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的知识特点影响,元曲的特点及相关知识

从个人不长的元曲习作实践中,以及在学习前人元曲佳作的过程中,我认为,写作元曲,应该认识元曲的一些特点。才能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吧。下面,我就分别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

从个人不长的元曲习作实践中,以及在学习前人元曲佳作的过程中,我认为,写作元曲,应该认识元曲的一些特点。才能在创作中,有章可循吧。下面,我就分别谈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信息密度小

可能我见少识浅的原因,在我所阅读的元曲中,一般来说,一支曲子里,它所表达的内涵,没有词丰富,我老师曾说过我的一些习作,词味太浓。我一直都在思考什么叫词味太浓,看大金老师的曲子,元曲的特点及相关知识,第一感觉也是词味太浓。看别人的习作多了,我也有种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觉,至今,我没看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什么叫词化现象严重。

我认为它应该指两个方面,一是指有些句子,语言上不够通俗,但是曲本身就有比较婉丽的曲子,依照专家的观点说,这类婉丽的曲子,直乘词而来,如果前后一致婉丽,是无可挑剔的。但是曲和词不同的是,曲子还是通俗易懂的,所谓“文而不晦”,就是针对婉丽风格的曲子的概说吧。

那就是说,第一类词化现象,应该是指在通俗中夹杂了不通俗的句子,使得整体感觉不和谐了。二是内涵太丰富。我今天又重新翻读《元曲三百首》时,突然顿悟,那就是指内容上了,如果它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意太深、太复杂、太含蓄,就是曲子词化现象。

我们不妨随便作一个比较,可能不是绝对:

清平乐

宴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小莺湿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花楼云雨无凭。

[越调]小桃红·杂咏 盍西村

绿杨堤畔蓼花洲,可爱溪山秀,烟水茫茫晚凉后。 捕鱼舟,冲开万顷玻璃皱。 乱云不收,残霞妆就,一片洞庭秋。

以上两首作品,同样是八句话,小桃红是42字,清平乐是46字,词比曲子多了四个字,在这里应该不是最主要的因素,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曲子在内涵和信息量上,其密度要少得多。这两首如此,就我所看到的作品,大都是这样,词意缜密含蓄温婉,曲意相对松散、随意、直白,好比词是精加工针脚细密的绣花衣,而曲子则是粗针大线缝棉被一样。

二、尽量本色化

1)关注小鱼子(我又称其为元曲佐料,可以调味的。)

做过普通话测试工作的人应该知道,有些应试者,他既没有成系统的语音错误,也没有不规范的语法语汇问题,但是他的语音面貌就是不好。认真分析下来,我给他总结出来了:逮不到大鱼,是因为小鱼子闹和的。这个小鱼子就是,他有一些难以改变的方音习惯,或者是一些助词、语气词、固定腔调,使得他整个的语音面貌受影响,普通话等级也就上不去。元曲中的小鱼子却很关键,没有它闹和着,曲子的味还就是不足呢。

元曲中的小鱼子是什么呢?

首先:夹杂纯口语在曲子中。

举两个例子:

[仙吕 醉中天] 咏大蝴蝶 王和卿

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再如

沉醉东风——胡袛遹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 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 蓑笠纶竿钓古今,一任他斜风细雨。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把卖花人扇过桥东”“是个识字的渔夫”。这样的句子,就是十足口语。夹杂在句中,一看它就不是词。

其次,掌握一些元曲中常用的助词和习惯用语。如:

《双调·沉醉东风》闲居 卢挚

恰离了绿水青山那搭,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 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在这里“恰离了”“欠欠答答”“不劝咱”都是要关注的小鱼子。

再如:

[双调]蟾宫曲 卢挚

沙三伴哥来茶,两腿青泥,只为捞虾。 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琵琶。 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这里的“昔涎剌塔(流口水的样子)”、“碌轴上淹着琵琶(琵琶:比喻身体瘦肚子大的小孩)“快活煞”都是出味的佐料,这些东西是要积累的。

最后:

《双调·沉醉东风》寿阳曲 别竹帘秀 卢挚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 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痛煞煞”在这支曲子里,如果不用的话,又是另一种味道了。“画船儿”,喜欢用儿化词,也是元曲的一个小特色。

