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有热血的民族。
当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让人热血沸腾;当奥运健儿奋力夺金时,让人热血沸腾;当读到豪放的诗词时,也让人热血沸腾。
诗词君分享十首热血诗词,一起来诗中体会那让鲜血沸腾起来的感觉吧!
《塞下曲六首》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一句让人热血沸腾。“直”与“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
我愿赴边关,奋斗到最后一刻。
《出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谁读到这一句,不会为之感动呢?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洋溢着视死如归的气概,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
《白马篇》
两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意思: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捐躯赴国难,生亦何欢,死亦何惧?
《从军行七首·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世事变幻,不变的是一颗为国奉献的心。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好男儿,当国家罹难时,会奋不顾身,奔上疆场。
《哥舒歌》
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荆轲《易水歌》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
唐·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吐蕃族至今牧马只敢远望,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哥舒夜带刀”五个字干净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画像。在那简炼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
想当年大唐的风采,长安城也是万国来朝,寸土寸金难自弃。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民族英雄文天祥坚强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诗篇;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流芳千古;刘胡兰从容对铡刀,大义凛然;不满20岁的法国女民族英雄贞德,率兵重创入侵英军扭转战局;美国之父华盛顿经过艰苦斗争。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利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为了心中的崇敬向往又不可及,真的可以豁出性命。
1、《题韩蕲王庙》尤侗 忠武勋名百战回,西湖跨蹇且衔杯。英雄短气莫须有,明哲保身归去来。夜月灵旗摇铁瓮,秋风石马上琴台。千年遗庙还香火,杜宇冬青正可哀。《题韩蕲王庙》是一首题庙诗,是诗人凭吊镇江韩蕲王祀。
《送魏大从军》
唐·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显示了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谁读到这首词,不会热血沸腾呢?
它作为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
我们的先辈们,一生筚路蓝缕,为守护国家而奋斗,为拯救国民而奋斗,“清澈的爱,只献给中国”,这是他们的理想,亦是他们的信念,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信仰与忠诚!
挥洒热情,让青春热血沸腾;浩瀚星空,让雄鹰展翅飞翔,愿每一个人都心怀热血,永远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