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元曲小调简谱图片欣赏,青海小调简谱大全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

第三讲“曲调、曲牌,以及《天净沙》的写作要点”

上节课我们交流了元曲的体式特点了解了词与曲的区别。介绍了曲律及中原音韵。简单回答词曲内容上的特点及在形式上的同异? 上周的作业,我们试写了《越调·天净沙》,什么是越调呢?元曲中的“越调”、“商调”、“南宫”、“仙宫”、“黄钟”、“大石调”是什么?是指宫调。什么是宫调?宫调是古代乐曲曲调的总称,其实我们过去在大量的阅读宋词中,常常看到很多词牌标有宫调,如:柳永的《乐章集》、张先的《子野词集》和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等等。而在元曲中,从收录的《元曲三百首》中,所有的曲牌一律都标注宫调。宫调究竟代表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课题;

一、元曲的曲调

元曲以前是配乐演唱的歌词,曲调固定而歌词每每更替,因此要选择合适的乐曲来表现不同的意境,〔越调〕〔吕调〕其实指的就是那个曲在演唱时所适用的曲调。曲牌名,其实和词牌名是一样的概念。原先词都是配乐吟唱的,都有相应的名字来命名。后来曲调失传,就只用曲牌名来限定曲子的字数、格律、音韵等。学习曲,大家都有格律诗和词的基础,都感觉到了诗词之美,这是因为这种格律符合汉语言的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汉语言的韵律之美。诗的形式之美,就是由平仄不同的发音构成了抑扬顿挫的美感。曲的格律形式与诗词有许多共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曲,是韵文文学的一种,同词的体式相近,可以配乐歌唱,就像我们今天的歌词一样。曲有曲牌和宫调:曲因是配合音乐的长短调,不论散曲或戏曲,其曲子前一般都标明宫调和曲牌名。

1、宫调

1) 、宫调及演变

看下图 宫调;即古代音乐的调。中国传统乐学把音乐实践中音、律、声、调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起来,用以表明调性范畴的全面情况的基本理论。音乐实践中所用一定音阶的各个音级,各相应于一定的律高标准,构成一定的调音体系;某一调音体系中的音阶,又都具体地体现为以某&34;为主的一定调式。审察其间的诸种逻辑联系,包含律高、调高、调式间各种可变因素在内的综合关系的研究,即是宫调理论。仅仅把&34;理解为调高概念,把&34;理解为调式概念,只是对于&34;的一种简单化的解释。“宫调者,所以限定朱器管色之高低也。”这是吴梅《顾曲尘谈·论宫调》所注。就音乐而言,不管是当时的南曲,还是北曲,每种曲调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古人以宫、商、角、徵、羽五声表示唱名(即没有固定音高,只有相对音高的一组音,相当于西方音乐的 1、2、3、5、6),再加上变徵和变宫,就构成了七声音阶(变成1、2、3、4、5、6、7)。古人又以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ruí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表示十二律。相当于现代音乐所说的有绝对音高的“音名”,即西方音乐中的C、井C、D、井D、E、井E、F、井F、G、井G、A、井A、B。请朋友们看下面的一幅图来说明更为直观: 在理论上,这七个唱名可以作为一个调的主音,它们的音高又可以分别与十二音名相同。比如以“1”为主音,可以有1=C、1=D……以“6”作主音,可以有6=E,6=F……这样,一共可以得到84个调式。如果换成中国传统音乐术语,则可以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加上变徵、变宫两个调式,一共就是七个调式。再把它们与十二律相配,如宫音相当于黄钟,即为黄钟宫;宫音相当于大吕,则为大吕宫;……以此类推,同样可以得到84个调式。但在实际使用中,许多调式都没有用到,我们在此仅作了解。那么,有哪些常用调式? 陪王尚书泛舟莲池(唐·许浑)押庚韵莲塘移画舸,泛泛日华清。水暖鱼频跃,烟秋雁早鸣。舞疑回雪态,歌转遏云声。客散山公醉,风高月满城。 莲塘移画舸,倒装,原本应该是,画舸在莲塘里移动的意思。动词在中间,一肩挑两个名词,非常常用的。

