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死忽如归上一句,写视死如归的古文诗句

古语说:“视死如归。”意思是把死亡看作像回家一样,写视死如归的古文诗句,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牺牲生命。《管子》中说:“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更著名

古语说:“视死如归。”意思是把死亡看作像回家一样,写视死如归的古文诗句,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牺牲生命。《管子》中说:“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更著名的是三国的文学家曹植所写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古往今来,许多爱国人士都秉持视死如归的精神,许多丰功伟绩也只有怀着视死如归的心志才能做成。

后来,父亲将邓世昌送到上海继续深造,这让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家乡以外的世界。一天,学校放假,邓世昌就约几位同学出去游玩,他们来到黄浦江边,看到许多挂着不同国家国旗的军舰在黄浦江上横冲直撞,畅行无阻,邓世昌不禁感慨道:“外国军舰在我国内海如此横行,全因我国没有自己强大的海军,无法保护自己的疆界。”从那时,他就立志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为祖国的海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生。后来,福建船政学堂去广东招收学员,邓世昌得知后,立即告知父母,表明了想要报考福建船政学堂的意愿和希望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海军的决心。父母听到邓世昌有志报效祖国,非常高兴,连夜把邓世昌送回广东参加考试。邓世昌也不负众望,通过层层筛选,以优异成绩顺利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在船政学堂的五年间,邓世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每门功课都很优秀,常常获得老师们的赞赏。后来,李鸿章奉命创办北洋水师,派人来到船政学堂招收人才。于是,邓世昌就被招进了北洋水师。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语出三国曹植《白马篇》。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去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表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崇高思想。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略者在朝鲜牙山口外半岛海面对我国海军不宣而战,突袭了中国的运兵船和护卫舰。其中,由于“高升”号运兵船拒绝投降,而被日本海军击沉,导致船上的近千名士兵遇难。另外,日军还击伤“广乙”号、“济远”号两艘战舰,并掳走“操江”号通信船。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甲午海战爆发了。这时,邓世昌已经成为北洋舰队“致远”舰的舰长。9月17日早上,在北洋舰队旗舰“定远”号上,指挥官丁汝昌正在向各个舰艇布置任务,忽然有人报告说发现西南方有军舰驶来,丁汝昌赶紧拿起望远镜观察,发现日本舰队的十几艘军舰已排成战斗编队向自己驶来。于是他下令各舰艇立即准备战斗。

战斗刚开始时,日本联合舰队并未占到便宜。在丁汝昌的指挥下,北洋舰队发挥射程比敌舰远的优势,频频开炮,屡屡击中敌舰。后来,日本舰队改变了战术,以“吉野”号为首的四艘日本军舰,一起从正面向北洋舰队的旗舰“定远”号冲来,企图集中火力先摧毁“定远”号。然而邓世昌却发现敌人的企图,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开足马力,来到“定远”前面,迎战来敌。在邓世昌的指挥下,“致远”舰以一敌四,顽强作战。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后,船体弹孔累累,更糟糕的是炮弹逐渐被打光。就在这时,原本已经被打跑的日舰“吉野”号似乎发现了“致远”号已经弹尽粮绝,于是又掉转船头疯狂地反扑过来。在这危急关头,邓世昌登上舰桥,对全体将士们说:“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它同归于尽,也算死得其所了。”全舰官兵听到这一番振奋人心的话后,非常激动,他们齐声高呼,决心要与“吉野”号同归于尽。于是邓世昌进入驾驶舱,两手紧握船舵,把马力开到最大,向“吉野”号猛冲过去。敌人发现“致远”号向自己猛冲了过来,明白了邓世昌要以舰撞舰,非常惊慌,他们集中所有火力向“致远”号打过来。就在“致远”舰快要撞到“吉野”号时,一发炮弹不幸击中“致远”的鱼雷发射管,使船体发生爆炸断裂,最终沉没,船上两百多名士兵和邓世昌一起壮烈殉国。

视死忽如归上一句

邓世昌的英雄行为大大激发了海军将士的爱国热情,他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永远定格在中国同胞的心中。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出处:出自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白马篇》,“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

点评

语出曹操之子曹植《白马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原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

