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小吾曹州县吏的下一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是什么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曾引用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在说明为官一任,无论官职大小,都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曾引用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在说明为官一任,无论官职大小,都应勤政爱民,以人民为中心,将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这首诗作名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竹”说明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因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一位叫包括的官员,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而“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对所呈献之人的敬称。科举时代,一般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尊称为“年伯”。“包括”就是郑板桥的年伯,些小吾曹州县吏是什么,此人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

这首诗作名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竹”说明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因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一位叫包括的官员,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而“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对所呈献之人的敬称。科举时代,一般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尊称为“年伯”。“包括”就是郑板桥的年伯,此人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

1、些小吾曹州县吏下一句:一枝一叶总关情。2、原文:《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作者】郑燮 【朝代】清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3、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

乾隆十一年(1746),郑板桥由河南范县调任山东潍县知县。就在上任的路上,他亲眼见到大批的农民因连年灾荒而四处奔逃,满目凄凉,饿殍遍野。而这首题画诗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此诗字里行间虽然对包括这位上司崇礼有加,但诗情画意之中,郑板桥念念不忘的却是百姓之疾苦。诗人紧扣风入疏竹的主题,从写竹入手。起笔“衙斋”既点明自己的身份,又与下文“州县吏”遥相呼应。“卧听”二字,本就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怅惘与孤独,如贺铸的“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等等,何况此处诗人“卧听”的又是窗外风雨吹打竹叶的萧萧之声呢,更给人带来一种悲咽与凄楚之感。但是与传统文人仅借萧萧之竹写一己之清高绝俗或孤愤幽怨不同,诗人在第二句笔锋陡转,由风吹竹叶之萧萧声响,而联想到灾荒之年,天下无数底层民众之疾苦哀鸣。这个“疑”字正道出了诗人念兹在兹,对民间贫苦百姓深切的挂怀与真挚的悲悯,而这也正是先秦儒家所倡言之“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仁者情怀。

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白话文释义: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

《清史稿·郑燮传》中记载,郑板桥在潍县任职的七年中,有五年都曾发生旱蝗或水灾,民生凋敝,哀鸿遍野。他一面向朝廷据实禀报,请求赈济;一面又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引远近饥民赴工就食。有人提出应先上报朝廷,他断然拒绝道:“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他不仅责令城中富商大户轮流在道边开厂煮粥,以供妇孺耄耋充饥活命,自己和家人更是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还曾刻图章“恨不得填满了普天饥债”一枚,以明己关心民瘼之志。诗人宽厚爱民的仁者心胸,正如一团炉火,给贫苦的百姓以光明和温暖。

企业回祭祀的贡品一般用素食、水果、点心、干果、素酒等类实物就可以,也可以带一些逝者生前喜欢吃的食物,对贡品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但是祭品要是单数。 上海九天陵园一对一专业服务,导购墓穴专业咨询,礼仪流程专业操办,随葬礼品专业指导。欢迎电。

些小吾曹州县吏的下一句

寥寥几片竹叶,简单几句诗题,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之仁爱情怀相互映照,体现出一个封建时代官员难得的人性光彩、人情温暖与人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首诗,正是为了告诉大家,作为人民的干部,要不忘初心,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努力践行爱民情怀。(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朱子辉)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1、原诗:墨竹图题诗 郑燮(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2、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上一篇 2023年05月23 06:52
下一篇 2023年05月08 18:10

相关推荐

  • 桃花诗句,形容桃花很美的诗

    01、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杜甫《曲江对酒》)02、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0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04、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2023年05月30 230
  • 骂人诗句大全爆笑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这首朗朗上口的《静夜思》,是引领不少人进入诗词世界的启蒙之作。他一生洋洋洒洒地写下了3000多首诗,至今仍有900多首载入史册,被人们口口相传。

    2023年05月24 279
  • 品元曲诵经典的手抄报

    戏曲文化进校园传承在身边未央区百花小学开展戏曲手抄报展览活动此次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是辅导员老师在近千幅手抄报和绘画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走进戏曲

    2023年04月11 269
  • 知行合一下一句,知行合一的上下联

    为了青年学子树立远大理想,不论大学中学,老师们都尽心竭力希望能为学生们带来有趣有料的大思政课。“思政课教的是人,赢的是心。”陈培永说。“种种尝试,只为学生笃立鸿鹄之志!”岳松深有同感。知与行:畅饮真理

    2023年05月27 232
  •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上一句,悠悠的在水底招摇

    再别康桥徐志摩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树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

    2023年05月31 263
  • 唐诗与宋代辞赋元曲区别,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

    现在我们谈诗词歌赋,大多都绕不开唐诗宋词元曲,但在古代,唐诗宋词元曲的区别,诗词曲的地位是一样的、还是各有高低呢?接下,笔者便在本文谈谈诗词曲在当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所谓“一代之文学”,前人偶有涉点

    2023年04月19 217
  • 宋喜元曲胡演奏曲剧,曲剧的曲胡表演

    捐书现场前排右四宋喜元、右五王秀玲彭忠彦/文陈素贞/图乡音袅袅、乡韵悠悠、乡情绵绵——5月14日上午,在汝州市曲剧团演播大厅,耄耋之年的曲胡大师宋喜元和曲剧大师王秀玲——一对艺术伉俪饱含对家乡的一腔真

    2023年04月20 274
  • 甜过初恋广告下一句,甜过初恋下一句

    如何写出走心的文案?“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个世界没有“切了小鸡鸡”就能成为武林高手的葵花宝典,如果有,那一定是想骗你钱。写文案好比女娲造人,得形神俱备,先有魂,再有骨肉,最后配以一副好皮囊。若

    2023年05月16 298
  • 知恩图报的诗句,知恩图报的七绝有哪些诗句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1、“养儿方知父母恩”。2、“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3、“吃水不忘挖井人”惟将终夜常开眼,

    2023年05月25 283
  • 元曲中外特点分析文献

    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套、部),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含带过曲),套数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本)。|元·赵孟頫《窠木竹石图》元曲之佳,贵在朴

    2023年04月14 240
  • 玉字开头的诗句,玉字开头七言藏头诗

    写玉的诗,我最喜欢的一句是李商隐的那句“蓝田日暖玉生烟”。这句诗,把玉的绝望、伤感、轻烟似雾,以及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隔绝与薄凉写出来了。我一直以为玉是凉的,绝非温软之物。电影《孔子》中,大司徒赠给孔子

    2023年04月13 276
  • 脍炙人口的诗句,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3、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知者不惑,仁

    2023年04月26 30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