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
唐朝的诗,是其他时代不可逾越的高峰;
宋朝的词,是其他时代不可逾越的高峰;
而元朝的曲,同样是其他时代无法匹敌的。
从民间的“街市小令”、“村坊小调”演变而来,元曲从一开始就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嬉笑怒骂、大胆泼辣的市井范儿,郭霄昆曲皂罗袍,和温婉清丽、楚楚动人的正统文学范儿。,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读六首经典的元曲,体会其中或意蕴深刻婉转,或直白热烈的诗意。
【怀古:沉郁顿挫】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出自明代汤显祖的《皂罗袍》。原文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皂罗袍简介 商调皂罗袍。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历史沧桑,淘洗了一代又一代,但对于百姓来说,一朝兴盛,劳民伤财,受苦;一朝衰败,烟火四起,也受苦。
杜丽娘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杜丽娘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
【悲秋:意境丰富】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黄昏时分,几只乌鸦站立在枯藤缠绕着的老树枝头凄厉地鸣叫着。不远处小桥流水,溪水边的江南人家炊烟袅袅。孤独的旅人骑着干瘦的马儿,在古道上缓缓地经过,西风吹来,夕阳把旅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闲适:豪华落尽见真淳】
人月圆·山中书事
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
出自《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这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的一首曲子。原文如下: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
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
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兴亡更替如同一场梦。一身疲惫,望尽天涯,回到了村子里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
【送别:黯然神伤】
长亭送别
元代:王实甫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
这支曲子出自《牡丹亭》第十出《惊梦》。《牡丹亭》是汤显祖在明代万历(明神宗年号,1563-1620)年间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改编而成的传奇作品。《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偶尔来到后园。
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写情:雅丽浓艳】
游园
明代:汤显祖
【皂罗袍】
作品全文及翻译《牡丹亭·游园·皂罗袍》汤显祖〔明代〕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翻译:这样繁花似锦。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原来园子里繁花似锦、姹紫嫣红,只可惜春色如此迷人,却无人赏识,白白浪费,付与了断井颓垣。如此美好的日子,如此美好的景色,应该如何才不算虚度呢?令人开心、畅快的美事,谁家的院子里才能体会到呢?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亭台如云霞一般灿烂绚丽;和煦的春风带着蒙蒙细雨,烟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动着画船,如此韶光,都被我这深闺中人辜负了!
【诉冤:快人快语】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代:关汉卿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
有鬼神掌著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这句话并不出自于古诗,而是出自于元代汤显祖的元曲代表作《牡丹亭》。原文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
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六首元曲,或出自散曲大家,或出自戏曲经典段落,没有理由不知道。
读完了或婉转,或激愤,或恬静,或哀怨的六首元曲,你有没有体会到其中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