作煞,都是程度副词,有很的意思。李煜《望江南》词: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下文的渴煞,也是渴望得很的意思。[八]玉虹:色彩绚丽的.长虹。俗有晚霞日头朝霞雨的谚语,。

[双调] 清江引 贯云石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①? 昨日玉堂臣②,今日遭残祸, 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③。

[注释] ①参(cān)破:佛家语,其意即看破、看透。 ②玉堂:汉代宫殿的名称,此处指翰林院。 ③“争如”句:“争”同“怎”。这句的意思是说避开了仕途险恶处,回到了安全之地。

[双调]清江引 任昱[yù]

南山豆苗荒数亩,拂袖先归去[一], 高官鼎内鱼,小吏罝[jū]中兔[二]。 争似闭门闲看书[三]! [一]“南山”二句:意谓故乡田园已荒芜,应该赶紧归去。 [二]罝[jū]:捕兽的网。 [三]争似:怎比,怎能像。

元曲的意思如下: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

《 双调·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卷元·钱霖

梦回昼长帘半卷,门掩荼蘼院。 蛛丝挂柳绵,燕嘴粘花片,啼莺一声春去远。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惜别》

《清江引》这支曲的布局写法,要查看多首例子,自己思考按照例词了解“布局写法”。双调体会宫调风格内容。

作业: 写一首《双调·清江引》题目自拟,运用合璧对。

参照曲谱:张可久的《双调·清江引·秋怀》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曲谱: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去(韵)。 [平][平]仄平平去上(韵)。

注:第三分句亦可协押同部平韵。

上一篇 2023年05月31 22:44
下一篇 2023年06月05 17:16

相关推荐

  • 古人眼中宋词元曲,宋词元曲

    折桂令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1.从形式上来比较,元曲的格律定式更为严密,宋词比写

    2023年04月16 303
  • 人无远虑的下一句是什么,人无远虑后面是啥

    人无远虑后面是啥,看淡,就是好心境;想开,就有好心情。万物在说法,看你如何着眼。凡事都是多棱镜,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结果。一个苹果,有人喜欢赏玩其色泽,有人想品尝其美味。你在乎的,对你来说,就是好的

    2023年05月31 299
  • 元曲元代被称作,元曲在元代被称为新诗

    元曲在元代被称为新诗,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种特有文学形式的音乐性直到今天还在世界文化之林中闪耀着无可比拟的光辉,原因之一是它们有着严格的格律。这种格律的本质是什么?应该说,除了

    2023年04月17 218
  • 与音乐有关的诗句,与音乐有关的创意名字

    为什么爱国?爱她有无数个理由。但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国。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它。我们融于国。关于音乐的诗句有:1、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湘娥把泪珠洒满斑

    2023年05月09 222
  • 最美诗句词100句,100首优美古诗

    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中的女子不会因为容颜而消逝,而是一如深谷中的幽兰,亭亭玉立,熠熠生辉。1、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

    2023年04月25 295
  • 相爱的诗句,表示一辈子深爱的诗句

    爱情,是诗词中最普遍的主题。三千多年前,《诗经》中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年后,纳兰容若说: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爱情的故事更是数不胜数,表示一辈子深爱的诗句,卓文君为爱私奔、乐昌公主破镜

    2023年05月26 277
  • 此情此景怎么配下一句,此情此景押韵下一句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秋的画面,印染着金色的霞光。“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梧桐,便是秋的使者,她的叶儿牵着秋的手,仿佛融了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笑吟吟地,舞在天地间。梧叶报秋来此情此景

    2023年05月03 301
  • 元曲的体质分为,元曲分为哪两部分

    宋元南戏标志着中国戏曲艺术的成熟,而稍晚出现的北曲杂剧则使中国戏曲进入了黄金时代。北曲杂剧是在宋、金杂剧和院本的基础上,融合北方流行的音乐、舞蹈、说唱等艺术的营养,元曲分为哪两部分,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

    2023年04月20 210
  • 虚心竹有低头叶全诗,虚心竹无虚心叶全诗

    谦逊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虚心竹无虚心叶全诗,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懂得适时的低头,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人性是固执的,做到低头也是困难的,如果

    2023年05月31 276
  • 说木叶中的诗句,说木叶里面的21个诗句

    立秋,标志着一个新季节的到来。暑气将退,凉爽将至,品读古诗词里描绘的立秋景致:或勾勒清新秋景,或抒发淡淡悲秋意,或喜秋之清爽可爱。立秋唐·刘言史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说木叶诗句及解析如下:1.袅袅兮

    2023年05月21 303
  • 瓜熟蒂落下一句是什么,瓜熟蒂落谚语的下一句

    面对这操蛋的人生,承受这苦逼的生活,当所有的挣扎努力都没个屌用时,还哇个卵呀,把泪擦干,把酒倒满,就当我已是无欲无求,咱喝它一个不醉不休,别问我能有几多愁,恰似一腔苦水腹中流…人生累吗?累;生活苦吗?

    2023年04月17 273
  • 反清复明下一句是,反清复明下一句暗号

    中国历史当中,有过很多的王朝兴衰更替,但是当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就会有不干心的前朝遗老想要恢复前朝统治,对于这个,人们最了解的莫过于“反清复明”的口号了。大汉奸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后,清朝统治者开始了对人

    2023年05月16 24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