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娘家花满蹊全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全诗解释

诗人周梦蝶有一首《善哉十行》,诗中写道:人远天涯远?若欲相见即得相见。善哉善哉你说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庸常经验告诉我们,黄四娘家花满蹊全诗解释,要先有草,才能看见绿色。但诗人说,你心里有绿色,出门

诗人周梦蝶有一首《善哉十行》,诗中写道:

人远天涯远?若欲相见

即得相见。善哉善哉你说

你心里有绿色

出门便是草。

庸常经验告诉我们,黄四娘家花满蹊全诗解释,要先有草,才能看见绿色。但诗人说,你心里有绿色,出门便是草。这便是诗歌的感觉,诗歌的语言。

门外也许有草,也许没草,但只要心里有绿色,你就能看见草。即使并没有草,诗歌也为你创造出草。草在哪里?草和世界一样,全都在我们心里。

反过来呢?如果心里没有绿色,那么即便身在碧野,你也看不见草。所见即所是,草如此,花如此,万物莫不如此。

撰文丨三书

为什么要“寻花”?

《江畔独步寻花·其一》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江畔独步寻花》是杜甫在浣花草堂闲居时写下的组诗,总共七首。看到这个题目,我们会纳闷,同时也好奇:为什么是“寻花”,难道江畔没有花吗?

诗眼有时就藏在诗题里。假如把题目换成“江畔独步看花”,或“江畔赏花”,这组诗很可能索然寡味,题目已平淡得让人几无兴趣。而“江畔独步寻花”,寻花,又是独步,这就很有意思了。

“江上被花恼不彻”,第一句明白告诉我们,江上并非没有花,相反,花多到令人恼。花既多,既恼,为何还要寻花?

先来说说为何要纠结这个问题。陶渊明所谓读书“不求甚解”,但于会意处欣然忘食,这实在是读书的至高享受。然而我们不要忘了,五柳先生这个形象的反叛性,从“不知何许人也”到“不汲汲于富贵”,十个“不”字句,全是对世俗的否定。“不求甚解”也出于对当时过度注经的反叛。对于诗,陶渊明可是很较真的,他曾移居南村,为的就是可以经常与素心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在此尝试回答为何寻花,也是在欣赏奇文。“寻”就是这组诗的诗眼,打开诗歌之门的钥匙。

处处是花却要寻花,这不太符合常识,但好诗的创造力,正在于超越常识,在于不可理喻。读不可理喻之诗,不能通过意思分析,应先去感受诗歌的音调。比起意思,音调来自直觉,更接近诗的原生态。即便日常说话,我们更多时候也是听音,而不是听话。一个人只要开始言说,就立刻进入了音调。我们来听听第一首诗的音调。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是出自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绝句诗《江畔独步寻花》。相关情况介绍:1、全诗原文如下:“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2、这是一首别具情趣。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为什么会恼花呢?江畔满眼是花,可诗人心里并没有花。草堂岁月静好,只在他偶尔心情好的时候,“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惆怅才是他的常态。

春花开遍江畔,给他最直接的冲击是感觉虚度年华,北归迟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春天的繁盛与人世的萧条,二者构成鲜明对照。另有一层矛盾心理,春花之盛简直无情,然而他一边生气,一边很不情愿地被花打动。

种种心情无可告诉,叫他简直要颠狂,所以有“走觅南邻爱酒伴”。走觅就是疾步走去寻觅,可惜南邻酒伴却“经旬出饮独空床”。莫非世上的人都去春天狂欢了?实在岂有此理!可以想见杜甫摇头叹息,独自朝江边走去,他要去寻一寻花。

南宋 李嵩(传)《花篮图》

从恼花到怕春

《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第一首总绾下面六首,也为整组诗定了音。

诗人走到江边,看见“稠花乱蕊裹江滨”。读杜甫的诗,务必用心体会他下字的准确。这一句用今天的大白话说,就是江边的花开得真繁啊。这样的表达不是诗,杜甫写的才是诗,是因为诗语与口语的差别吗?