2)、宫调的分类

周德清《中原音韵》一书列举元曲使用曲牌的宫调共有十二种,它们是: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调、商角调、般涉调。北散曲经常使用的宫调主要有七个:正宫、仙吕宫、中吕宫、南吕宫、双调、越调、商角调。北杂剧所使用的则有五宫四调,它们是: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越调、商调、大石调、双调,合称“九宫”。南曲所使用的宫调,据明人蒋绍忠《十三调谱》所述,则有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小石调、商调、越调、般涉调、羽调等十三调。北曲有十二宫调,南曲有九宫十三调。其实,元曲中也只用了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和黄钟宫等五宫及大石调、双调、商调和越调等四调,后合之亦称为九宫。这些宫调,如何使用呢?

3)、宫调的应用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散曲中有一种情况,即同名的曲牌,所用的宫调不同,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曲牌了。比如【正宫 端正好】和【仙吕 端正好】是不同的,二者句法相同,但是正宫端正好专用於套数,仙吕宫端正好专用作楔子。前者不可增句,后者可以增句。【双调 水仙子】和【商调 水仙子】是不同的。 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宫调呢? 这里涉及到音乐中不同调式,不同调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也是不同的。就如我们现代音乐中所说的大调式和小调式所表现的感情色彩就有很大的区别。大调式一般宽广、雄壮、庄严、昂扬,趋近于阳刚之美。而小调一般优美、抒情、柔婉、恬静,趋近于阴柔之美。王骥[jì]德在《曲律》中说:“用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吕、双调等类;哀怨则有商调、越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人。”由此说明:元曲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燕南芝庵的《唱论》,最早附刊于元·杨朝英所编的散曲选《阳春白雪》卷一。他谈到宫调,说:“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于六宫十一调,(六宫十一调 金元的词曲、戏曲音乐申宫调。因当时共有六均的宫调式和分布在这六均中的商、羽、角调式共十一种,故称“六宫十一调”,亦称十七宫调、十七调,见燕南芝庵《唱论》及周德清《中原音韵》。)十七宫调声情: 仙吕调清新绵邈, 南吕宫感叹伤悲, 中吕宫高下闪赚, 黄钟宫富贵缠绵, 正宫惆怅雄壮, 道宫飘逸清幽, 大石风流酝藉, 小石旖[yǐ]旎[nǐ]妩媚, 高平条畅晃漾, 般涉拾掇[duō]坑堑[qiàn], 歇指急并虚歇, 商角悲伤宛转, 双调健捷激袅, 商调凄怆怨慕, 角调鸣咽悠扬, 宫调典雅沉重, 越调陶写冷笑。 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1324年)及明·朱权的《太和正音谱》(1398年)等,都用了这个观点。虽然有些表述,后人还不能完全明白它的意思,但此观点在文学界亦有较大影响,而被后来许多学者所认可。

试举两个例子如下:

【越调·寨儿令】夏日即事 明·王九思豆角儿香,麦索儿长,响嘶啷茧车儿风外扬。青杏儿才黄,小鸭儿成双,雏燕语雕梁。红石榴花满西窗,黄蜀葵叶扫东墙。泥金团扇影,香玉紫纱囊。将,佳节遇端阳。

上面说了曲调,下面说曲牌。

2、曲牌

知名元曲小调简谱图片欣赏

即指曲调的名称和乐曲的调式,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平仄、押韵格式,曲牌名就是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就像一首很长的歌里的部分小节的名字。古代的曲很长,所写的曲牌都是一个很长的一首曲的部分小节的名字。

1)什么是曲牌

曲牌:曲牌是曲的调子的名称。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泛称。其曲牌各有专名,如《点绛唇》、《山坡羊》等,每一个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同时也规定了该曲的字数、句法、平仄等。古代都喜欢把曲调音节写在牌子上,故称为曲牌。另一部分,就是专供演奏的曲牌,但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曲牌大都来自民间,一部分由词发展而来,故曲牌名也有和词牌名相同的,但是内容并不完全一致。

