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理云鬓下一句,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晋朝妇女穿红色广袖短襦,绿色长裙。(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晋代金质花钿(黄沐天设色)。本文图片均选自《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这是顶

晋朝妇女穿红色广袖短襦,绿色长裙。(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晋代金质花钿(黄沐天设色)。

本文图片均选自《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

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这是顶针: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我的头发,贴我的花黄。“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

【读书者说】

春节娶媳妇过年,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春节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过大年,这是几千年中国人的心之向往,更是一种根植于文化的传统礼俗。

一首《木兰辞》展示了古代女子浴血沙场的英姿,巾帼不让须眉。战争结束回归故里,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脱下战时袍,恢复女儿身,梳妆打扮,尽显小女子的姿态。“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中的“红妆”“额黄妆”,其实是在佛教艺术影响下诞生的一种古代妇女妆饰,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反映了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貌。笔者新著《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就是一本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六朝春节婚俗的妆容与服饰时尚的解读。

一.婚嫁新娘用红妆

红妆即红粉妆,以胭脂、红粉涂抹脸部。红妆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魏晋南北朝时得以发挥,颇为流行,这一时期的诗歌有红妆的反映。南朝齐谢朓《赠王主簿》云:“日落窗中坐,红妆好颜色”,女性着红妆也符合其性别身份,更能展现出女性的妖娆。

红妆是南北朝时期女子出阁成婚的常用妆容。对于红色的崇尚,由来已久,按照五行学说,朝代更替,也要正朔色。以木为德,其色崇青;以土为德,其色尚黄;以金为德,其色崇白;以火为德,其色尚红;以水为德,其色崇黑。红色在周代、汉代都受到推崇,周代官员喜欢穿着红玉一般色彩的细毛袍子;汉高祖刘邦号称赤帝子,汉代尚红。南北朝时期尚未形成明代以降的红色婚服制度,但是因为红色有红火的寓意,加上胭脂在此时已由北方传入中原,因此,红妆在女子中流行,婚礼中新娘妆容亦倾向于红妆。梁简文帝《美人晨妆》亦云:“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青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施了胭脂红妆的女性更加妩媚动人。

除了红妆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妆饰还有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晓霞妆、面靥妆、半面妆、斜红妆、啼妆、紫妆、点妆等多种,造型上颇为夸张。

二.女性扮美帖额黄

新娘是女人一生最美的时刻。爱美的女性,尤其是出阁的新娘,对于梳妆打扮那是刻意追求。南北朝时期的女子除了两颊的妆容,还有额头的妆饰。《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前者说发型,后者说额妆。

小第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拖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受佛教艺术影响,此时的女性流行在额头涂黄、贴黄,黏贴在额上的薄片又称花黄。梁代江洪《咏歌姬》云:“薄鬓约微黄,轻红澹铅脸。”梁代简文帝萧纲的后宫嫔妃盛行作额黄妆,简文帝每天所见,印象深刻,因此在他的诗歌中屡有反映,《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戏赠丽人》云:“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这些薄片除了染成金黄,也有染成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成为面饰的一种,因贴的部位不同,形状色泽不同,又称为花胜、罗胜、翠钿、金钿等名称。

考古发现,两晋时期已经出现薄片饰品与连短柄的这两种花钿,江苏南京北郊、郭家山、幕府山、中华门外南山顶等多处晋墓出土了金质花钿实物,薄片花瓣形花钿与有短柄的鸡心形花钿都有。梁朝庾肩吾《冬晓诗》:“萦鬟起照镜,谁忍插花钿。”注意诗中说的是“插花钿”,而不是贴花钿,也不是“对镜贴花黄”的行为。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也有“反插金钿”之语。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意思是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柔美的头发,额上贴上花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句话的全文为】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三.高髻彰显个性

以东吴、东晋、南朝为朝代概念的六朝时期思想开放,个性彰显,给女性提供了追求美丽,展示美感,创造美事的空间。此时的妇女发式,呈现出多种多样,花样百出,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状态。发式有反绾髻、百花髻、芙蓉归云髻、凌云髻、随云髻、盘恒髻等。缬子髻形制为编发为环,以色带束之。盘恒髻,形制为梳挽时将发掠至头顶,合为一束,盘旋成髻,远望如层层叠云。飞天髻形制为梳挽时将发掠至头顶,分成数股,每股弯成圆环,直耸于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译文:当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描绘了灵蛇髻。梳理时将发掠至头顶,编成一股、双股或多股,然后盘成各种环形。因为发式扭转自如,如同游蛇蜿蜒、灵动,故名。传说灵蛇髻为魏文帝皇后甄氏创制。《采兰杂志》记载:“甄后入既魏宫,宫廷有一绿蛇。……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其一二。”

自两晋以来,南方妇女的发式就渐趋高大,社会时尚,尤其是女性以高发髻为美。《晋书·五行志》记载:“太元中,公主妇女必缓鬓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可恒戴,乃先于木及笼上装之,名曰假髻。至于贫家,不能自办,自号无头,就人借头。”妇女头发梳理的发髻,仍然达不到社会时尚推崇的高耸发髻,女性就借助木笼,做成高大的假发髻。这种假发、假髻、借头相当于今天戏剧中的“假头套”,但是比假头套要高大。庾信《春赋》有云:“钗朵多而讶重,髻鬟高而畏风。”高大的发髻在头顶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盘结,高耸,造型奇特,可以衬托出身材的修长,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四.褒衣博带成时尚

