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安得广厦天下间下一句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盛唐则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一时期,三位大诗人占据了诗坛中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诗仙”李白的诗歌意境开阔、浪漫豪放,读来令人悠然神往;“诗佛”王维的诗歌空灵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盛唐则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一时期,三位大诗人占据了诗坛中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诗仙”李白的诗歌意境开阔、浪漫豪放,读来令人悠然神往;“诗佛”王维的诗歌空灵静定、恬淡自然,读来令人宁静平和;“诗圣”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悲天悯人,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满纸血泪,千古常新,杜甫的作品有一种跨越时代的穿透力,这力量不仅来自他出众的文采,而且来自他倾注笔端的深情,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他浓重的家国情怀。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无法割舍的亲情牵挂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杜甫对于家庭十分看重,他诗歌中经常出现对于家人的描写。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秋,杜甫因安史之乱困居长安,他思念着位于鄜州(今陕西富县)的妻儿,写下这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兵荒马乱,家人离散,安得广厦天下间下一句,在这样的秋夜,妻子想必也在望月怀远,不知道她会不会云鬟沾湿、玉臂生寒?而儿女年纪尚幼,可能还不知道思念身在长安的父亲吧?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战乱之中,杜甫热情盼望收到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是又怕家书传来噩耗,所以“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从盼家书到怕家书,这种惴惴然微妙的心理变化跃然纸上,让人唏嘘。杜甫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在次子宗武生日那天,写下对他的勉励:“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杜甫分外珍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虽是寻常生活,读来却让人觉得平和幸福。但杜甫没有沉湎于个人和家庭的悲欢,而是将视野扩大到对家国民众的关注。他既是一个家庭的领路人,又是整个时代的记录者。他将对亲人的惦念和对人民的眷恋融合,将小家的浮沉与国家的兴衰融合,真挚而博大。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

杜甫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因而年轻时对仕途充满信心,立志在为官之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佐君主以济天下苍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初试不第,求取官职之路亦是四处碰壁,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历尽艰辛,只身逃出,投奔驻于凤翔的唐肃宗。肃宗感其忠义和文采,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这首《述怀》描述的就是杜甫对于此次被授左拾遗的喜悦、感激之情。拾遗虽然官品不高,但却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因此杜甫这次担任左拾遗,是他一生中最接近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期。“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这首《春宿左省》描写杜甫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他心系政事的勤勉。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在担任左拾遗短短一年之后,杜甫因为房琯事件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虽有经天纬地之志,却无扭转乾坤之力,任华州司功参军不足一年便弃官,飘零江湖,生计窘迫。但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杜甫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秋天,杜甫在给道州刺史裴虬的回赠诗中,殷切嘱托他“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写这首诗时,杜甫已经老病交加、时日无多,他自知衰朽多病之躯已经无法再实现致君尧舜的理想了,因而嘱托朋友。他胸怀着不变的忠贞和坚韧,从未放弃过经天纬地的抱负和理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心系苍生的为民情结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三吏》《三别》《悲陈陶》《悲青坂》等作品深刻反映了战争离乱中人民的痛苦生活,几乎每一首诗都是一出悲剧,字字血泪,句句沉重。其实单就作品的文学性而言,过度的写实会减损其艺术性,但杜甫为什么要坚持以诗为史、记录时代?他何尝不能纵横捭阖、恣意飞扬?“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何等的高度!“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何等的气魄!但是,他愿意俯下身子,贴近大地,贴近苍生,去记录时代的悲歌,去担负人民的苦难。杜甫心系苍生的情结不仅体现在上述堪称“诗史”的作品中,在其日常生活细微的点滴中也有折射。公元759年岁末,杜甫迁居蜀中,次年春在成都浣花溪畔建立草堂,过了一段相对安稳、闲适的生活。但某个秋日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使得诗人全家陷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困境中。然而就是在这样“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煎熬中,杜甫更多想到的是天下无数流离失所的人,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庇护、免除饥寒。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将自己的苦痛悲愤化为对他人的关爱,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胸怀气度,更是一种打动人心的悲悯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

