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盘里一青螺上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前面是什么

【青年学者论坛】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前面是什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

【青年学者论坛】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前面是什么,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习。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刘禹锡《望洞庭》云:“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首诗不仅被选入多种古典文学普及读物,而且多次入选小学语文教材。201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将此诗前移到三年级上册,表示其更当早点学习。瞿蜕园称“此诗颇为古今传颂”(《刘禹锡集笺证》),可知此言非虚。

白银盘里一青螺全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那么,此诗“可传颂处”何在?当代诸家几乎把目光都集中在秋月下的湖光美景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撰的《唐诗选注》,于此诗的“说明”一栏中说:“诗人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刘学锴先生品赏此诗云:“在明月的映照下,浩瀚的湖面与澄清的天宇连成一片,呈现出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浩茫、静谧而和谐的景象,也秀出诗人目接此景时内心的安恬愉悦。”(《唐诗选注评览鉴》)。周笃文先生说:“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在皓月银辉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剔透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不难看出,认为《望洞庭》描写的是月下湖光景物,已成为学术界共识。而且他们认为其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夜景,如瞿蜕园先生说,此诗“必至其地者尤知其赋物之工也”(《刘禹锡集笺证》)。

白银盘里一青螺上一句

其实,若“至其地”,临其景,反而会感到这种描写是完全不合逻辑的。第一,“望”是远视之义,汉代刘熙《释名·释姿容》云:“望,茫也,远视茫茫也。”月夜并非远望观景之佳时,因其看远所得只能是一片朦胧,什么也看不清,缘何诗题要名《望洞庭》?诗中也特意提到“遥望”,亦可证明诗人作诗之时的远视视角。并不是说夜不能望,而是说夜望之景与白天不同,故古诗词描写夜望时,其诗题则要加“夜”字以明之,如江总有《三善殿夜望山灯》,李端有《早春夜望》,陆游有《江楼夜望》等,皆是证明。第二,“潭面无风镜未磨”,显然写的是洞庭湖面的整体形象,但在月下所能看清的只能是局部,即如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所云“镜面横开十余丈”,缘何能看到广阔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平静而透亮?第三,月下不观色,这是基本生活常识,缘何能看到山水的青翠之色?第四,湖水在日光的强照射下才有可能反射出大面积的白光,月下的湖水只能是“层波万顷如熔金”(刘禹锡《洞庭秋月行》)、“月光浸水水浸天”(查慎行《中秋夜洞庭对月歌》),缘何能看到如同“白银盘”一般的色泽?且“白银盘”更像是完整的湖面形状,再次与月下的局部视角产生矛盾。显然这都是违背常理的。诗中的“镜未磨”“白银盘”“青螺”历来被赞誉设譬精警,显然是建立在现实视觉基础之上的,而还原诗中场景,不但看不出其精警之处,反而疑点重重。问题何在?

“白银盘里一青螺”的上一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

笔者认为,此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根本没有认真观察过洞庭湖的景观,像古籍中许多以“潇湘八景”之“洞庭秋月”为题的诗一样,像是在画卷上题诗,只是从概念出发,凭空虚构,因此这类诗中就出现了“玻瓈万顷清无滓,只有君山一点青”(元杨公远)、“望中青似粟,约莫是君山”(元程文海)、“光浮梦泽千潭碧,影谯君山一点青”(清聂铣敏《蓉峰诗话》卷四)、“几峰森列青崔嵬”(宋叶茵)、“一碧九万里”(宋刘克庄)、“扁舟泛碧波”(明黎扩)之类的诗句。二是版本有误,现通行的本子不是刘禹锡的原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恰似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田螺。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云:“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浮岷江,观洞庭。”可以肯定,诗人确实于秋天到过洞庭湖。在作者的集子中有两首与洞庭秋景相关的诗,一是《望洞庭》,另一是《洞庭秋月行》。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诗人“离夔州时,于巫山神女庙,遍览古今题诗”,“沿途游览名胜古迹…至宣州宴游”。从而可见途中行程松快、社交活动也丰富,而洞庭二首疏朗平和、意境悠远的景色描绘,正符合诗人游山玩水的心境。这两首诗应作于同一时期,若是一写白天景观,一写月夜风色,那么上述疑点则可解答。前者突出的是“望”,诗人身在远处遥望湖明山翠,全为日下之景。后者突出的是洞庭月色,诗人在月下游湖,故看到的是“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两者皆为实景描写,一脉相承。由此可以肯定,此诗违背逻辑的问题不在作者,而是版本上出了问题。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

