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安得广厦天下间下一句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盛唐则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一时期,三位大诗人占据了诗坛中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诗仙”李白的诗歌意境开阔、浪漫豪放,读来令人悠然神往;“诗佛”王维的诗歌空灵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盛唐则是巅峰中的巅峰。这一时期,三位大诗人占据了诗坛中最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诗仙”李白的诗歌意境开阔、浪漫豪放,读来令人悠然神往;“诗佛”王维的诗歌空灵静定、恬淡自然,读来令人宁静平和;“诗圣”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悲天悯人,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满纸血泪,千古常新,杜甫的作品有一种跨越时代的穿透力,这力量不仅来自他出众的文采,而且来自他倾注笔端的深情,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他浓重的家国情怀。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无法割舍的亲情牵挂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杜甫对于家庭十分看重,他诗歌中经常出现对于家人的描写。至德元年(公元756年)秋,杜甫因安史之乱困居长安,他思念着位于鄜州(今陕西富县)的妻儿,写下这首《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兵荒马乱,家人离散,安得广厦天下间下一句,在这样的秋夜,妻子想必也在望月怀远,不知道她会不会云鬟沾湿、玉臂生寒?而儿女年纪尚幼,可能还不知道思念身在长安的父亲吧?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战乱之中,杜甫热情盼望收到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但是又怕家书传来噩耗,所以“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从盼家书到怕家书,这种惴惴然微妙的心理变化跃然纸上,让人唏嘘。杜甫十分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在次子宗武生日那天,写下对他的勉励:“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杜甫分外珍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虽是寻常生活,读来却让人觉得平和幸福。但杜甫没有沉湎于个人和家庭的悲欢,而是将视野扩大到对家国民众的关注。他既是一个家庭的领路人,又是整个时代的记录者。他将对亲人的惦念和对人民的眷恋融合,将小家的浮沉与国家的兴衰融合,真挚而博大。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矢志不渝的政治理想

杜甫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因而年轻时对仕途充满信心,立志在为官之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佐君主以济天下苍生。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初试不第,求取官职之路亦是四处碰壁,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历尽艰辛,只身逃出,投奔驻于凤翔的唐肃宗。肃宗感其忠义和文采,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这首《述怀》描述的就是杜甫对于此次被授左拾遗的喜悦、感激之情。拾遗虽然官品不高,但却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言,因此杜甫这次担任左拾遗,是他一生中最接近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期。“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这首《春宿左省》描写杜甫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他心系政事的勤勉。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在担任左拾遗短短一年之后,杜甫因为房琯事件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虽有经天纬地之志,却无扭转乾坤之力,任华州司功参军不足一年便弃官,飘零江湖,生计窘迫。但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杜甫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历四年(公元769年)秋天,杜甫在给道州刺史裴虬的回赠诗中,殷切嘱托他“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写这首诗时,杜甫已经老病交加、时日无多,他自知衰朽多病之躯已经无法再实现致君尧舜的理想了,因而嘱托朋友。他胸怀着不变的忠贞和坚韧,从未放弃过经天纬地的抱负和理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 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心系苍生的为民情结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三吏》《三别》《悲陈陶》《悲青坂》等作品深刻反映了战争离乱中人民的痛苦生活,几乎每一首诗都是一出悲剧,字字血泪,句句沉重。其实单就作品的文学性而言,过度的写实会减损其艺术性,但杜甫为什么要坚持以诗为史、记录时代?他何尝不能纵横捭阖、恣意飞扬?“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是何等的高度!“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何等的气魄!但是,他愿意俯下身子,贴近大地,贴近苍生,去记录时代的悲歌,去担负人民的苦难。杜甫心系苍生的情结不仅体现在上述堪称“诗史”的作品中,在其日常生活细微的点滴中也有折射。公元759年岁末,杜甫迁居蜀中,次年春在成都浣花溪畔建立草堂,过了一段相对安稳、闲适的生活。但某个秋日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风雨使得诗人全家陷入“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困境中。然而就是在这样“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煎熬中,杜甫更多想到的是天下无数流离失所的人,希望能为他们提供庇护、免除饥寒。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将自己的苦痛悲愤化为对他人的关爱,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胸怀气度,更是一种打动人心的悲悯情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译文】八月秋深,狂风怒号,(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

