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墨为客卿以風
都说最美人间四月天。
可是在这最美的天气,古代形容寒冷,会突来瑟瑟寒风,潇潇暮雨。春寒料峭,欲暖还寒。那古人笔下是怎样歌咏春寒的呢?他们眼中的春寒是怎样的呢?
可是在这最美的天气,会突来瑟瑟寒风,潇潇暮雨。春寒料峭,欲暖还寒。那古人笔下是怎样歌咏春寒的呢?他们眼中的春寒是怎样的呢?
描写天气寒冷的诗句如下: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金沙水拍。
春寒于他们心中不光只是季节的寒冷,还有心中对宦海沉浮、英雄迟暮和山河破碎的寒凉和无奈吧。
今天这3位大咖,看看他们笔下的春寒诗吧!
第一位大咖晏殊
晏殊一生富贵闲适,官最高至主管军事的副宰相。他风流多才思,又雅好宾客。幕府之中经常游宴歌吟,诗酒场合,有许多感怀遣兴之作。
这一首《示张寺丞王校勘》就是一首描写春寒的诗。
诗云: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形容冷的诗句有: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时值暮春三月,草木萌发,生机勃然。达官贵人,王孙侍女,倾城游玩,最是一年最美好的时光!可是诗人却独自在小园徘徊,春寒又雨,借酒消遣,虽然春来,但是春寒料峭,春将阑珊。
诗人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自己迟暮之感油然而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句诗在晏殊的《浣溪沙》曾经使用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可见晏殊是多么喜爱这两句诗啊!
这两句都用了虚实相间的笔法。
出句描写了诗人对花落去的眷恋。
对句借燕子归来抒发了岁月的流转。
“无可奈何”两句是全诗名句,不仅寓情于景,而且还寓情于理,所以千百年来传颂不衰。
晏殊的诗情理兼胜,对后来宋诗的以理入诗是个启迪。
形容寒冷的诗句有哪些2 描写寒冷的句子 1、雪花疯狂的咆哮着,打在脸上如同针扎一般,冰凉刺骨。 2、经过了严冬,我们都以为寒冷已经过去,谁想春天也会特别冷,甚至比冬天还冷,风吹过,寒气直侵入骨头,然后慢慢地在身体内扩散,好象马上整。
第二位大咖:陈与义
他的诗风对后来陆游的诗风影响很深,所以说陈与义是宋诗发展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
我们来看看他的春寒诗吧。
春寒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此时诗人也正在巴陵(今岳州)避乱,他看到了春寒料峭中独立于雨中的海棠,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
农历仲春,气候变化无常。春寒未尽,日日有风,料峭刺骨。
这首诗虽然是写海棠,其实是写人。
海棠与春寒斗傲的孤高的品格,其实也是人蕴含自己傲傲风骨。
这首诗既雅致,又高格。
历代咏海棠诗甚多,但是大多风流有余,但品格不足。
唯有陈与义的这首诗别出新意,品格风流兼备。这或许是融入了诗人自己的人格和思想吧。陈与义这首《春寒》堪称咏物诗的上乘之作!
第三位大咖:陆游
陆游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陆游,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出生的第二年就逢靖康之乱。
陆游一生坚持夙志,大声疾呼抗敌复国,是南宋爱国主义诗人的代表。
陆游一生创作勤奋。流传至今的诗词就有9400多余首。诗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爱国主义和日常生活的吟咏。
一、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清·郑燮《山中雪后》译文:房檐的积雪未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清高坚韧的性格,是多么不寻常啊!二、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唐·齐己《早梅》译文。
陆游仕途坎坷,因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之孙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妒忌。直到秦桧死后,他才步入仕途,他的一生主力抗金而屡被罢职,但是他的爱国主义情怀终生不渝。
我们看一下他写的这首春寒。
“滔天来洚水,震瓦战昆阳。
形容天气寒冷的诗句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刘驾《苦寒吟》白话:所有的泉水因为天寒似乎流水声都像有点哽咽,我如果来吟诗表达我的心境。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清·洪升《雪望》白话:就是形容天气冷,溪流水深,雪花。
此敌犹能御,春寒不可当。”
陆游热情奔放,神采飞扬,把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泻在诗中。
3.形容天气特别寒冷的诗句 1、碧天凉冷雁来疏,闲望江云思有馀。 秋馆池亭荷叶后,野人篱落豆花初。无愁自得仙人术,多病能忘太史书。 ——作者:李郢 《江亭晚望》 2、厨冷烟初禁,门闲日更斜。东风不好事,吹落满庭花。 作者。
这首诗虽写春天的寒冷,但是大宋土地被金兵进犯,我们要抵御敌人,任何寒冷也不能阻挡收复失地的决心。
陆游的作品更多的是自抒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