知名元曲小调简谱图片欣赏

比如:【双调·沉醉东风】这个题目中,“双调”就是宫调名,“沉醉东风”就是曲牌名。

2)曲牌的种类和来源

曲牌的来源; 关于曲牌来源,历来众说纷纭。但据专家考证,归纳起来不外四种渠道而已。

二是文人墨客自创,如〔天净沙〕、〔上马娇〕、〔小桃红〕等,这种类型约占曲牌数量的半数左右。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南曲集曲曲牌,即曲作者按照所集曲牌名,重新创立的新曲牌。如取〔驻马听〕、〔一江风〕、〔驻云飞〕三曲的部分曲句,串而成一新曲,新曲名从所集各曲名字中各取一字,名之为〔倚马待风云〕等等。这类集曲曲牌,大约有八九百个之多。

三是借用胡乐名,如〔古都白〕、〔也不罗〕、〔者剌古〕、〔阿纳忽〕、〔唐兀歹〕、〔胡十八〕、〔相公爱〕、〔也不罗〕、〔呆骨朵〕、〔拙鲁速〕、〔醉也摩沙〕等。 四、是取自于民间小调,如〔络丝娘〕、〔货郎儿〕、〔秃厮儿〕、〔耍孩儿〕、〔采茶歌〕、〔麻婆子〕等。

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收有北曲常用曲牌计三百三十五个 。其中黄钟二十四个,正宫二十五个,大石调二十一个,小石调五个,仙吕四十二个,中吕三十二个,南吕二十一个,双调一百个,越调三十五个,商调十六个,商角调六个,般涉调八个。限于篇幅,因曲牌名太多,故不录。 《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我国史上收录散曲曲牌数量最多的谱书之一,据其统计:南曲曲调正格1513个,变格1260曲,集曲596首。北曲正格581调,变格1704调。南北曲共有2094曲,正变调格式合计4466式,不可谓不多。而实际上正常使用的曲牌不过百余调而已。有人对《全元散曲》所收3800多首小令和470多首套曲的用调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元人散曲用调仅101个曲牌,除去62个摘调外,纯小令曲牌仅为39个。读得多了,大家对常用的曲牌自然就记住了。

曲牌的种类;

(1)黄钟宫

醉花阴 喜迁莺 出队子 刮地风 刮地风犯 四门子 水仙子又名古水仙子 塞雁儿 神仗儿亦入南吕 神仗儿后 神仗儿犯节节高又名接接高 节节高犯 者刺古 柳叶儿亦入双调 寨儿令又名古寨儿令、塞儿令 六么令 九条龙 兴隆引又名兴龙引 侍香金童 降黄龙衮 文如锦 女冠子 愿成双 倾杯序 彩楼春又名抛球乐 昼夜乐 人月圆 红纳袄又名红锦袍 贺圣朝 金殿乐三重又名金殿乐三叠、金殿乐三台 尾声即正宫·随煞尾 随尾 随煞亦入仙吕,即双调·本调煞 黄钟尾亦入正宫、南吕 神仗儿煞亦入南吕

(2)正 宫 端正好 滚绣球亦入中吕 叨叨令 倘秀才亦入中吕 白鹤子亦入中吕 塞鸿秋亦入仙吕、中吕 脱布衫亦入中吕 小梁州亦入中吕、双调 醉太平亦入仙吕、中吕 呆骨朵又名灵寿杖、灵寿歌,亦入中吕 货郎儿亦入仙吕 转调货郎儿亦入中吕、南吕 九转货郎儿 伴读书又名村里秀才,亦入中吕 笑和尚又名笑歌赏 芙蓉花 双鸳鸯亦入中吕 蛮姑儿亦入中吕 穷河西亦入中吕 黄梅雨即中吕·普天乐 菩萨蛮亦入中吕 月照庭 六么遍又名柳梢青,亦入中吕 黑漆弩又名学士吟、鹦鹉曲 甘草子 汉东山 金殿喜重重亦入仙吕 怕春归亦入仙吕 春归犯 番马舞西风 普天乐亦入中吕 锦庭芳 三转小梁州亦入中吕 尾声本在中吕 收尾 煞尾本在中吕 随煞尾即黄钟、南吕·随尾 黄钟尾调本黄钟 啄木儿煞调本中吕。

