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们说每个朝代的代表文学时,都会脱口而出: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诗词曲和小说都很简单,人们都很熟悉,但唯独汉赋,种类繁多,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形态各异,有时候,用语言到手法都完全不同的作品,都会被称为汉赋。那么汉赋到底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呢?
赋是在汉代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赋的形式比较特别,它有诗歌整齐押韵的特点,也有散文那种流走的句法。赋其实是一种诗和文的结合体,又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诗和文。
楚辞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如屈原的《离骚》;汉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词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适合于配乐演唱,如柳永的《雨霖铃》;元散曲庄谐杂出,可俗可雅,抒情叙事兼。
汉赋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骚体赋、大赋和抒情小赋。汉初多以骚体赋为主,随后一直都是汉大赋占主流,东汉中后期,抒情小赋逐渐兴起繁荣。
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主要是所谓“骚体赋”,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汉赋的这种发展变化过程,与汉。
骚体赋,顾名思义,肯定和《离骚》有关。汉初因为受屈原楚辞影响,赋作的形式上,会经常带有“兮”字,这是典型的楚辞特点,因为楚辞以《离骚》最为著名,所以叫做骚体赋。除此之外,骚体赋还继承了屈原重抒情的传统,抒发真切志向和感受,把创作的根柢牢牢植入时代和人生之中。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汉赋属于散文,楚辞、唐诗、宋词属于诗歌 楚辞有些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感觉,每句基本上7~9个字不等,大量使用虚词,最典型的比如语气词“兮”;汉赋是介乎诗歌与散文的文体,多用排比。
而抒情小赋,最初始于张衡的《归田赋》。这类汉赋篇幅短小,语句清丽流畅,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情志,没有汉大赋的夸饰堆砌,也没有骚体赋中的“兮”。张衡之后,有祢衡和赵壹等踵继其波。
主要以词牌名区分。比如“念奴娇”这一词牌名,正体为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江城子”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
此外,汉赋还有一些小类目,诸如咏物赋、纪行赋、说理赋等,但数目比较少,并不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