元曲的知识特点影响

总的来说,这些充当佐料的小鱼子虽不能达意,却能出味,不可忽视。

2)注意在合适的地方用衬字

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它既有点像润滑油,使语言更顺畅,又是很好的佐料。

3)有意而为

在诗词曲的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无疑使作品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元曲中,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很有一些自己的特点的。比如反复、叠字、顶针、夸张,巧妙的数字组合等特点,运用得比较频繁,也给这种形式涂上了特有的色彩。所以在创作中,如果注意到这样的细枝末节处,也能使自己的作品更有曲味,不妨有意的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

[双调 大德歌]秋*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飘飘、潇潇、簌簌、零零的运用,使得曲子更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双调 雁儿落兼得胜令]退隐*张养浩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依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正宫] 灵寿杖*尚仲贤

西风落叶山容瘦,呀呀的雁过南楼,霜满汀洲,水痕渐收。 山泼黛层层险,水泛碧粼粼皱. 记得是清明三月三,不觉又重阳九月九。

1、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

[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卢挚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

这支曲子里,使用了满江、一夜、半叶、三更、万里,认真看来,他也是故意为之,这些数字的使用,首先很形象,也很巧妙,更给人一种别有一番滋味的感觉。有满江显得一夜的孤单,有半夜三更,道出了游子的辛苦和辛酸,这些都是因为“万里别”。

[仙吕]寄生草*高文秀

本待要寻知契、谒故交,见十家九家门关了。 起三阵五阵檐风哨,有千片万片梨花落。 但得个一顷半顷洛阳田,谁待想七月八月长安道?

这支曲子里,数词的镶嵌,一点不让人觉得多余,细读起来,自有滋味。

总之,诸如重复、叠字、数字、顶针翟烩些细微处,在创作中,都是值得借鉴的和重视的。

三、个性鲜明

读元曲,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它比诗词都更张显个性,很多曲子中的形象都是很张扬的,或疏狂、乖张、颓废、破罐子破摔、诙谐、极尽夸张等等无不率性可爱,个中形象跃然纸上,真的是嬉笑怒骂皆成曲子。不像诗词,他的个性形象是隐蔽在作品中的,读者要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认识,如大江东去中的苏轼,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中的李清照,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的杜甫,把栏杆拍遍中的辛弃疾等。说到个性张扬,也许李白算是一个,但李白有时候假的可爱。嘴里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其实呢,只是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了,因为他知道再也没有可事权贵的机会了。

说他假,是因为如果他表里如一,之前为什么屁颠屁颠的去事四海之内最大的权贵的?其实他心里想得都想抓狂呢:五花马千斤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此愁何来?拔剑四顾心茫然,将登台行雪满山,这郁闷失落无助又是为何?绝对不是因为爱情。这是个很矛盾的形象,要靠读者自己去从诗中感悟。

看人家关汉卿“我是一颗锤不扁、斩不断、踢不动、蒸不熟、炒不爆、煮不烂、响当当的铜豌豆。”元曲中很多这样的形象,他自己跳出来对你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再如:

[中吕·阳春曲]知几*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一个老于世故的形象,自言自语的对别人说,毫无遮拦,一览无余。

元曲的特点 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与圣殿神曲、宫廷诗剧不同,它是市民和农人的艺术;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绝不局限于朝政权位、贵胄家事之类,涉及士农工商,妇幼老弱各种人间生活;3、深刻性.元曲反映。

[中吕·阳春曲]知几*白朴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 四时风月一闲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无奈的自我解嘲。无用人,说得多凄凉,在诗词中,可是从来没见有人这样自我作践过。那么在元曲创作中,如何才能做到形象鲜明呢?

