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曲作在元中叶以后的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他是一位由北方南下的作家,原籍是平阳襄陵,即今临汾市襄汾县。以儒补杭州路吏。是两浙行省建立后到江南寻求出路的儒生,一生没有做到要官显爵,而是终老沉埋下僚。
郑光祖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记载有17种,现存8种:《周公辅成王摄政》、《醉思乡王粲登楼》、《迷青琐倩女离魂》、《㑇梅香骗翰林风月》、《辅成王伊尹扶汤》、《丑齐后无盐破连环》、《虎牢关三战吕布》、《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在郑光祖现存剧目中,最能表现作者个人艺术风格的是爱情剧《倩女离魂》和文人事迹剧《王粲登楼》。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关汉卿 《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 《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王粲登楼》以正末扮王粲。剧本写王粲和丞相蔡邕之女订有婚约。因蔡邕数次来信相邀,故上京求官。蔡邕为其胸襟太傲,郑光祖的元曲作品,故意轻慢他,暗中使曹植资助王粲投荆州刘表。刘表也因他傲慢,不加以重用。刘表辞世,王粲流落荆州。重阳节,王粲应友人的邀请登“溪山风月楼”,饮酒思乡,赋诗感叹不遇。这时朝中使臣宣他回京做官,因他献的万言长策,皇帝命他做兵马大元帅。曹植说明真相,王粲拜谢丈人,与蔡邕之女完婚。
《王粲登楼》正是作者借流行的故事模式写自己的“方直”、“不妄与人交”,写自己因此而来的不遇的感慨。剧本的优点、缺点均由此而生。一方面,因只是借用一个情节展开方式,所以在剧中故意轻慢某人使其上进的套路便显得生硬、逻辑不通。另一方面,因写自己胸中的块垒,故全剧的抒情,尤其是第三折的抒情更是淋漓痛快,道出一代文人的感受,也正因此,《王粲登楼》一再受到文人的赞赏。
郑光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迷青琐倩女离魂》《梅香骗翰林风月》,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是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闻名于天下。郑光祖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倩女离魂》据唐人陈玄祐的小说《离魂记》改编而成。杂剧中女主人公张倩女与王文举有指腹为亲的婚约。王文举长大后,借往长安应举来探望岳母。
老夫人让他们以兄妹相称,要求王文举上京师求取功名,得了一官半职,再回来成亲。折柳亭送别以后,张倩女的灵魂追随王文举进京,躯体卧病在家。王文举状元及第后,派人送信给岳母,说等授官之后,“文举同小姐一时回家”。卧病的倩女见信后气昏过去,一家人以为他另娶了夫人,王文举回来,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合二为一。
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关汉卿 《窦娥冤》、白朴《墙头马上》、马致远 《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7-08 展开全部 《倩女离魂》元代著名的。
《倩女离魂》作为元代四大爱情剧之一(其他三剧为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在表现爱情时确实独具特色。
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激赏郑光祖的文词,将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所作杂剧可考者十八种,现存《周公摄政》《王粲登楼》《翰林风月》《倩女离魂》《无塩破连环》《伊尹扶汤》《。
剧本用灵魂的行为来表现私奔的情节。倩女的灵魂因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而自由地追求属于自己的感情,肉体则在现实中饱受折磨。两个倩女互相映衬,不仅将这一形象的内心世界揭示得非常深刻,而且为这本杂剧增添了新奇动人的魅力。
综观郑光祖的爱情剧,虽致力于写“情”,却终不逾矩,较《西厢记》、《墙头马上》诸剧更多道德的色彩。
据文学戏剧界的学者考证,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全部保留至今的,有《迷青琐倩女离魂》、《刍梅香骗翰林风月》、《醉思乡王粲登楼》、《辅成王周公摄政》、《虎牢关三战吕布》等。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
《倩女离魂》中正旦扮张倩女和离魂,唱词缠绵、优美,曲词的美丽、优雅应是郑光祖名列元曲四大家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