(4)南吕宫 一枝花又名占春魁 梁州第七 隔尾亦入黄钟、中吕 牧羊关亦入高平 骂玉郎又名瑶华令 感皇恩 采茶歌又名楚江秋 玄鹤鸣又名哭皇天 乌夜啼 贺新郎 草池春又名斗虾蟆、絮虾蟆 红芍药 菩萨梁州 四块玉 梧桐树亦入双调 玉交枝又名玉娇枝,亦入双调 鹌鹑儿 乾荷叶又名翠盘秋,亦入中吕、双调 金字经又名阅金经,亦入双调 楚天秋 虾蟆序 摊破采茶歌 醉乡春 煞 尾声 收尾 煞尾调本正宫 随尾即正宫·随煞尾,亦入黄钟 随煞 黄钟尾调本黄钟 隔尾随煞 隔尾黄钟煞 神仗儿煞调本黄钟等 道 宫 凭阑人 美中美 大圣乐 解红 赚 尾 大石调 念奴娇 百字令 六国朝 卜金钱又名初问口 归塞北又名望江南,亦入仙吕 雁过南楼 喜秋风 怨别离 净瓶儿 好观音亦入仙吕 催花乐又名擂鼓体 常相会 青杏子即小石调·青杏儿,亦入仙吕 憨郭郎又名蒙童儿 蒙童儿犯 还京乐 催拍子 荼縻香 蓦山溪 女冠子 玉翼蝉 鹧鸪天 灯月交辉 喜梧桐 初生月儿 阳关三叠 林里鸡近 随煞即黄钟·尾声,亦入双调 煞尾调本正宫 带赚煞 雁过南楼煞 净瓶儿煞即中宫·啄木儿煞 好观音煞 玉翼蝉煞 小石调 恼杀人 伊州遍 青杏儿即大石调·青杏子,亦入仙吕 天上谣 尾声 般涉调 哨遍亦入中吕 麻婆子 墙头花 耍孩儿又名魔合罗,亦入正宫、中吕、双调 煞 急曲子 瑶台月 三煞 尾声 商角调 黄莺儿 踏莎行 盖天旗 垂丝钓 应天长 尾声 高平调 木兰花 糖多令 于飞乐 青玉案 尾 商 调 集贤宾 逍遥乐 挂金索亦入黄钟 金菊香 醋葫芦 梧叶儿又名知秋令,亦入仙吕 百字知秋令 浪来里 高过浪来里 贤圣吉 双雁儿即仙吕·双燕子 河西后庭花 望远行 贺圣朝 凤鸾吟 凉亭乐 上京马 酒旗儿即双调·皂旗儿 八宝妆 二郎神 水红花 侍香金童 定风波 玉抱肚亦入双调 秦楼月又名忆秦娥 桃花浪又名桃花娘 满堂红 满堂春 芭蕉延寿 古调水仙子 尾声 浪来里煞 随调煞 高平煞 高平随调煞 越 调 半鹌鹑 紫花儿序 金蕉叶 调笑令又名含笑花 小桃红 秃厮儿又名耍厮儿、小沙门 圣药王 麻郎儿 络丝娘 小络丝娘 东原乐 绵搭絮 拙鲁速 天净沙又名天净纱 鬼三台又名三台印 耍三台 雪里梅 雪中梅 酒旗儿 眉儿弯 送远行 寨儿令又名柳营曲 黄蔷薇 庆元贞 古竹马 踏阵马 青山口 郓[yùn]州春 