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在渭水之畔,依古都长安,远望蔚然生秀,层峦叠嶂。从清晨至日暮,山间鸟鸣猿啼,雾岚萦绕,凝翠的山谷中,白云舒展,阳光静谧,连一代帝王李世民到此,都感叹道“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几千年间,总有些不愿入世之人,长途万里跋涉,来居此间,或隐世、或求道、或修仙。求道修仙者,不知其最终结果如何,但只要进到这座山里,亲近自然,烦绪洗涤一尽,对山风朗月,生如神仙。
几千年间,总有些不愿入世之人,长途万里跋涉,来居此间,或隐世、或求道、或修仙。求道修仙者,不知其最终结果如何,但只要进到这座山里,亲近自然,烦绪洗涤一尽,对山风朗月,生如神仙。
上联: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下联: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4、上联: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下联:平镜现影,彻观实体
这是终南山的性灵之仙。
这是终南山的诗意之仙。
这是终南山的浪漫之仙。
百姓对田园的向往、文人对淡泊的向往、帝王对长生的向往,在这个叫终南山的山上,是如此恰如其分地巧妙融合在一起,使它在千百年间盛名不衰,以至于不同阶层的人,都愿意相信,一入终南便为仙。然而,实际上,真的一入终南便可为仙吗?
仁宗纪三》:“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 通达 儒术,妙语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成语例句: 他说了半天,并没个 繁体写法: 明心见性 注音: ㄇㄧㄥˊ ㄒㄧㄣ ㄐㄧㄢˋ 。
浮躁的今日,在终南山上来往的,多有沽名钓誉之徒。他们或好吃懒做,为逃避现世的劳苦而来,或利欲熏心,借终南之名炒作而来……
来来往往物是人非中,终南山还是那个缄默包容的终南山,还是那个人人向往的仙境终南山,来往的人却不再有古时来此者的那种超然淡泊之心……
万缘放下:放下所有欲望、得失、荣誉等;一念不生:什么都不要想;明心见性皆菩提:这时你就会进入境界,看见本我!
但因为终南山这三个字,我们便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从古至今,无论是为寻找生活的诗意,抑或生命的最终归宿,这座钟灵毓秀的山上,总有人做着实至名归的事情,他们在此借助自然的力量,自我观照,找到了心的归宿,对他们来说,身在何处,已经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是谁,明心见性,笃定如山,这才是一入终南便为仙的真正境界。
明心见性,佛教为深。明心见性是一个汉语词汇,明心是发现自己的真心;见性是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见到自己本来的真性了,所以说是直指本心。明本心,见不生不灭的本性。乃禅宗悟道之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