不是。这组诗其实很口语感,有贴近生活的幽默风趣。对于诗歌,口语感不在于用不用大白话,它是诗采用的一种语调和口吻,而非词语的选择,任何诗歌都应该选择最准确的词。什么是最准确的词?准确不等于华丽,更不等于大白话(大白话可能意味着感受和词语的贫乏),准确是能把你的细微感受最好地传达出来的词。

稠花、乱蕊、裹,这几个词贴合诗的音调,把诗人的感受细腻而准确地传达了出来,所以它们就是最佳的词。稠与乱传达出诗人嫌花太多,兼有嗔爱的味道。不仅说花多,还把花的姿态,以及诗人对花的感受,全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这样的句子才能叫诗。

第二句“行步欹危实怕春”,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看花,也许还边看边啧啧:“春天好可怕”。浪漫戏谑憨态可掬的杜甫,与一般课堂上被当作“诗圣”的刻板印象,是否颇有出入?

春花烂漫像一场灾难,杜甫吓得急急走避,他需要诗酒压压惊。且看他怎么写的:“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驱使、料理,这些词都给人以陌生感。诗酒变成了活物,堪供驱使,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诗酒为他提供了一个避难所。

“料理”,大意是照料理会,叫谁不必料理白头人呢?白头人当然是他,被省略的主语也是他。这两句是诗人的自我对话,作为自己的旁观者,他对恼花和怕春做了反思。

黄四娘家花满蹊原文出自唐代诗人杜甫作品《江畔独步寻花》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全诗意思是: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

未须料理白头人,也是自劝,意味着诗人将与春天和解。与春天和解,就是与时间、与世界和解。当然,这并非事实上的,而是审美境界上的和解。

清 王原祁《桃源春昼图》

接受春的邀约

《江畔独步寻花·其三》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与春天和解之后,诗人开始看见花。他步至一处,“江深竹静两三家”,这里别有幽静,似未被春天打扰。

但他也看见了花。有红花,有白花,这样说没有感觉。他说“红花映白花”,红白相映,花才好看,也更灵动。这还不够,他再加一个“多事”,造语新奇,瞬间使诗句有了独特的感觉。“多事红花映白花”,红白花开不只是客观物象,而是饱含了诗人的情感态度,成为与人应和的诗化自然。

心门豁然洞开,花海便立刻朝他涌来。他将目光投向人间,远眺少城春景,即《江畔独步寻花·其四》: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这两句遣词绮艳,锦城的春天就是一场盛宴。诗人遥望少城,给人间以祝福。“谁能”也是他的愿望,渴望有人能载酒,邀他于百花高楼上畅饮。这也正照映出他独步的寂寞心情,因为没人共饮,以故想象便更狂野,“金盏”、“佳人”和“舞绣筵”,这些华美的词给他以精神上的安慰和补偿。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释义:黄四娘家周围小路开满鲜花,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悦。

恽寿平《桃花图轴》

可爱深红爱浅红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不觉走到黄师塔前。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黄师塔”即僧人所葬之处。江水东畔,“春光懒困倚微风”,是春光懒困还是人懒困?诗人没说,也不需要,此含糊处正是诗歌语言的奥妙。在古典诗歌的审美中,主体与客体并非二元对立,人与物合一,人懒困和春光懒困是一回事。同样,倚着微风的是春光,也是慵倦的诗人。

倦眼迷离中,忽见一簇桃花灼灼。师亡无主,桃花自开,诗人惊喜不迭。“可爱深红爱浅红”,叠用“爱”字,叠用“红”字,复沓的节奏,便觉桃花繁艳,令人目不暇接。

带着这份喜悦,他漫步到黄四娘家,看见更多的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黄四娘家门前小径上开满了花。这些花,难道不是从他的喜悦中开出的吗?

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

和李白诗中的汪伦一样,首句也以普通人名入诗。黄四娘是杜甫在浣花草堂的邻居,不论她是谁,她的名字使这首诗读来很有亲和力。或许对于生活在现代城市的读者,这些文字还会唤起更多的好奇,比如这些花是黄四娘种的还是野生的?花满蹊的人家,女主人一定很美吧?

仅一个“满”字,并不能看见花繁。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这才具体形象,且沉甸甸的,压得枝条低垂下来。这句的语调与黄四娘,都营造出一种可歌可舞的民歌气息。

“留连戏蝶时时舞”,此乃眼见;“自在娇莺恰恰啼”,此乃耳闻。留连与自在,描摹的实乃诗人自己的心态。戏蝶、娇莺,这些带有情感色彩的命名,使人更觉春光骀荡,年少轻狂。

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子美此诗不甚佳,然可见其清狂野逸之态,因此他很爱抄这首诗。诗不甚佳,这是从诗艺上的评价,原因或在于诗意有失浅近,好诗应当词短意长回味不尽。然而子美寻花之态,东坡说实在很可爱。

