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格律诗要求的内容相比韵律要多,而古诗讲格律,诗歌只讲韵律,但现代古诗词已经打破了格律和韵律的束缚。韵律则指声韵和节律,韵律美的古诗词是文学的重要特质,押韵的诗词吟诵起来更有韵味。
押韵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诗文的创作中,要求某些句子末尾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使得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用了同一韵母的字,称之为韵脚。
古诗押韵八戒
押韵还有些较细的要求,就是古人所讲的“押韵八戒”:一戒落韵、二戒凑韵、三戒重韵、四戒倒韵、五戒哑韵、六戒僻韵、七戒挤韵、八戒复韵。
1、落韵
落韵也叫出韵。就是一首诗某个韵脚上用了其他韵部的字,与诗中原来韵部的字放在一起押韵,这是不允许的。比如,前一句用“寒山”,后一句突然成了“麻花”。一首诗押律诗的首句用临韵不算落韵,因为首句本来就是可押可不押的,所以允许从宽。这种情况叫“孤雁出群”。
2、凑韵
3、重韵
1、《春夜喜雨》杜甫〔唐代〕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翻译: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
就是重复押一个字做韵脚,这也是不可以的。
4、倒韵
就是为了押韵,把正常的词颠倒过来。比如“风雨、先后、新鲜、慷慨、凄惨、玲珑、参商、琴瑟”等等,把它们颠倒过来写,就觉的非常别扭。平时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不能为了押韵而有意颠倒词的习惯顺序。
5、哑韵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
6、僻韵
7、挤韵
又叫“犯韵”、“冒韵”。就是在押韵的句子中,特别是二四六位置上,使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造成句读拗口。但是,与韵脚连在一起的叠韵是一种修辞手法,不算挤韵。
(ch—ou,押韵) ——朱德《出太行》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sh—i,定韵)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y—ü,押韵) ——陈毅《冬夜杂咏·幽兰》《出太行》一诗的“头,收,仇”的韵母都是ou,同属“油求”辙,这三句诗的。
8、复韵
就是一首诗中,意思一样或意思相近的字,反复地押。比如押了“忧”字,再押“愁”字;押了“花”字,再押“葩”字;押了“香”字,再押“芳”字。这类的押韵是要尽力避免的。它与重韵是一样的道理。
古诗押韵规律
格律诗的声韵系统基本是《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佩文诗韵》这个体系。近体诗的韵通常须押平声,歌行体则常常平仄韵相间,每个字的平仄也必须依照这个体系来判断。律诗一般都是二四六八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大多数情况下都押韵,正如下例解:
1、往事只如此,浮生终若何。花间一尊酒,得失且高歌。——宋.潘阆《春日对酒书事》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唐.骆宾王《咏鹅》3、齿发各蹉跎,疏慵与病和。爱花心在否,见酒兴如何。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首句押韵,格律整齐,“山”,“关”,“还”押十五删韵。
1、偶句押韵
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无论是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大多数情况下都押韵,也可不押韵。
例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时第一、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四言诗或七言诗首句押韵常见,五言诗首句不押韵常见。
2、押平声韵
近体诗一般押平声韵,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读起来铿锵有力。只押平声韵,是诗词格律中的一条铁律,如果韵脚押仄音字读起来会非常绕口。所以古人写诗都遵守这一规律。但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作,例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一韵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