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标志着一个新季节的到来。暑气将退,凉爽将至,品读古诗词里描绘的立秋景致:或勾勒清新秋景,或抒发淡淡悲秋意,或喜秋之清爽可爱。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流火”指农历七月,暑气仍盛,天气炎热。“商飙”指秋风,悄然吹入人间。节候等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作为秋季开始的节气,实则是处在暑与凉的过渡之中。暑气,极盛而衰之时;秋凉,待发而未盛之时。稍留心观察万物随节候的变化,再细一思忖,便觉意味无尽。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诗句 1 1、立秋到来精神爽,再无高温令人苦。一场秋雨一分凉,气温适宜人舒服。秋风阵阵树叶黄,谷物丰收愁眉舒。朋友短信送身边,开开心心人幸福。祝立秋快乐! 2、立秋到来心欢笑,祝福岂能不报到。秋风吹拂芬芳绕,秋雨滋阴又润燥,秋。
一阵热闹的小乌鸦啼叫之后,群鸦散去,只留空空的玉屏风——未写秋景而已有秋日悲凉寂寥之意。丝丝秋风吹入,如有人打扇一般。睡醒后,立秋诗句经典名句,见台阶上落了满地的梧桐叶,映着明朗的月光。便知秋天真的到了,所谓“一叶知秋”,大致如此。
立秋
宋·王镃
4. 关于立秋的诗句有哪些 1、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出自:(宋)刘翰《立秋》2、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出自:(唐)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3、兹晨戒流火。
西风吹绉碧纱衣,金井梧桐昨夜飞。
自汲井花调药罢,却簪秋叶满头归。
打井水归来后,发现头上落满了秋叶,仿佛是秋日给予的俏皮装扮。全诗一无悲意,充满了生活趣味。
立秋
明·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勾勒一副初秋生活小景:秋风秋雨携手而来,一夜前后就感到了秋意。宝鸭,即香炉,香炉烧尽已冷却,侍者为我添新的香料。未言哀情,然仍能感受到淡淡的哀伤。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28、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立秋的诗句3 1.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2.立秋拿住手,还收三五斗。 3.头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种到立秋后。 4.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5.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6.立了秋。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席子上的荻草竹条十分清凉,坐于其上,轻摇蒲扇。与好友分别后,又听到寒蝉鸣叫。立秋之日,凉风乍起,在清闲的环境中不觉得幽情。移灯时看见栖息的鹤,隔着竹林听到笙乐。在此夜,喝几杯茶,吟成几句秋日之诗。我思念的那位好友在遥远的长洲城。
秋夜之景清幽有意趣,然不免凉意,不禁使人怀念故友,心蒙一层挂怀与忧伤。
秋夜雨
宋·吴潜
立秋三日遍地红。立秋三日见秫头。
不嫌天上云遮月。
雨来正是双绝。
雷公驱电母。
尽收卷、十分袢热。
三更又报初秋了。
少待他、西风凄冽。
灵司话头莫说。
且唱饮、刘郎一阕。
诗人享受秋之凉爽,企盼秋雨的到来。全无悲秋的戚戚之情,全是直言直语,率真可爱。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
左河水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梧桐叶落,稻田丰收,三伏未出,寒蝉献唱。寥寥几笔,勾勒初秋景致。
立秋
5.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6.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7.立秋栽葱,白露栽蒜。 8.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 9.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 10.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11.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
宋·范成大
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
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后自京归家》(唐)李郢 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松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灯对绛纱。尽日抱愁跧似鼠,移时不动懒于蛇。西江近有鲈鱼否,张翰扁舟始到家。《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
初入秋日,莲花在微凉天气中更有风情。诗思暂时受阻,不过梧桐夜雨,此情此景已含无尽诗意于其中了。
图片来源:东方IC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