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家园
咬定青山不放松发挥想象,有一天去参观一个美术展,恰好遇到青年画家宋德志。我们交流对一些画作的看法,谈得颇为投机。他突然对我说他画了一批偏重学术探索的作品,不知我有没有兴趣看看……因为一直在思考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问题,我立刻答应了。没过多久,德志拿来一些作品给我看,并说将要出版一本画册,希望我给画册写篇序言。
其实,未见德志之前,我就已闻其名。他曾是湖北省国画院最年轻的专业画家。据他母校湖北大学的老师说,这个年轻人勤奋好学,悟性极高,未来可期。与许多习画者重视技巧训练而忽视理论修养有所不同,德志除了千锤百炼手上功夫,还非常注重对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学习,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美学观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尚不到而立之年,就已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笔墨语言,初步呈现出“这一个”的艺术面貌。像《静谧圣域》《醉花吟》《四平墨韵》《生发万象》既继承传统绘画精神,又摆脱前人固有的笔墨程式,从尺幅、题材、风格与笔墨技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格调清奇,显示出一位青年艺术家较好的功力与卓异的才华。对于许多山水画家而言,怎样用传统水墨去表现当代山川风物一直是个难题,往往一落笔就陷入固有的图式、符号窠臼,更遑论表现时代精神和气质。而德志在《紫金花盛永不衰》《时代新象》《生息之道》等作品中大胆进行探索,以新的符号、图式来表现当代都市、山水和生活,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观德志的这些用心之作,可以窥见一位年轻画家的艺术雄心和美学理想。他能够在传统与当代、民族与世界、本土与多元的多重视域中思考和探索中国画创新这个核心命题,因此其来路坚实,其去路阔远。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赏析: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
读德志的作品,我联想起中国绘画史上的两位画家。一位是王维。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在美术史上也有很高地位。他确立了宋代以后文人画的价值观念与美学表达,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绘画成就不仅关乎笔墨功夫,还关乎文化底蕴,更与他的人品、人格有关。王维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文人,他为中国画注入了理想主义色彩。另一位是董其昌。他是书法家、画家,具有极高的理论素养。他认为山水画表现的是画家对自然界道德规范的理解以及画家本人的道德价值。画家应该努力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笔墨的自由运动,在选择、舍弃和倡导中形成一套笔墨语言。当然,前提是画家对万事万物的本性有着独到理解。在他看来,技和道是统一的。这两位画家从不同角度触及了艺术的一些根本问题,那就是:艺术之高下,取决于作品的格调;格调之高下,取决于艺术家的心灵;心灵之深浅、清浊、广狭,取决于其综合学养与艺术理想。德志熟谙美术史,自然明白这些道理,也在身体力行。
《竹石》作者:郑燮(清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二、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三、作品鉴赏 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