看花回 南乡子 梅花引 凭阑人 糖多令亦入高平调 尾声 收尾亦入双调 煞 随煞 天净沙煞 眉儿弯煞 双 调 新水令 驻马听 驻马听近 沉醉东风 雁儿落又名平沙落雁,亦入商调 得胜令又名凯歌回、阵阵赢,亦入商调 乔牌儿 甜水令又名滴滴金 折桂令又名秋风第一枝、天香引、蟾宫曲、步蟾宫 百字折桂令 蟾宫曲与折桂令不同 锦上花 河西锦上花 碧玉箫 搅铮琶 清江引又名江儿水 步步娇又名潘妃曲 落梅风又名寿阳曲 乔木查又名银汉浮槎 庆宣和 水仙子又名凌波仙、湘妃怨、冯夷曲,亦入中吕、南吕 河西水仙子 庆东原又名庆东园 沽美酒又名琼林宴 太平令亦入正宫 夜行船 挂玉钩 挂搭沽又名挂打鼓 挂玉钩序又名挂搭序 挂搭鼓序 荆山玉又名侧砖儿,亦入南吕、黄钟 竹枝歌亦入南吕、黄钟 春闺怨亦入商调 牡丹春亦入正宫、商调 对玉环 五供养 月上海棠 殿前欢又名小孩妇儿、凤将雏 殿前喜 凤引雏 月儿弯 行香子 天仙子 天仙令 蝶恋花 神曲缠 金娥神曲 醉春风 间金四块玉 减字木兰花 快活年 朝元乐 沙子儿摊破清江引 海天晴 一机锦亦入南吕 好精神 农乐歌兼破雁儿落 动相思 二犯白苎[zhù]歌又名三犯白苎歌 新时令 十棒鼓 秋江送亦入商调 袄神急 楚天遥 播海令 青玉案 皂旗儿又名皂旗令,即商调·酒旗儿 枳郎儿 川拨棹 七弟兄 梅花酒 收江南又名喜江南 小将军亦入仙吕 拨不断又名续断弦 太清歌又名太平歌 汉江秋又名楚江秋、荆湘怨、荆襄怨 镇江回亦入中吕 阿忽令 阿纳忽又名阿那忽 风入松 一锭银 胡十作 乱柳叶亦入中吕 豆叶黄 豆叶儿 捣练子又名胡捣练 万花方三台 小阳关 早乡词 石竹子 山石榴 醉娘子又名真个醉 醉也摩挲 相公爱又名驸马还朝 小拜门又名不拜门 金盏儿又名金盏子、慢金盏 大拜门 也不罗又名野落索 小喜人心 大喜人心又名喜人心 风流体 忽都白又名古都白 倘兀歹又名唐兀歹 青天歌 大德歌 大德乐 华严赞 得胜乐又名德胜乐,亦入仙吕 山丹花 鱼游春水 骤雨打新荷 河西六娘子 庆丰年 秋莲曲 高过金盏儿 落风花 珍珠马 雕刺鸪又名雕剌[là]鸡 挂打灯 一緺[guā]儿麻 枣乡词 尾声 收尾 随煞即黄钟·尾声 本调煞即黄钟·随煞 转调煞 煞 鸳鸯煞 离亭宴煞 歇指煞 离亭宴带歇指煞 这些,大家选常用的记忆。参看古人的曲来选。