一)敢于对自己冷嘲热讽

上面举的例子,就是属于这一类。作者不怕自己斯文扫地,更不怕自己斯文拖地。敢于对自己对人辛辣讽刺,对自己对人无情打击,甚至敢于出自己的洋相,咋咋地?反正是死猪不怕热水烫,死活都是这一堆,其实,这样一来,倒显的率性可爱,因为他是活生生的形象。

二)力求白开水

其实这个特点,我已经谈到了,是从用语的角度谈尽量本色化,这里,我们从形象的角度来说事,举例如下: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在这里,曲中形象非常质朴,可以说质朴到只知道柴米油盐的地步,但是和花间词里的闺怨比,一点都不损色,它不是如火如荼的形象和情感,它自有白开水的淡淡悠远、细水长流的滋味。

[越调]凭栏人*姚燧

博带峨冠年少郎,高髻云鬟窈窕娘。 我文章你艳妆,你一斤咱十六两。

看看看,多么直白露骨的求爱,脸皮简直有八丈厚 ,直追当今那些厚颜鲜耻的小色狼。把自己夸的天底下难寻了,跟龙挂似的。有那不谙世事的妹妹,绝对会上当受骗的。俺是少年读书郎,俺写得一笔妙手文章,妹妹你浓妆艳抹俏模样,咱们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双!这就是另类吧,跟咱们传统意义上的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可是背道而驰的。但是,你一点也不觉得他讨厌,你会为他的率性感到忍俊不禁:好家伙,胆子贼大哈!

三)力求艳俗

元曲在景物描写中,大红大绿的求俗不求雅,所谓大俗致雅,这也是它跟诗词不一样的地方,我甚至怀疑也是故意而为,它喜欢堆砌一些五颜六色的景物。

初期特点:这一时期元曲刚从民间的通俗俚语进入诗坛,有鲜明的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元朝立国到灭南宋。作者多为北方人,其中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张养浩等人的成就最高 中期特点:散曲成为。

元曲的知识特点影响

如:

[双调]沉醉东风*渔夫*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 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再如:

《天净沙·秋》白朴

孤村落曰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看看这里景色中的色彩运用,可以说这些大红大紫的色彩,给人一种土得掉渣的感觉,从这里,也能感觉到元曲中,作家对色彩的刻意追求。可能与它的整体风格是一致的,土俗话、质朴话,好像返璞归真了。

四)运用土俗的形象

在上文中提到一支曲子,它把体瘦肚子大的小孩子叫琵琶,这可能就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很形象的口头语,就像我们现在把丑女称为恐龙,把丑男称为青蛙一样,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或地方特色。元曲中这类的作品,也很有意思,透着元曲独特的个性特点。

如:

元曲的特点:1、民间性。元曲是人民群众的戏曲;2、广泛性。元曲题材极为广泛;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种社会矛盾深刻而直白;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是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间理想;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剧,也有大。

[南吕]四块玉*紫芝路*马致远

雁北飞,人北望,抛闪煞明妃也汉君王。 小单于把盏呀剌剌唱。 青草畔有收酪牛,黑河边有扇尾羊,他只是思故乡。

这里的剌剌响生动地写出了小单于抱得美人归得得意之状。收酪牛、扇尾羊,也让人感到一种大草原的乡土气息。你一看到这样的用词,这样的形象,你也会毫不含糊的辨认出,这是典型的曲子,不是词。

五)极尽讽刺夸张之能事

有些元曲夸张的有类今天的恶搞,恶搞别人,也恶搞自己。通过一些诙谐、甚至荒诞不经的语言,让人忍不住发笑。

如:

[仙吕 醉中天] 咏大蝴蝶 王和卿

挣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 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大蝴蝶轻轻飞动,就把卖花人扇到了桥东,好大的劲!

再如:

[中吕]山坡羊*陈草庵

晨鸡初叫,昏鸦争噪,那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水迢迢。功名尽在长安道,今曰少年明曰老。 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他很形象的讽刺了古往今来的人,看不破的是富贵荣华,挣不断的是名缰利锁。多少人为此消磨了斗志,多少人为此耗尽了心血。

又如:

[中吕]满庭芳*王实甫

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 下功夫将额颅十分挣,迟和疾擦倒苍蝇。 光油油耀花人眼睛,酸溜溜蜇得人牙痛。

这是西厢记中,红娘唱的曲子,可以说把文人秀士张生讽刺的到家了。当然,最富讽刺意味的还是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除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曰还乡故。 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葫芦。新涮来的头巾,洽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麽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伙乔男女,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飙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蹬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膛。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耙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涂处,明标着册历,几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看看,简直是恶搞高手,尤其最后【尾声】大家不妨仔细读读。