从东晋一直到南朝各代,服装主要的发展方向是趋向宽松肥大。《晋书·五行志》云:“晋末皆冠小而衣裳博大,风流相仿,舆台成俗。”其原因无外乎士大夫生活安逸,纵情放达,追求飘逸的感觉,“褒衣博带”正好体现出飘逸之感。直到梁代,士大夫还喜欢穿肥大的衣服,系着宽松的长带,头戴高帽,足蹬高齿木屐,仪态潇洒从容。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自南北朝《木兰诗》。原文:“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

五.女性服饰上俭下丰

六朝时期的女性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上俭下丰,裙子曳地,下摆宽松,以达到俊俏潇洒的美学效果。

当窗理云鬓下一句

贵族妇女的服装虽然还有长裙曳地、宽衣广袖,但是已经渐渐减少,代之以交领长裙或上衣下裙分装。裙外腰间加有带若干飘带的斜角形、三角形围腰。此时的襦衫以瘦小紧身为尚,衣袖宽窄不一。裙长盖于脚面。裙是以上俭下丰的斜片布料拼合而成,裙摆较为宽大。在江苏南京石子岗、幕府山等地出土的六朝侍女陶俑中,可以看到这种服饰的风格。

当窗理云鬓下一句

六朝时期的婚服体现“上俭下丰”即上窄下宽的风格,沈从文先生考证面料则选用白色薄质丝绸制作。注意,并不是后来的红色婚服。上衣以衫子为主,外罩短襦,下裳为裙。衫有单层与夹层之分,沈约《少年新婚中咏》诗云:“裙开见玉趾,衫薄映凝肤。”说的是单衫,轻薄透明,但是古代婚礼一般不在夏季,集中于冬季的春节等节庆日,新娘内穿薄衫外套短襦,披夹衫等。举办新婚仪式时,新娘要风度不要温度穿薄衫也是常事,今天的婚礼活动中,新娘穿婚纱楚楚“冻(动)”人也是一样。富裕人家,婚礼大厅里也会点上炉火,提高室温。

《褒衣洒脱博带宽——六朝人的衣柜》 黄强 著 商务印书馆

上一篇 2023年05月15 18:07
下一篇 2023年04月24 03:09

相关推荐

  • 有关希望的诗句,寓意阳光与希望的诗句

    朋友们,寓意阳光与希望的诗句,千万要记得,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而这个世界上,希望永远比失望更多,而绝望的至暗时刻,只是希望的开始。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看见希望的曙光。《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

    2023年05月25 246
  • 幽静的诗句,山林幽静的七言绝句

    读诗是一种修行。有些诗,适合很多人围坐在一起朗读;有些诗,适合一个人的时候安静的读;人们常说:“人生还应该有诗和远方”,如果远方太远,不如就品读诗书,因为诗里就有远方。所以,闲暇的时候,不如找一个独处

    2023年05月31 265
  • 平平淡淡才是真上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含义

    活得更加洒脱、简单和心安。常听到一句话: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健康康就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的含义,也许人在年少时,并没有深刻的体悟。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会发现:在这个世上,对你好的人,都是不喧嚣、不吵闹

    2023年04月22 225
  • 鹿死谁手的下一句,鹿死谁手上一句是啥

    提纲挈领,含英咀华。切磋琢磨,光明正大。始终不渝,坚忍不拔。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上联: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下联: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横批:天南海北上联: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下联

    2023年05月04 232
  • 怼人的诗句,骂人骂得很文雅的诗句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骂人骂得很文雅的诗句,中华古典诗词多姿多彩、千变万化,犹如河汉无极。读诗词,总感

    2023年05月02 284
  • 描写船的诗句,有水有船有美景的诗句

    有人说中国古诗三分之一是在月下写的,三分之一在酒中写的,还有三分之一在船上写的。古时,舟船是一种交通工具。古人爱在船上写诗,除了舟船上的风景很好,更重要的是,有水有船有美景的诗句,诗人在船上,更易引发

    2023年05月04 295
  • 形容葡萄的诗句,赞美葡萄的诗句古诗

    -1-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唐代:唐彦谦《葡萄》-2-新茎未遍半犹枯,高架支离倒复扶。若欲满盘堆马乳,莫辞添竹引龙须。——唐代:韩愈《蒲萄》-3-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

    2023年04月17 265
  • 关于春的诗句古诗,带春的诗句古诗大全

    春来到重庆各处星星点点的粉红弥漫着春的气息啊~~被重庆圈“粉”了!开往春天的列车也即将发车0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2023年05月08 276
  • 蚕的诗句,咏蚕古诗四十八首

    -1-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南北朝:佚名《作蚕丝》-2-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五代:蒋贻恭《咏蚕》-3-春蚕运巧起经纶,底事

    2023年04月24 251
  • 坐怀不乱下一句是啥,坐怀不乱的前一句歇后语

    一个人若是踏着别人的脚印前进,那么总有一天会迷路。在充满迷离的人生旅途中,坐怀不乱的前一句歇后语,要找好自己的方向,只要是正确的,就坚定的走下去,无论结果怎样,哪怕是遍体鳞伤。很多时候,伤害我们的不是

    2023年05月29 250
  • 下列哪位不属于元曲四大家,下列哪项不是元曲四大家之一

    元曲四大家指元代的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或王实甫)。关汉卿的《窦娥冤》为古代悲剧的杰作;白朴的《梧桐雨》与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当时历史剧的双璧;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为爱情剧中的传奇;王实

    2023年04月10 221
  • 元曲鉴赏简体西厢记,西厢记是元曲还是元杂剧

    当年读《西厢记》的时候,《西厢记》还是一部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封,资,修的禁读之书。而于今,这样一部永恒而且有普遍生命力的伟大艺术品,却正以她无比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和诱惑着如我一代代如痴如醉的读书人。明

    2023年04月11 246
关注微信