3、元曲的标题格式

在标题上分为三部分: 在我们接触元曲或散曲,经常会看到一些如“中吕·山坡羊·怀古”或写成“中吕·山坡羊【怀古】”、“越调•天净沙•秋思”、“双调·沉醉东风·渔夫”、“南吕·四块玉·天台路”等等。

第一部分如:中吕、越调、双调、仙吕等,就是这首曲子的宫调。

第二部分如:“山坡羊”、“醉花阴”,就是一个曲牌。

第三部分如:“秋思”“渔夫”等,指所表达的主题。

知名元曲小调简谱图片欣赏

建议标题格式:【越调·天净沙】秋思;如果大家看到别处的格式,比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请不要与人争论,我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格式就好。 或许,大家已经看出来了,这标题的三部分: 第一部分如:中吕、越调、双调、仙吕等,就是这首曲子的宫调。 第二部分如:我们平常说的“山坡羊”、“醉花阴”,就是一个曲牌,这比较类似于宋词的格式,但是语言更自由,感情更直白一些。 第三部分如:“秋思”“渔夫”等,指所表达的主题。

二、天净沙的写作要点:

1、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织成主题的意境。《天净沙》这曲牌最出名的曲,当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是元代杰出的散曲作家,他的散曲特别是小令数量很多。在艺术上,具有风格兼豪放与清新,意境优美,语言凝炼,自然流畅等特色。[越调•天净沙]《秋思》可谓其小令中的绝唱。天净沙这个曲牌还有诸多格式。我们来选《元曲三百首》几曲:

例1、【天净沙 】 孟昉[fǎng] 星依云渚溅溅,露冷玉液涓涓, 宝砌衰兰剪剪。碧天如练,光摇北斗阑干。

例2 、〔天净沙•即事〕 乔吉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仃仃当当人人。

例3、〔天净沙•鲁卿〕 张可久 青苔古木萧萧 ,苍云秋水迢迢,红叶山斋小小。 有谁曾到,探梅人过溪桥。

简谱为a(和声)小调音阶(6=a),6、7、(高音)1、2、3、4、#5、6。一般常用的是ⅠⅣⅤ级和弦,简谱:613、246、357。它的主三和弦:6、(高音)1、3,上主三和弦为7、(高音)2、4,中三和弦为

例4 、〔增字天净沙〕 严忠济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 ,天随人愿 ,赛田文养客三千。

例5 、〔天净沙〕 向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 , 啼鶯舞燕 ,小桥溪水飞红。

18 2010-11-07 请问小调如何在简谱上表示? 1 2007-12-01 简单的民歌和谱子 44 2010-12-07 儿童歌曲 简谱与伴奏 13 2017-12-01 十月怀胎小调简谱有哪些 2013-04-13 小调歌曲怎么配和弦 138 2017-06-14 大小调的问题。

例6 、〔天净沙〕 向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例7、〔天净沙〕 吴西逸江亭远树残霞,淡烟荒草平沙, 绿柳烟中系马。 夕阳西下, 水村山郭人家。例8 、〔天净沙〕 吴西逸长江万里归帆, 西风几度阳关, 依旧红尘满眼,夕阳新雁,此情时拍阑干。从上面所选的曲,大家看看是不是 [天净沙] 可以有不同的格式。但其共同点就是,每一首中,景物的错落并列,是其中的较突出的共同特点。

我们再看: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大家看这一首前三句,即为鼎足对。鼎足对。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故名鼎足对。这种对仗形式在古典诗词中少见,而在曲中却常见。也有一二句对的,亦有不对仗的。对仗的问题,以后我们还会作详细交流。

2、元曲平仄严格,但用法上也在平上互代现象: 白朴的【越调•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 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院中”的“中”就是平仄互代。 再看:大丈夫时乖命蹇[jiǎn]。(平声韵)平上互代现象。平上互代现象,以后我们会细讲。

定格7句,定格字句:五、五、七、一、五、三、五,共31字。〔翠盘秋〕曲牌名,来自民间小调,小令兼用,又名〔干荷叶〕,亦入〔中吕〕、〔双调〕。此曲〔南吕〕专作小令用,〔中吕〕、〔双调〕只作联套用。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

3、但也有一例,大家看见了《天净沙》可加衬字。 【越调】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朝代:元代 作者:严忠济 原文: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 大丈夫时乖命蹇[jiǎn]。平上互代现象 (有朝一日)天随人愿, 赛田文养客三千。 衬字问题,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们会再作交流。

现在,重述一下标题格式: ⑴,【越调】天净沙·秋思 ⑵,【越调·天净沙】秋思 ⑶,越调·天净沙·秋思 这三种 ⑷,(分两行)越调·天净沙 秋思 ⑸,【越调·天净沙·秋思】(这种一般不作标题,只用于文中讨论)今天的学习内容就到这里谢谢朋友们。

第三次作业;