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写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的确,杜甫有圣贤之心,但却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他饱尝了世间的苦难悲凉,但一腔火热的真情从未冷却。他获得“诗圣”的美誉,不仅是因为精深醇厚的诗歌造诣、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更是因为他心系家国的品格、心系苍生的情怀。这种品格和情怀穿越历史的云烟,在今天仍然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

上一篇 2023年06月04 04:5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4 15:31

相关推荐

  • 春晓的诗句,含有春晓的诗句

    编者按媒体作为传递主流价值的“信使”,担负着承载文化、引领价值、成风化人的使命。我们希望找到符合当代审美、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古”与“今”的对话,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日报》假日生

    2023年05月02 307
  • 滴水之恩下一句是什么,滴水之恩对联的下一句

    人生匆匆,艰难前行。一路走来遇见了很多人。有的人擦肩而过。有的人转脸就忘。唯独帮过我的那些贵人和恩人。此生我一定不会忘!在我落魄的时候。有人雪中送炭,有人冷眼相看。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有人袖

    2023年05月23 296
  • 花开时节又逢君全诗,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展新颜

    因为一首诗而争吵的沸沸扬扬,相必1200年前写下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也没想到吧?牡丹与龙门石窟刘禹锡是唐朝时的一位大文豪,他生活的年代和白居易相同,两人的诗歌文风却截然不同。刘禹锡写诗擅长用典故,而白居

    2023年04月18 237
  • 带胡字的唯美诗句,带胡字和说字的诗句或词句

    前言:岁月终归太过年轻,读不懂风雨弥漫里,写下的缕缕深情,亦不会明了烟雨红尘中,切切的等候。迷蒙烟雨中,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情,相思在左,尘缘若梦;幸福在右,一切随风,一诉衷情……《诉衷情·当年万里觅

    2023年05月24 246
  • 天高云淡下一句,天高云淡下一句押韵的句子

    国庆中秋双节的第四天,天高云淡下一句押韵的句子,远离城市的喧嚣,和老伴来到了济南的后花园——济南南部山区。让累了的、疲倦于城市的车水马龙的心,来此小憩一会儿。沿望岳路一路前行,山青水秀,生态美景,映入

    2023年04月19 309
  • 带七的诗句

    1、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长恨歌》唐·白居易2、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戏问花门酒家翁》唐·岑参3、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日思归》南北朝·薛道衡4、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

    2023年05月01 253
  • 荷尽已无擎雨盖下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的译文

    秋天在许多诗人的眼里,总是凄凉怅惆的,而在北宋大诗人苏轼的笔下秋诗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荷花凋谢,菊花的花枝还在傲

    2023年05月20 223
  • 一日不见下一句,一日不见下一句俏皮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千百年来人们对爱情有着无限美好的期许,但谁又能想到,从古传到今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神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司马相如,也不能打破男人有钱就变坏的魔咒呢?图片来自网络1、文君私奔

    2023年04月10 283
  • 桂花诗句经典,桂花诗句经典名句赞美

    《东城桂》唐·白居易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东城桂》唐·白居易子坠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有木》唐·白居易有木名丹桂,四

    2023年06月01 299
  • 古人赞美晨曦的诗句,晨曦初露的诗句

    《禾木晨曦》狄力木拉提•泰来提朦胧的晨曦1﹑《咏雪应诏》年代:唐作者:上官仪禁园凝朔气,瑞雪掩晨曦。花明栖凤阁,珠散影娥池。飘素迎歌上,翻光向舞移。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枝。2﹑《北门晓行》年代:明作者

    2023年05月13 263
  • 元曲精选照片打印机设置,打印机打印照片怎么设置

    教育类专业是每年安徽招生热门专业之一,很多考生和家长都是冲着教育类专业毕业后能当老师、好就业才报考的。但是教育类专业有一个重要区别——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不了解这个,可能会影响以后的毕业工作。师范类

    2023年04月11 286
  • 理想的诗句,关于追求理想的诗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的早晨,是最美的时光。我们在春风中醒来,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一切是那么温柔,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空气丝丝清冷,划一叶扁舟,缓缓穿越记忆的海,忘记了时间,忘记了所

    2023年05月02 29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