清 钱维城《春花三种轴》

才为花伤,又为花狂

《江畔独步寻花·其七》

不是爱花即肯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到过黄师塔前,看罢黄四娘家,诗人从爱花转而惜花。春光易度,浮生须臾,当为花拼作一狂。

末二句寄语,深情款款。“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温柔叮咛,出之以对句,惜花之心更为婉曲。惜花就是惜人,韶华易逝,依时而萎;嫩蕊细开,有待将来。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古诗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写的。诗中的黄四娘家在四川的成都,诗中写到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千万朵硕大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弯了,。

黄四娘家花满蹊全诗

在凡事追求速度的当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慢”(快慢的慢,不是傲慢的慢)。“快”已成为一种病,渗透并紧绷我们的神经。而诗作为慢的艺术,不要求快,相反,诗叫我们尽可能地慢,叫我们感受并沉潜,甚至在某个刹那停下来,倾听花开,那寂静的雷鸣。

校对|李项玲

上一篇 2023年06月06 13:27
下一篇 2023年05月09 05:51

相关推荐

  • 元曲秋夜梧桐雨之锦上花,秋夜梧桐雨之锦上花

    近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除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指导意见》还推出了“全国美食地图”,其中山东阿胶入选!说到山东阿

    2023年04月16 235
  • 英文诗句,唐诗绝美英文翻译

    5首著名的宋词被这样翻译成英文,还有美感吗?还有韵味吗?你还会喜欢吗请英文厉害的学霸来指点指点!发这样的东西,很怕被口水淹死。。。《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晏殊优美经典的英文诗句篇一Nothi

    2023年04月12 306
  • 带花的诗句有哪些,含有花的古诗100首

    文丨诗词君春天,百花齐放。古人咏花,或直白表达对花的喜爱,或以花的特殊气质寓意自己的人生态度。“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玩法很多,含有花的古诗100首,要求也比较严格。改良过的现代

    2023年06月06 258
  • 赞美母亲的诗句或名言,赞美母爱名言佳句

    小时候,母亲是一棵树,遮风挡雨,让儿女有所依靠;年少时,母亲是一盏灯,指明方向,让儿女健康快乐成长;成年后,母亲是温暖的港湾,无论孤单寂寞,只要有她就有家。所以母亲节,我们要大声说出来:母亲,您辛苦了

    2023年05月23 215
  •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上一句,欲作家书意万重上一句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枫桥夜泊》。枫桥夜泊这句诗的意思是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该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全诗原文如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

    2023年05月25 255
  • 对影成三人上一句,对影成三人的前一句诗

    《对影成三人》人生谁没有过孤单孤单也是一种浪漫一个人的中秋自斟自饮也香甜因有疫情不能走远上一句是:举杯邀明月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

    2023年04月30 224
  • 写柳树的诗句,赞美河边垂柳的诗句

    早春二月,赞美河边垂柳的诗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杨柳已吐露出一簇簇嫩绿新芽,迎接着春天到来,正如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中所写:“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023年05月02 285
  • 有关桃花的现代诗句,写春天桃花的现代诗

    ▲关注,让诗歌点亮生活新时代青年诗词选曾雨冬,94年生,四川广安人。路过她的老家几处檐铃萦旧宅,数年去后不曾来。桃花满树生红锈,院角风前寂寂开。回头又不见桃花,唯有青山遮醉眼。扬鞭击镫歌团扇,相见不如

    2023年05月08 213
  • 人生苦短下一句,人生苦短下一句神回复

    这个社会没有对与错,只有强与弱。你说你穿得这么清凉,长得这么败火!不曾习惯的,永远是那不习惯的。宁缺毋滥,绝不因为寂寞而恋爱。做有良心的男人,找有气质的女人。青春是莫名的开心与莫名的哀愁。笑别人之前,

    2023年05月09 246
  • 春夏秋冬的诗句,春夏秋冬四季古诗大全

    春夏秋冬四季古诗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

    2023年05月15 299
  • 不听劝告执迷不悟诗句,不听劝告执迷不悟的说说

    杜牧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但杜牧的怀古诗一反常态,不按常理出牌,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等等都是反说其事,不听劝告

    2023年05月29 287
  •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上一句,2月春风似剪刀的古诗词视频

    柳在诗词中,代表着离情别意。人们在送别时,会折柳相赠。当春天来临时,柳条抽芽,点点青翠,2月春风似剪刀的古诗词视频,喻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那随风飘荡的柳条,又何尝不是离人的点点思念呢。40首柳的诗词,其

    2023年05月03 258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