1、指出下列曲牌分别属于哪个宫调?喜春来、凭栏人、梧叶儿、落梅风、小桃红、四块玉、醉中天、干荷叶、山坡羊。

2、简单回答曲牌的来源。并对下列两首元曲中的标题进行分类;【中吕•喜春来】春宴梅残玉靥香犹在,柳破金梢眼未开。东风和气满楼台。桃杏拆,宜唱喜春来。《双调•水仙子》寻梅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上一篇 2023年04月12 06:02
下一篇 2023年05月25 20:29

相关推荐

  • 人生处处有伏笔下一句,人生处处有伏笔什么意思

    1、不管你圈子多大,好好跟我说话。2、我可以给足你面子,也可以抽你嘴巴子。3、不爱就不爱,别以为老子稀罕。伏笔就是为之后的做铺垫,爱过一条狗就是爱错一个人。所以意思就是人生难免遇到不淑之人,以后才能遇

    2023年05月23 229
  • 关于思乡的元曲小令六首,元曲的小令和散曲区别

    图李澎油画《平遥古城》前言:「中国乡愁古城平遥」百期专栏海内外同步推出。在中国众多历史遗存中,有着2800多年历史的山西平遥古城,宛若一座“活着的古城”:古城内,大街小巷纵横,300余处文物、近380

    2023年04月18 234
  • 努力努力再努力下一句,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

    国家在努力前行,为了老百姓能过好日子。可不和谐的声音总存在。与前几年不同,现在对待各种问题,百姓怨气怒气总是很多。有人说是外部势力,有的说百姓不好伺候而且上纲上线。努力努力再努力争取,为什么网上大v总

    2023年04月25 272
  • 李白赞美杨贵妃的诗句,李白写杨贵妃的三首诗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著名的“四大美女”,她们在文人墨客的心中已经代表了古时女子美貌的巅峰。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每一位都有着非常多的故事与歌颂的诗文,李白写杨贵妃的三首诗,“闭月羞花之貌,沉

    2023年05月30 234
  • 带莹字的诗句,带莹字最唯美的诗词

    荷塘夜色、萤火亮晚,蒲扇邀凉、凉食败火,掩扉思倦、卧席听蝉,带莹字最唯美的诗词,这是盛夏的趣事,在暑天最热时,不意间带来无言的清凉诗意。夏萤宋-朱淑真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著

    2023年04月21 271
  •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下一句,可怜之人可恨之处完整句子

    俗语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作为老百姓口中流传的“至理名言”,俗语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看法,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而且还蕴含着人生道理。生活中所接触的俗语比较多,“有福同百享

    2023年05月03 297
  • 已婚相见恨晚的诗句,最打动婚外情人的情话

    人这一生,会有很多次遇见,于茫茫人海中,于车水马龙中,真正能走到心里的,却有几个?在世间颠沛流离时,若能邂逅一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际遇,该有多好。《节妇吟》唐·张籍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2023年04月11 255
  • 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上一句是什么,更无豪杰怕熊罴怎么读上一句

    谭嗣同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2023年05月28 261
  • 带倩的诗句,带倩字的美好诗句

    卷一、【1—240首】已刊发241.《踏莎行·春暮》宋代·寇准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宋

    2023年05月26 309
  • 九九重阳诗句,九九重阳节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节。明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出游赏花、登高望远、喝菊花酒、吃重阳糕……九九重阳,因与“久久”同音,自古就被赋予长寿的美好愿望。“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

    2023年06月04 278
  • 为什么没有元曲这个词,元曲是什么

    《客座赘语》说:“永乐九年(1411)七月初一日,该刑科署都给事中曹润等奏乞剌下法司,今后人民、倡优装扮杂剧,除依法律神仙道扮、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不禁外,但有亵渎帝王圣贤之词曲驾

    2023年04月09 250
  • 不太知名的元曲,著名元曲十首

    我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四大家”为“关郑白马”,即关汉卿、郑光祖(也有说郑廷玉)、马致远、白朴。关汉卿,生于公元1219年,去世于公元1301年,号已斋、已斋叟。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号称元代杂剧奠基人,

    2023年04月17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