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关于同情劳动人民的古诗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其一 李绅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二 李绅 3、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关于同情人民的诗句 1. 同情人民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
李白
诗纯用白描,写得很朴素。全诗十二句,一、二句点出地点,说明是上征,为劳役所迫,逆水上船,不得不尔。接着六句细写拖船的辛苦。不直接说炎夏,而说“吴牛喘月时”,使诗带有地方特色。水浊和壶浆两句虽写干燥,实写生活穷困,且不说沿途三餐饭菜,就是饮用的水也只能随船而取,半成泥浆了。
九、十两句写芒山、砀山凿取文石,因为朝廷为了淫乐的需要只求越大越好,所以凿下来连运到江边都困难,更不要说长途拖船了。写这两句的目的,一是补充说明拖船为了运石,二是进一步衬托拖船之艰难。最后两句是抒发作者的感想。君看,是对别人说,以引起下文。“掩泪悲千古”是作者感情的强烈反应。
劳役
曹操剧照
劳役
3. 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的诗句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其一 李绅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其二 李绅3、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
下面这篇《箜篌谣》是讲交友之道,诗人历数许多历史事实,说明贵贱地位的悬殊,是结交的主要障碍。或者原来地位不同,难以平等相交,或者后来贵贱变化,引起交情的变化。另外,朋友之间不知心,彼此猜忌,互不信任,也使交情不能持久。诗对封建社会人情世态的揭露有深刻之处。
交友
箜篌谣
攀天莫登龙,走山莫骑虎。
贵贱结交心不移,唯有严陵及光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句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同情赞美劳动人民的古诗词蚕妇张俞(宋)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诗人张俞在诗中通过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
周公称大圣,管蔡宁相容。
汉谣一斗粟,不与淮南舂。
兄弟尚路人,吾心安所从。
他人方寸间,山海几千重。
轻言托朋友,对面九疑峰。
开花必早落,桃李不如松。
管鲍久已死,何人继其踪。
汉光武帝
汉文帝
接着六句举古来兄弟为例,说明贵贱的变化甚至引起兄弟间的不和乃至残杀,更不要说朋友了,这是衬托。周公杀弟弟管叔,流放弟弟蔡叔,汉文帝刘恒流放兄弟刘长,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史实。后面八句转入另一层次,说明交友要互相信任。
管仲和鲍叔牙两人的友谊所以持久,就是因为互相信任。最后“何人继其踪”,表示对当世友情淡薄的叹息。比,是本诗的重要艺术特点。开头龙虎比其贵,“山海几千重”比其隔心,“对面九疑峰”比其疑忌之多,“多花必早落”,比其轻言巧语的不可靠,“桃李不如松”,比其交情的短暂。特别是“九疑峰”的比喻,很为新奇,出人意外。
《丁都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