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写道:“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的确,杜甫有圣贤之心,但却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他饱尝了世间的苦难悲凉,但一腔火热的真情从未冷却。他获得“诗圣”的美誉,不仅是因为精深醇厚的诗歌造诣、承前启后的诗坛地位,更是因为他心系家国的品格、心系苍生的情怀。这种品格和情怀穿越历史的云烟,在今天仍然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安得广厦千万间”下一句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得广厦千万间”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

上一篇 2023年04月26 20:06
下一篇 2023年04月22 22:41

相关推荐

  • 讽刺小人的诗句,讽刺小人又解恨的诗词

    怎么用一句话说明自己很“穷”?网友们的回答,把人笑弯了腰。唉,评论完这句该把手机还给人家了……凡是能用钱解决的事情,我没一样能解决的……吃饭结账,服务员问我:请问先生刷卡还是现金?我:刷碗。我喝酸奶不

    2023年05月24 240
  • 写母亲的诗句,冰心《母爱》现代诗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

    2023年05月09 228
  • 我言秋日胜春朝全诗,古诗《秋日》

    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此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全文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全诗大意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

    2023年04月25 271
  • 十首经典元曲视频,十首经典法语歌曲视频

    元曲是文学中的一朵艳丽的花。无数的曲作家们给大家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今天,诗词要介绍十首优美的元曲。意境美,语言美,词句美。读了一遍就会爱上。《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2023年04月13 282
  • 不撞南墙不回头下一句,不怕撞南墙的人是什么人

    “话说小夏闲来读书,恰好读到鲁迅先生“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一句,猛想起日前翻阅成语词典。其中各个成语,读来仿佛都与我厦有关。不如,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不重点词汇:不到黄河心不死[成语解释]比喻不

    2023年05月17 256
  • 绝美诗句,100句顶级绝美诗句

    诗词之美,不止在于语言,更在于那跃然于字里行间的那人生最细腻的情感,或喃喃自语,或娓娓道来。一首诗词,总有那么一处,触动人心;一首极美的诗词,总会有那么一处,让你我陶醉其中,久久无言。今天且随诗词君,

    2023年05月01 265
  • 运用夸张的诗句,含有夸张的诗句100个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总向往古人潇洒自由。为何他们可以对酒当歌,含有夸张的诗句100个,快意人生呢?其实啊,咱们读过的那些优美的诗句,很多都是在吹牛呢!解读:我暂且为你一锤击碎黄鹤楼,你也为我翻倒鹦鹉洲,

    2023年05月18 232
  • 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一句,一年一清明一年一追思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佳答案: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

    2023年05月14 302
  • 描写大海的诗句现代诗,大海的经典诗句

    庄严浩瀚的大海呵你犹如风情万种的美女令我心醉神迷将你深情地爱恋又如叱咤风云的英雄描写海的现代诗词一:《致大海》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

    2023年05月31 285
  • 茱萸的诗句,带有茱萸的诗句思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到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很多人大概会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著名七言绝句。短短四句28个字,说出了唐代重

    2023年05月02 292
  • 你若一直在我便一直爱下一句,你若一直在下一句怎么接

    “嫑忈嘦姕”、“嫑忈嘦怹”,认识吗?指的是什么意思?文‖衡东诗勤这几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生僻词成语,让我长知识了,原来古人还留下了这么多成语,你若一直在下一句怎么接,古人诚不欺我,开卷有善,我们每天学习

    2023年05月11 232
  • 唐诗元曲简介,元曲宋词唐诗诗经后面有什么

    元曲宋词唐诗诗经后面有什么,唐诗宋词元曲,一向并列于世。但我们对于元曲的了解,缺实在是远不如唐诗宋词。下面十首巅峰元曲,全都读过的恐怕不多。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双调·蟾宫曲》春情·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

    2023年04月16 29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