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全诗,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是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中引用的。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一首题画诗,诗题是《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的大意是:我在衙署房间里休息,窗外的风吹动竹叶的声音传进耳朵,让我怀疑是百姓啼饥号寒的疾苦之声。身为县令,级别低微,但民间的一切都与我息息相关,我又怎么敢怠慢呢?
这就要从郑板桥在潍县县令任上赶上的山东特大水灾说起了。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燮(号板桥)的一首题画诗,是他在潍县知县任上赠给署理山东巡抚包括的。
诗歌的创作时间大约是乾隆十二年(1747),当时郑板桥正在山东潍县担任县令。
疑是民间疾苦声上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_百度汉语 [作者] 郑燮 [全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期间,正是山东的多事之秋。此前的乾隆八年、乾隆九年,山东大旱,导致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到了乾隆十年后,气候又转而一变,接连几年发生涝灾,其情况尤以鲁西南和鲁西北为甚。特别是乾隆十二年,山东省竟然有98个州县都被大水所淹。灾害程度之烈,在整个山东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农作物的减产乃至绝产。古代医疗条件极差,严重的自然灾害之后,往往就是疾病的大流行。那几年的山东,可以说是惨到了极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吃人的惨剧。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