这里再插一句话,最后偶们举的例子是“散套”,看这首《高祖还乡》,从起调过门的【耍孩儿】,先是正面去渲染华丽丽的场面,搞足了噱头,但是就是不揭谜底,然后从【五煞】逐渐到【一煞】,最后到【尾声】揭开谜底。原来高祖当年也好赖皮啊,是不是整个散套的味道就出来了。而且布局紧密。一环扣一环。

今天《我的元曲我的梦--------元曲创作技巧之二》就到这里,总结而出,元曲鲜活辛辣,趣味犀利,特点大致有三:

一、相比较而言,曲意单纯、简单、直白,信息密度小

二、尽量本色化

三、个性鲜明

具体其他需要关注的小项目,就请大家仔细看今晚的解析吧。

上一篇 2023年04月10 05:26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19:19

相关推荐

  • 艾草的诗句,古人赞美艾叶的诗句

    端午佳节到了,今天大家就和悦享诗文一起走进古诗词里,去闻一闻那古时候端午日里的菖蒲酒香和艾香吧。​《端午日》——唐代殷尧藩胜地纪中天,象取白芳占汇吉;翔风符正午,薰来引竹报平安。3.描写艾草的诗句禽虫

    2023年04月18 306
  • 关于影子的诗句,形容两个人影子的浪漫诗句

    落寞是什么?是失落伴随着寂寞;是突然发觉自己可有可无;是茫茫人海中,好像很热闹,但却很孤单......或许是失恋、或许是失业、或许是被误解、又或者只是有点想念了。1、本欲起身离去,奈何影子落人间。2、

    2023年05月14 266
  • 形容花开得很美的诗句,赞美花朵绽放的诗句

    锦带花开,绚烂多姿!锦带花,又叫五色海棠、海仙花,花色艳丽,远看犹如一条锦带缠绕在枝条上,故得名锦带花。锦带花以其灿烂夺目的身影,得到了人们的赞叹,在文人墨客的手中,锦带花的美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云

    2023年04月25 236
  • 江晚正愁余的下一句,江晚正愁余的余指什么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江晚正愁余下一句:山深闻鹧鸪出自:《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辛弃疾[全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2023年04月14 266
  • 表达亲情的诗句,家人亲情最暖心古诗

    莫如吟宋邵雍亲莫如父子,远莫如蛮夷。蛮夷和亦至,父子失须离。七绝·改诗赠父亲现代毛主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023年05月25 301
  • 关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李白关于祖国山河的诗

    北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国粹君说:前两句俯仰古今,写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前后相互映照,格外

    2023年04月19 243
  • 银杏诗句书法,描写书法的诗句

    描写书法的诗句,我们通常说“善书者不择纸”,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一些书法大咖们,他们都基本是信手捏来,无论是什么样的纸张,什么样的毛笔,都能够写出一流的书法来,这就是实力,也有不少的民间高手,

    2023年05月13 301
  • 坐看红树不知远下一句,坐看红树不知远的意思

    桃源行唐代:王维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

    2023年04月20 308
  • 关于兵马俑的诗句,形容兵马俑震撼壮观诗句

    始皇兵马俑,摆阵布成形。千年沉睡,重见天日世闻惊。观秦兵马俑杂感郦山驱役血殷鞭,霸业蒸腾虑九泉。冢下绝无藏匕客,何须兵马俑三千.韵新词5兵马俑绝句两首一兵俑车马一行行犹如待令赴沙场想是生前威不够死后依

    2023年05月21 216
  • 描写夏的诗句,描写春夏秋冬诗句各两个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夏天,是热烈而美好的静坐读诗就是非常好的消暑方式读完这100首夏日的诗词一定能让你清心净气,清凉一夏一起来看看吧《齐安郡后池绝句》

    2023年04月24 260
  • 关于鸽子的诗句,描写鸽子的古诗

    蔚蓝的天空下,经常会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鸽哨,一对对白鸽从我们的头顶上掠过,如飞舞的精灵。鸽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时期的《越绝书》就曾所载:“蜀有苍鸽,状如春花”。相传楚汉相争时,刘邦就靠一只鸽

    2023年04月13 290
  • 月字诗句,带有月字的诗

    1.月出皎兮,佼人僚兮。____佚名《诗经月出》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____王维《鸟鸣涧》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____李

    2023年05月11 22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