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诗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或是别的什么事,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就像一首歌的音调。曲调名 就像现在的G大调拉。C调了等等)曲牌名就是曲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注: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黄钟宫
醉花阴 喜迁莺 出队子 刮地风 刮地风犯 西门子 水仙子又名古水仙子 塞雁儿 神仗儿亦入南吕 神仗儿后 神仗儿犯 节节高又名接接高 节节高升 者刺古 柳叶儿亦入双调 寨儿令又名古寨儿令、塞儿令 六么令 九条龙 兴隆引又名兴龙引 侍香金童 降黄龙衮 文如锦 女冠子 愿成双 倾杯序 彩楼春又名抛球乐 昼夜乐 人月圆 红纳袄又名红锦袍 贺圣朝 金殿乐三重又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 尾声即正宫·随煞尾 岁尾 随煞亦入仙吕,元曲的曲牌名题目可以省略吗,即双调·本调煞 黄钟尾亦入正宫、南吕 神仗儿煞亦入南吕,
正 宫
仙吕宫
端正好 赏花时亦入商调 点绛唇 混江龙 油葫芦 天下乐 摊破天下乐 村里鼓鼓 元和令 上马桥 游四门 胜葫芦上五体亦入双调 后庭花亦入中吕、商调 河西后庭花亦入商调 柳叶儿亦入商调 寄生草亦入双调 青歌儿亦入商调、双调 哪吒令 鹊踏枝 六么序亦入中吕 醉扶归亦入越调、双调 金盏儿又名碎金盏 低过金盏儿 高过金盏儿 醉中天亦入越调、双调 雁儿又名醉雁儿 一半儿 忆王孙 玉花秋 四季花亦入商调 穿窗月 八声甘州 大安乐 双燕子即商调·双雁儿 翠裙腰 六么遍亦入中吕 上京马又名尚京马 绿窗愁又名绿纱窗 瑞鹤仙 忆帝京 袄神急又名袄神儿 六么令亦入越调 锦橙梅 三番玉楼人亦入越调 柳外楼 太常引 尾声 随煞调本黄钟 赚煞 赚尾 赚煞尾 上马娇煞 后庭花煞
南吕宫
一枝花又名占春魁 梁州第七 隔尾亦入黄钟、中吕 牧羊关亦入高平 骂玉郎又名瑶华令 感皇恩 采茶歌又名楚江秋 玄鹤鸣又名哭皇天 乌夜啼 贺新郎 草池春又名斗虾蟆、絮虾蟆 红芍药 菩萨梁州 四块玉 梧桐树亦入双调 玉交枝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 鹌鹑蛋 乾荷叶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 金字经又名阅金经,亦入双调 楚天秋 虾蟆序 摊破采茶歌 醉乡春 煞 尾声 收尾 煞尾调本正宫 随尾即正宫·随煞尾,亦入黄钟 随煞 黄钟尾调本黄钟 隔尾随煞 隔尾黄钟煞 神仗儿煞调本黄钟
中吕宫带*者亦入正宫
粉蝶儿 醉春风*亦入双调 迎仙客* 石榴花* 古调石榴花 斗鹌鹑* 上小楼* 快活三 朝天子*又名谒金门 朝天子犯 四边静*亦入双调 满庭芳 贺圣朝 叫声 红绣鞋*又名朱履曲 鲍老儿* 古鲍老* 鲍老三台衮又名鲍老衮 红芍药 剔银灯* 蔓菁菜* 普天乐即正宫·黄梅雨 柳青娘* 道和*又名道和 醉高歌*又名最高楼 十二月* 尧民歌* 喜春来*又名阳春曲 摊破喜春来 鬼三台 播海令 古竹马 卖花声又名升平乐,亦入双调 酥枣儿 古天乐* 红衫儿* 山坡羊又名山坡里羊、苏武持节,亦入黄钟 四换头*亦入仙吕 巧捉蛇 鹘打兔 鸳鸯儿 货郎儿犯 尾声*亦入南吕、般涉、越调 煞尾调本正宫 卖花声煞亦入双调 啄木儿煞又名净瓶儿煞
(2) 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3) 各自曲牌在字数 、句数、平仄 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 类别名、宫调名、 曲牌名和曲题名。^_^望采纳 。
道 宫
凭阑人 美中美 大圣乐 解红 转 尾
大石调
念奴娇 百字令 六国朝 卜金钱又名初问口 归塞北又名望江南,亦入仙吕 雁过南楼 喜秋风 怨别离 净瓶儿 好观音亦入仙吕 催花乐又名擂鼓体 常相会 青杏子即小石调·青杏儿,亦入仙吕 憨郭郎又名蒙童儿 蒙童儿犯 还京乐 催拍子 荼縻香 蓦山溪 女冠子 玉翼蝉 鹧鸪天 灯月交辉 喜梧桐 初生女儿 阳关三叠 林里鸡近 随煞即黄钟·尾声,亦入双调 煞尾调本正宫 带赚煞 雁过南楼沙 净瓶儿煞即中宫·啄木儿煞 好观音煞 玉翼蝉煞
小石调
恼杀人 伊州遍 青杏儿即大石调·青杏子,亦入仙吕 天上谣 尾声
般涉调
哨遍亦入中吕 麻婆子 墙头花 耍孩儿又名魔合罗,亦入正宫、中吕、双调 煞 急曲子 瑶台月 三煞 尾声
各自曲牌在字数 、句数、平仄 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 类别名、宫调名、 曲牌名和曲题名。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但还。
商角调
点前面的叫曲牌名,点后面的才是这首曲的题目。
黄莺儿 踏莎行 盖天旗 垂丝钓 应天长 尾声
高平调
木兰花 糖多令 于飞乐 青玉案 尾
应该只有两个,一是曲牌名和真正的标题。常用的曲牌名有中吕 仙侣 南吕 天净沙 双调 等
商 调
元曲一般是指元曲艺术,它是中国古代文艺中的一种戏曲形式。元曲中的括号指的是该曲的表演形式,也称为“括子词”、“括号词”。元曲中的括号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当演员在表演歌唱或舞蹈时,会有一个词句没有唱出来,。
集贤宾 逍遥乐 挂金索亦入黄钟 金菊香 醋葫芦 梧叶儿又名知秋令,亦入仙吕 百字知秋令 浪来里 高过浪来里 贤圣吉 双雁儿即仙吕·双燕子 河西后庭花 望远行 贺圣朝 凤鸾吟 凉亭乐 上京马 酒旗儿即双调·皂旗儿 八宝妆 二郎神 水红花 侍香金童 定风波 玉抱肚亦入双调 秦楼月又名忆秦娥 桃花浪又名桃花娘 满堂红 满堂春 芭蕉延寿 古调水仙子 尾声 浪来里煞 随调煞 高平煞 高平随调煞
越 调
元曲没有曲牌名是可以的,一般情况下元曲没有曲牌名都不会有影响,所以不必担忧!
双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