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有词牌,曲也有曲牌。词牌我们见得多了,曲牌就见得少了。
曲牌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
折桂令是昆曲里一支用途极广的曲牌,又是京剧、昆曲两界演员,尤其是武戏演员极熟悉的曲牌。隐娘给分享10首《折桂令》,一起体会元曲风华。
《折桂令·春情》
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全曲描写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首三句说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极表少女处于相思中的病态心理与神情举止;后二句则点出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最后以既形象又含蓄的笔墨逗露出少女心巾所思。
该曲语言上的一个特色便是首三句都押了同一个“思”字,末四句则同抑了一个“时”字,不忌重复,信手写去,西洲曲表达了什么的相思之情,却有一种出自天籁的真味。,
《折桂令·西陵送别》
元·张可久
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这首小令写送别。前半部分为别时的情景和心绪,后半写真诚友谊的可贵,最后三句是对开头的照应,也是对曲情的绾结。“春去春来”四句为一扇面对,前两句与后两句骈俪成文,切情切景,蕴藉自然。
这首散曲抒发了离别之情,深感真挚。描写自然朴实,情景交融,意韵深远。
《折桂令·送春》
元·贯云石
问东君何处天涯?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趁游丝惹在谁家?
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伴惹春风.菩萨蛮 忆郎还上层楼曲,楼前芳草年年绿.绿似去时袍,回头风袖飘.郎袍应已旧,颜色非长久.情恐镜中春,不如花草。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折桂令·客窗清明》
元·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这支小令表现的是一位客居在外的游子的孤独感和失意的情怀;亦可看成是作者漂泊生活与心境的写照。
曲写的是清明,却从“客窗”的意境表现,不消说客愁才是真正的主题。诗人先从窗外的一角春景领起,转入“窄索帘栊,巧小窗纱”,实已显现出自己囿守客居一方小小天地的情状。
《折桂令·述怀》
清·厉鹗
问先生底事穷愁,放浪形骸,笑傲王侯。
不隐终南,不官彭泽,不访丹丘。
搔白发三千丈在手,算明年六十岁平头。
天许奇游,弄月蛟门,看雨龙湫。
此曲为抒发自我的人生感怀。时作者已经五十九岁,名利是非均已看淡,生死也不系念于心。只想放浪形骸,纵游天地,活得畅快、自由。
我有什么事可以忧愁的呢,放浪形骸,蔑视权贵。不去终南山隐居,不去彭泽县做官,也不去探访仙人居住的地方。白发已经满头,算起来明年也恰好六十岁了。若是老天允许我去游玩山水,我要去蛟门山赏月,大龙湫看雨。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落尽杨花满地春。绿阴如染净无尘。日长庭院掩重门。斜坠金钗云半*,淡妆香脸粉轻匀。相思偏是少年人。年代:元 作者: 邵亨贞 《谒金门》山隐隐。天际暮云收尽。萍末秋生风渐紧。楚江千万顷。江上美人无信。换却潘郎。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
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老子高歌,为问嫦娥。
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转、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迹。凡此皆别具一格。
君似明月我似雾,雾随月隐空留露。君善抚琴我善舞,曲终人离心若堵。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魂随君去终不悔,绵绵相思为君苦。相思苦,凭谁诉?遥遥不知君何处。扶门切思君之嘱,登高望断天涯路。
《折桂令·九日》
不可排遣的相思!这首曲子的脉络很清晰,全曲分为四个层次:首三句说少女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相思之病;次三句极表少女处于相思中的病态心理与神情举止;后二句则点出少女害相思病的原因;最后宕开一笔,以既形象又含蓄的笔墨。
元·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此曲描写的是作者重阳节郊游时,看着萧瑟的秋景、南归的大雁,作者深感人生迟暮,难以再有作为;而每每回首往事,记忆深处的景象,如同眼前的秋景一样,只有一抹斜阳和数只寒鸦点缀着苍凉的天空,别的什么也看不到了。
此曲表达了作者暮年的愁怀。全曲情景交融,意境幽远,为作者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折桂令·过多景楼》
元·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该曲大部分写景,只最后抒情,一问一答,点出而已。表示有好景,只缺少自己的亲人。
《折桂令·荆溪即事》
元·乔吉
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
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样瓦,官无事乌鼠当衙。
白水黄沙,倚遍栏干,数尽啼鸦。
荆溪自古便有种梅花的习俗,作者慕名而来,却连梅花的影子都没看到,用失望的心情写下这首曲子。
前六句作者先询问荆溪溪上人家为何不种梅继而写荆溪荒凉景象,后五句作者极尽笔墨,用寺无僧、狐狸样瓦等意象影射当时社会的黑暗。
这首曲子语言质朴、辣味十足,深刻地讽刺了元代黑暗的社会,表现出作者的悯农之心,悲愁之意,愤懑之情。
《蟾宫曲·叹世二首·其二》
元·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这是我准备的元曲《折桂令·春情》翻译,快来看看吧。折桂令·春情 元代: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此曲借秦汉之交的楚汉相争和汉初皇室诛杀功臣的史事,抒发功名难凭的感慨,表明远离功名、放情山林的人生态度。
曲子短小精悍,概括性强,容量极大。语言明白如话,流畅简洁,充分体现了豪放派元曲家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