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祖是谁,被称为中华诗祖

你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被称为中华诗祖,那“诗魔”“诗鬼”“诗神”“诗佛”“诗狂”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诗词界17位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长知识!“诗神”——苏轼《饮湖上

你知道“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被称为中华诗祖,那“诗魔”“诗鬼”“诗神”“诗佛”“诗狂”又是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诗词界17位顶级大家名人的雅号别称,看完绝对长知识!

“诗神”——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关于“诗神”: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而其诗更是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因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故人称“诗神”。

“诗仙”——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仙”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诗圣”——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圣”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作诗三千多首 、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杜甫的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诗佛”——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佛”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王维不少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故有“诗佛”之称。

“诗魔”——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中华诗祖是屈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诗魔”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诗鬼”——李贺

《梦天》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诗鬼”简介: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创造出了很多璀璨多彩的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诗骨”——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骨”简介:陈子昂(约公元659年—700年)初唐著名诗人,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县)人。他论诗标榜汉魏风骨,反对齐梁绮靡文风,诗风质朴浑厚,受到杜甫、韩愈、元好问等后代诗人的高度评价。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诗杰”——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诗杰”简介: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英年早逝。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狂”简介: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

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诗囚”——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囚”简介:孟郊(751年—815年),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由于在官场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孟郊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

屈原是中国最早的有名有姓的有创作意识地写了大量优秀诗歌并对后世诗文创作有启发之功和对文人思想有重要影响的人。屈原之贵,贵在一己开先河以一己之力,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个人文学时代;以一己之才,开创了一种名流千古。

孟郊作诗苦心孤诣,元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诗奴”——贾岛

中华诗祖是谁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奴”简介: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豪”——刘禹锡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五言长城”——刘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五言长城”简介:刘长卿(约726年—约786年),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他的山水写景诗风格清淡,与王维、孟浩然颇为接近。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中华诗祖是谁

“诗家天子” 简介:王昌龄 (698年—757年),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

点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词中之龙”——辛弃疾

诗祖,一般指中国古诗的创始人尹吉甫、屈原和荀况。尹吉甫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人,是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的第一位编撰者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中之龙” 简介: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中华诗祖 屈原 、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隐逸诗人之宗”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中华诗祖”“诗魂”——屈原

《离骚》(节选)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中华诗祖”简介:屈原(公元前340年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

上一篇 2023年04月26 14:38
下一篇 2023年04月26 16:13

相关推荐

  • 有风的诗句,带风的古诗100首

    无蝉鸣,不夏天蝉,夏天最热烈的歌者。伴随着炎热,它把盛夏颂唱得沸腾而欢乐。天气越热,蝉鸣越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宋】苏轼《阮郎归

    2023年05月13 300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上一句,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翻译

    北京晚报·五色土|作者张德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跟清代小说《红楼梦》能搭上关系吗?能。不光能,而且大有关系。贾政的小书房叫“梦坡斋”,此“坡”正是“坡仙”苏东坡;林黛玉之名与她的表字“颦颦”,都来源于苏轼

    2023年05月21 306
  • 勿以善小而不为下一句,莫以善而不为下一句

    林则徐50多岁的时候,写了一个“十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我们通过林则徐的界定就会发现,世上没有绝对之物

    2023年04月25 298
  • 描述女子美貌的诗句,形容女子美貌的诗词句

    美是什么?是女子新妆后微红的脸颊,是春风吹拂杨柳时的温柔,是爱人低头时的笑颜,是山中潺潺流动的溪流……描写女子美貌的古诗,如下:1.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美人一何丽,颜若芙蓉花。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

    2023年05月11 276
  • 越喝越有上一句是什么,酒越喝越有的顺口溜

    泡一壶茶,静心聆听几首古筝乐曲,娴静平和,远淡古朴,典雅清悠,至洁至简的古筝音乐让你的内心如沐春光般变得明丽开朗来,你沉郁的心情变得轻松,浮躁的心情变得平静,干涸的心情变得湿润。闭上眼睛,那是属于你的

    2023年05月21 288
  • 月亮诗句,描写月亮的唯美诗句

    在世间,明月是永恒的存在。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头顶上的这一轮明月,曾经陪李白喝过酒、曾经抚慰过想念妻子的杜甫、陪苏轼度过了中秋。时光走过千年,诗人们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明月,依

    2023年05月29 271
  • 喝酒的诗句,经典饮酒诗句

    1、短歌行东汉·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2023年05月01 305
  • 形容风的诗句,古人对清风的雅称

    古人对清风的雅称,风,穿梭在四季中,并且在每个季节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春天的风,唤醒了沉睡的生命;夏天的风,消除了人们的燥热;秋天的风,吹响了收获的号角;冬天的风,带给人刺骨的寒意。风,时刻影响着我们

    2023年04月19 273
  • 含二的诗句,飞花令带二的诗句100首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二月江南

    2023年06月06 285
  • 带爱子的元曲,带爱子的成语

    喜欢传统诗词的朋友,都知道“唐诗宋词”,而元曲就知之甚少了。其实,相比唐诗的浓烈和宋词的淡雅,元曲则更有烟火气和生活情味。王和尚认为,如果唐诗是一碗烈酒,宋词就像一盏清茶,而元曲呢,则更像生活中的“大

    2023年04月13 214
  • 心静如水下一句是什么,心静如水正能量句子

    人活着,即便心中无数的感慨,也还是保持内心的不动声色,把所有的伤痛都埋在心里。为了不让身边的人担心,即使已经深处崩溃的边缘,你依旧一个人默默承担下来,独自品尝生活的百般滋味,沉默以对所有的心酸和委屈。

    2023年06月01 292
  • 表达师生情的诗句,师生情古诗词名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亦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每念及恩师。心里总是满溢温暖和感激。感谢您用知识,丰盈我的内心;感谢您的宽容和鼓励,伴我走过青涩;感谢您的坚守,成就

    2023年05月19 26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