战死沙场是军人的荣誉,当国家遭受危难之时,军人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敌人的洋枪铁炮,为了保家卫国而献出生命,在历朝历代都有大量这样的军人涌现,邓世昌就是近代的一位优秀代表。清朝将领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中,指挥的致远舰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依然没有退缩,为了击退日本侵略者,他毅然决定用军舰去撞击敌舰,不幸中弹沉没,他放弃了生的希望,选择了以身殉国,他的行为可歌可泣,令人钦佩。现代社会我们讲忠于职守,军人最大的职守是保家卫国,邓世昌做到了。经过百年的沧桑巨变,爱国精神已经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里,走进中华家风里。

曹操之子曹植《白马篇》中有这样一句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可以译作: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有这么一个人正印证了这句话的含义,他就是黄道 周。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明末学者、书画。

视死忽如归上一句

家风警语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上一篇 2023年05月30 18:53
下一篇 2023年05月13 08:01

相关推荐

  • 李白浪漫的诗句,李白浪漫到极点的一首诗

    谁是中国最有想象力的诗人?90%的人会脱口而出:李白。是的,想象丰富、意境奇妙是李白诗的特点。他说庐山瀑布是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他说燕山的雪花比席子还大……每次读来,都不得不对李白发出由衷的赞叹。烟灰缸

    2023年04月23 217
  • 正是男儿读书时的上一句,激励少年读书的诗句

    古人崇尚学习之道,为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劝学诗词。这些劝学诗,凝聚了古人的教子智慧,其中的教育理念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和孩子一起诵读这些经典的劝学诗,受益一生!——需勤奋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

    2023年05月26 217
  • 元曲中一煞那啥意思是什么,元曲中一煞什么意思

    第六讲(二年级)“散曲、散曲中的小令、寻常小令”祝贺大家升级进入二年级!我们曲课已经进行了五讲,这五讲均为曲的基础知识,朋友们了解了元曲的基本概念,对元曲的分类及特质进行探讨,了解词与曲的异同及曲的对

    2023年04月18 277
  • 描写晚秋的元曲有哪些古诗,描写冬天的元曲

    元曲中的散曲明朗活泼、自由灵活。与诗词大不一样。时值秋天,我们看看元曲中的秋天。是否也如诗词般静美呢?《平湖乐》元·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

    2023年04月20 232
  • 蓦然回首上一句,蓦然回首已不是当初上一句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蓦然回首已不是当初上一句,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

    2023年04月22 270
  • 关于奋斗的诗句,关于青春奋斗的诗句

    插画师|正版的青团子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多读读诗,里面有中国文化的精神与灵魂,里面有无数诗人心血凝结的智慧与人生感悟。在诗词中,汲取自强不息的能量,克制与清醒,让正在努力的自己拥

    2023年04月24 229
  • 感谢家人的诗句

    哀哀父母,生我劬(qú)劳。——《诗经·小雅·蓼(lù)莪(é)》节选父母生养我,太劳累辛苦了!简单的八个字写出了对父母养育之情的理解和感激!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感谢亲人感

    2023年04月11 252
  • 描写老师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教师一次就是奉献,是不断燃烧自己,用自己的全部去滋养学生。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我不求你回报什么,也不去想得到

    2023年05月14 253
  • 自己写诗怎么写,自己写一首现代诗

    本文受权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开学季已陆续接近尾声,新同学见面时的破冰活动也逐渐安排上了。要想用最快的速度让别人记住你,一份独特的自我介绍必不可少。近日,南开大学几位教授的自我简历

    2023年04月24 268
  • 形容气势磅礴的诗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诗词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老将行(节选)【唐】王维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

    2023年06月05 232
  • 不及你眉眼半分上一句,我见过青山如黛却不及你眉眼

    大家好,我是椰椰!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期情人节文案短句分享,希望点开的家人们可以一键三连支持一下[比心]你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玫瑰]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心]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期情人节文案短句分享,希望点

    2023年05月15 245
  • 匹夫有责的上一句是什么,唐诗匹夫有责的上一句

    “疫情结束。我要带孩子来武汉玩一次”“匹夫有责”的上一句是“天下兴亡”,意思是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出自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军入关。他的原句是:“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

    2023年05月26 28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