当然版本问题比较复杂,比如此诗之第三句,就出现了“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翠小”“遥望洞庭山水色”“遥望洞庭山正翠”等几种不同的传本,孰是孰非,这里暂不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这种违背常识的“改版”是如何出现的。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普遍存在于古典诗歌中。从作者的角度考虑,写景诗一般是诗人亲临其景、触景生情的创作,因而多是实景实情的描写。一旦形成文字向外传播开来,读者便会脱离开事物本身,仅从诗的文本出发,通过想象还原诗境,有时还会凭着自己的体会,对文本作适度修改,使其在虚拟的世界里更具有美感和广泛性。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最早的版本第三句作“家童相见不相识”,而现在通行版本则作“儿童相见不相识”。“家童”指家里的仆人,显然对作者的身份是一种限定。而“儿童”是小孩,则是游子还乡都可能遇到的情景。李白《静夜思》第三句,唐宋时的版本都作“举头望山月”,而明以后则出现了“举头望明月”版本,现在通行的则是后者。“山月”对作者所处之境是一个限定,而“明月”则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的。这样的修改实际上是“意境再造”。就《望洞庭》诗而言,“秋色”本是实景的书写,改为“秋月”则变为虚拟之景,秋天的皓月与青螺般的小山、明镜般的湖面、银白色的湖光组合在一起,使诗境具有了童话般的幻想色彩。这一再造的诗境,在读者的冥想中更具有感染力,这也是后人选择此一版本的原因。但这已背离了事物本身,也已经不是刘禹锡的《望洞庭》了。大量“改版”后的经典诗歌,其实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它们不再是诗人个体的原创,而变成了公共艺术产品,当读者接受“改版”的同时,接受的可能只是语言层面的意义,却无法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19日13版)

白银盘里一青螺的上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自:望洞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上一篇 2023年04月14 04:20
下一篇 2023年05月26 12:57

相关推荐

  • 满船清梦压星河全诗,恰似人间惊鸿客,墨染星辰云水间

    今天分享一首美得如梦似幻的一首诗,诗人并不像李白杜甫般有名,但是诗歌却美得让人心醉!题龙阳县青草湖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两句

    2023年05月20 268
  • 时光催人老下一句,岁月催人老下一句是啥

    1、所谓的幸福,就是:心中无烦恼,身上没病痛,其他的一切都是浮云!到第二天早上,公鸡鸣叫时,您还活着,才是最幸福的。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生命才有意义。2、因为有许多不完美,我们才追求完美;因为有许多不

    2023年05月04 279
  • 祝福前程的诗句,寓意前程似锦的诗句

    寓意未来幸福美好的古诗词有哪些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5、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6、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7

    2023年05月24 297
  • 爱你的诗句,表达爱意的古诗

    1.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表达爱意的古诗,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2.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关于爱的诗句1、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2、

    2023年06月01 255
  •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意思,四年级《江畔独步寻花》

    选自《全唐诗》。【创作背景】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或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

    2023年05月28 247
  • 描写青海的诗句,描写青海西宁的诗词

    文/王学成七零年底青海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7.描写青海湖的诗词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兵车行杜甫车辚辚

    2023年04月11 234
  • 李白斗酒诗百篇下一句,李白斗酒诗百篇出自哪首诗

    世界上的诗人,大都爱饮酒,酒助豪情,挥笔成诗,留下传世杰作。杜甫写过《饮中八仙歌》,八位诗人,醉态各异,最有名的诗句描摹李白醉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段对

    2023年05月04 278
  • 元曲这首诗是哪代谁写的,这首诗是谁写的哪个de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代盛行诗,宋代流行词。到了元代,产生了元曲。作为一种新的文学艺术形式。元曲大大丰富了元代人的精神生活。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和宋词比较像的。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散曲。今天,诗词君

    2023年04月10 229
  • 描写金陵的诗句,金陵最著名的诗句

    南京,旧称金陵、建邺、建康、江宁、应天等,从三国鼎立时期的东吴,到后来的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曾在此地定都。所以,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称。古往今来,金陵最著名的诗句,很多文人墨客都写诗吟咏

    2023年06月01 249
  • 下列诗句描写端午节的诗,端午节的古诗20首

    端午节诗词大全简单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佳句精选欣赏芗城浦头港忆旧▱施榆生古港滔滔五月天,城东箫鼓斗龙船。四乡丁壮皆骁勇,竞夺群雄一棹先。庚子端午抒怀▱黄振兴龙舟竞渡古风存,端午追怀爱国魂。高洁情操感天地

    2023年04月11 240
  • 感悟人生的诗句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3.花间一壶酒,

    2023年05月15 221
  • 古韵元曲图片,古韵图片

    秋天我所能想到的最美的秋天都在唐诗宋词里是“金风玉露一相逢”的喜悦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疏旷是“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情致是“丛菊两开他日泪”的悲凉就让我们。走进这个金色的季节宋词是词的经典。就像唐诗一样

    2023年04月20 29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